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消失37萬家餐廳,“供應鏈們”也挺慘…
有數據顯示,在 2022年上半年,全國餐飲店注銷數量約37.3萬家:其中奶茶店注銷數量8萬家,快餐小吃店12萬家,火鍋店1.2萬家。
餐飲前端門店“一片哀嚎”,而背后的供應鏈企業又如何?財報季,我們給大家盤了盤……
01
眾生皆“賠”
預制菜、咖啡、烘焙賽道“無一幸免”
這半年來,食品供應鏈“上市潮”一直聲勢浩蕩。
預制菜、新茶飲、咖啡、烘焙……為肯德基、麥當勞提供調味料的寶立食品;為瑞幸、喜茶提供包材的恒鑫生活;為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品牌提供原料果汁、速凍果塊的田野股份。
有越來越多的供應商在等待著市場的檢驗,那“已經接受過檢驗”的供應商們現在過得究竟怎樣?
就在前幾天,各家餐飲供應鏈半年度業績報告陸續出來了,內參君梳理出來餐飲背后“大樹們”的半年度財報,發現幾家歡喜幾家愁……
首先是預制菜巨頭,恵發食品。
恵發食品成立于2005年,與2017年成功登陸A股市場,在預制菜的研發、生產以及提供食材供應鏈服務一體的綜合性食品企業。
然而,家大業大的恵發食品在2022上半年虧損4500-5500萬,交出了上市以來的最差半年報。
事實上,惠發已經連續六個季度的虧損狀態了,相較于2020年交出的漂亮業績,作為A股上市企業和北方預制菜龍頭,惠發近兩年的經營狀態著實稱不上亮眼。
其次是圣農。
作為百勝中國最大的供應商,圣農在半年度業績報告中,預計虧損9000萬-1.2個億。相較于上年同期盈利2.7個億,凈利潤下降幅度達到了-143.68%。
圣農食品作為中國白羽雞行業產業鏈最完整的企業,從培育繁殖到屠宰加工,已經形成了封閉的產業鏈條,作為肯德基、必勝客等最大的雞肉類食品的供應商,圣農的半年度財報的巨幅下跌,也能說明一定問題。
圖片來源:圣農食品半年度業績報告
最后是同樣慘烈的佳禾食品、嘉美包裝和一鳴食品。
這三家可謂是茶飲、咖啡以及烘焙賽道背后的“大樹”,不曾想這三家前幾天交出的成績單,也不太好看。
佳禾食品是主要業務為新式茶飲供應商,從事植脂末、咖啡以及其他固體飲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等業務,服務于蜜雪冰城、古茗、都可coco等茶飲賽道大佬,公司于2021年4月上市。
此前,佳禾食品在上市公開書中表示,其對2021年上半年的業績預測為9200萬,與同期相比增長17.9%。然而,在上半年披露的財報中,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112.93萬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9%。
在剛剛披露的2022半年度業績報告中,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3140.2萬元-3838.02萬元,相較同期下滑46.7%-56.39%。可以看出,佳禾食品的業績預測,在不斷地“變臉”。
“變臉”更迅速的還有同為在茶飲賽道打拼的嘉美包裝。
作為全產業鏈服務于飲料品牌的平臺企業,嘉美包裝曾經的定位是,通過全產業鏈優勢,為飲品企業進行全方位的賦能。
嘉美包裝在半年度業績報告披露,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391.07萬元-477.97萬元,相較于去年同期盈利高達7,315.62 萬元的好業績,下降幅度達到105.35%,可謂慘烈。公司稱,仍會對于“全產業鏈的中國飲料服務平臺”戰略仍穩步推進。
而一鳴食品,作為半只腳在茶飲賽道,半只腳在烘焙賽道的老大哥,在半年度業績報告中,表示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6,500萬元,相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208.3%。
一鳴食品登上了茶飲賽道“最慘老大哥”榜首……
02
復合調味料
在去年的谷底中勉強“回暖”
然而,在半年報的一片慘烈中,復合調味料勉勉強強“站”了起來。
內參君在參加2022良之隆食材節的時候,就觀察到參與展會的3600家預制菜企業當中,做調味料和食品添加劑企業的展臺前,熱度最高、人潮最洶涌。
這次半年報的披露,也證實了調味料這個平日在供應鏈中“低調”存在的品類,在角落中恢復的挺好。
首先是天味,主營復合調味料,在半年報中預計2022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16612.50萬元,將增加 9048.74萬元,同比增加 119.63%左右。
對比其他供應商,天味的增長數據很喜人,但喜人的背后,是2021年的谷底基數。
