太子奶股權流拍 昔日發酵乳龍頭無人問津
圖片來源:湖南太子奶集團微信公眾號
7月9日,阿里資產平臺信息顯示,新華聯所持湖南太子奶集團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40%股權拍賣已流拍,拍賣過程中無人出價,起拍價為8756.755萬元。
而在拍賣一周前,太子奶實控人三元股份曾發布公告,宣布放棄優先購買權,不參與本次拍賣。目前,三元股份持有太子奶60%股份。
憑借“飯前飯后太子奶,天天補充乳酸菌”這句廣告詞,太子奶曾火遍大江南北。
1996年,李途純在湖南株洲建立太子牛奶廠。1998年,太子奶以8888萬元競得中央電視臺標王,迅速崛起為全國知名品牌。2005年,太子奶再度競得中央電視臺黃金標段位標王。而從2002年開始,太子奶先后投資三十多億元,在湖南株洲、北京密云、湖北黃岡、江蘇昆山、四川成都興建了五大乳酸菌奶生產基地,據稱年產能達到近300億元。2005年,太子奶獲得中國十大影響力品牌,其發酵乳產品產量、銷量、市場占有率排在第一位,連續多年保持70%以上的市場份額。
為實現上市,太子奶于2006年引入英聯、高盛、摩根士丹利等三大投行"對賭",借款7300萬美元。彼時太子奶創始人李途純還以個人名義擔保,向花旗銀行牽頭的6家財團借到了5億元無抵押、無擔保的低息貸款。并放出豪言:“太子奶要在一年內超光明,三年超伊利、蒙牛。”
業內人士曾表示,奶源是乳制品行業的核心競爭力,缺乏這一點的話,在外地的競爭就會呈弱勢,而在這一點,太子奶的優勢顯然沒有同類企業大。太子奶擴張太快,建廠投資規模過大,對企業來說非常危險。一旦市場對企業產生懷疑,經銷商打款、原料企業賒賬也會變得困難,企業將會面臨非常危險的境地。
2009年,"太子奶"被曝出巨額債務,株洲當地政府設立高科奶業公司,托管"太子奶"。2010年6月12日,李途純被株洲市公安局刑事拘留,15個月后無罪開釋。2013年8月,李途純實名舉報株洲原副市長肖文偉是"太子奶冤案"的幕后黑手。
值得注意的是,從2005年開始,太子奶將產業從乳制品拓展至房地產、童裝和旅游業。李途純還打造了“無成本生產,零風險經營”模式,以太子奶為載體,向社會融資維持運轉和增長。太子奶的原料和設備、廠房建設,甚至職工食堂的食材都是通過賒賬獲得。
同時,依靠著央視“標王”的聲譽,太子奶向經銷商推出了“打款越多、拿貨越多,現金折扣越高”的政策,經銷商不斷打款,讓太子奶在全國建立起了看似繁榮的經銷網絡。
2011年11月,三元股份、新華聯及其子公司潤坤科技與太子奶重整管理人簽訂重整協議,合計出資7.15億元,獲得太子奶株洲三公司100%股權及其名下全部資產,并向太子奶集團提供3.75億元償債資金,三元股份、新華聯持股比例分別為60%、40%。
交易完成后,太子奶雖然業績有所起色,但仍處于連年虧損的狀態,甚至拖累了大股東的業績。
2022年4月,湖南公眾資產評估有限公司曾出具一份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太子奶的主要資產是位于株洲的四宗工業用地,占地面積19.97萬平方米。目前,生產區約10000平方米廠房處于對外租賃,其余廠房均處于未使用的閑置狀態。
報告同時披露,太子奶工廠的大部分設備購置于2006年左右,因在破產重整期間沒有進行有效保養,已不能使用,同時在建工程(設備)一直未建成使用,已全部處于待報廢狀態。而由于設備老化、生產線跑冒滴漏嚴重等問題,從2020年8月開始,太子奶生產區已經停產,當年9月起全線產品委托在外加工。
此外,太子奶現有員工88人,現無在生產區恢復生產的計劃,現存生產設備也將逐步處置。
目前,在電商平臺仍有不少商家銷售太子奶乳酸菌產品,但太子奶乳酸菌并不是由太子奶工廠生產,而是由湖北澳利龍食品代工生產。
作為家喻戶曉的發酵乳品牌,太子奶曾是中國乳酸菌飲料行業的龍頭老大。如今,在歷經資金鏈斷裂、破產重整后,太子奶跌落神壇,股權拍賣無人問津,令人唏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