2021年天味的凈利潤為18459萬,相較于2020年36427萬,下降了49.32%,也正是因為2021年過低的基數,使得天味在半年報中,有了119.63%的巨額增幅。
如果拋開增幅看數據,天味基本恢復到了2020年的狀態,對比其他供應商,算是“站”了起來。
其次是千禾味業,預計公司 2022 年半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925.00 萬元到 12,240.00 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 將增加 4343.72 萬元到 5658.72 萬元,增長 66%至 86%。
不同于天味,千禾味業近三年的財報數據都穩中有升,年度漲幅穩定在7%-8%,成為了餐飲供應鏈企業中的“異類”。
同樣野心勃勃的還有寶立。
據相關媒體消息,上海寶立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15日正式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寶立食品自2007 年開始籌備進入百勝直接供應商體系,2008年起開始為百勝研發復合調味料產品,早期產品包括燒烤用復合腌料、新奧爾良腌料、藤椒風味醬等。基于同肯德基合作打下的口碑,寶立食品快速進入其他餐飲連鎖企業合格供應商體系并開展全面合作,譬如德克士、漢堡王、達美樂和真功夫等。
寶立食品上市首日高開20%,一度上漲43.98%并觸發停牌;截至10:00,寶立食品報于每股14.47元,市值約為57.88億元。
03
是什么讓供應鏈在上半年“戰敗”?
2022已經過半,餐飲行業成為了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在之前統計的5月份數據當中,全國有超過80個地區處于常態封控狀態,無法進行堂食。這就意味著,這些城市的餐飲收入可能為0,而固定成本的支出依舊。
而疫情也成為了在半年度業績報告中,各個供應商們分析利潤下滑時,最普遍的因素。
惠發在報告中表示:
受新冠疫情、物流限制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公司經銷商渠道、供應鏈業務、餐飲等終端銷售業務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導致公司營收、效益均受到較大影響。
嘉美包裝也在報告中說明:
公司服務的主要下游食品飲料客戶銷售受阻、終端消費需求不足致使公司傳統優勢產品訂單明顯下滑。
公司服務的一部分客戶訂單數量雖未受疫情影響而減少,但增量總體占比仍較小。
進入2022年6月份,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主要客戶訂單都有了恢復性增長,當月公司營業收入和毛利較2021年同期和正常年份當月平均水平增長明顯,但在報告期內時間占比較短,尚不能彌補前5個月缺口。
一頭是疫情導致下游銷售受阻,另一頭則面臨著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
從米面糧油到豬肉牛油,再到蔥姜蒜,原料的價格可謂是一漲再漲。
圣農就在報告中說明,受到原料漲價的影響,導致公司飼料成本同比去年增加超過3億元。盡管許多供應商都有自己的養殖基地,但仍受到豆粕等大宗原料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
拋開餐企不談,做茶飲的佳禾食品,也在“怪罪”原材料漲價。
佳禾曾在招股說明書中表示,公司采購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葡萄糖漿、玉米淀粉、植物食用油、乳粉、咖啡豆等。其中葡萄糖漿、大豆植物油等大宗商品,主要向國外大型糧油生產商采購。所以上游行業的供給情況和價格波動對于本行業的經營會有一定影響。因為市場化程度高,所以價格波動處于可接受范圍。
受到“疫情管控”+“原料漲價”的雙重影響,不僅餐飲供應端的行業巨頭利潤下跌,餐飲人上半年的的日子同樣艱難。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我國上半年餐飲收入20040億元,同比下降7.7%;5月份,餐飲收入3012億元,同比下降21.1%;6月份,餐飲收入3766億元,下降4.0%。
不只是供應鏈企業,在陸續披露出的餐飲品牌的財報中,絕味鴨脖,凈利潤下滑78%-82%;同慶樓,凈利潤下滑64%-84%;全聚德虧損1.45-1.65億……
也許,疫情帶來了一波餐飲行業的大洗牌,也許原材料上漲又會讓一波供應商財報變得“難看”。
但餐飲有一天總會恢復到新氣象,希望不論是餐飲企業,還是餐企背后的“大樹們”,都能夠再堅持一點,再堅持久一點,只要活下去,一切就都還有希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