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中國朱曉靜:在不確定性中,回歸零售的商業本質
7月26至28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舉辦的“2022中國國際零售創新大會”在深圳舉行,本次大會主題為“穿越危機,韌性增長”。
7月27日上午,沃爾瑪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朱曉靜女士出席大會,并發表題為《在不確定性中,回歸零售的商業本質》主題演講。
以下為朱曉靜演講全文:
上一次和大家一起交流,還是在去年的CCFA年會上。過去的十個月當中,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新的零售調整周期也越來越凸顯。大家對行業的挑戰、趨勢、機會,應該有了新的觀察和探索。所以今天很高興能在CCFA零售創新大會這樣一個場合,和行業同仁們再次聚在一起,互相交流和探討。
這段時間我的感受是,在今天這樣一個背景下,我們更需要回歸零售的商業本質,在強烈的不確定性中,通過打造強運營組織,在全渠道更加深耕、服務好我們的顧客和會員。
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30年來有超過40倍增長,零售行業幾乎每10到15年就出現一次大的周期調整。零售企業要在周期調整中勝出,致勝的核心能力,在不同階段其實是不同的。
第一個10到15年,是現代商超業態進入中國市場強勢發展的時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核心能力是選址開店的能力、是業務開發、規模擴張的能力。誰的選址能力強、商圈資源好,開店速度快,誰就更容易勝出,占領市場份額。
第二個大的周期,是從2000年開始電商迅速崛起。這個時間段的致勝關鍵是數字化營銷能力、用戶運營的能力。
前兩個大周期的背景,都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城鎮化帶來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崛起,以城市中產為代表的消費人群數量、消費能力都在增加,消費持續升級,消費渠道和營銷渠道都經歷了爆炸性的增長,零售長期處于增量市場。
中國經歷高速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后,由于疫情等各種原因增長放緩,市場開始從增量逐漸轉向存量。線下大型超市商品銷售額、零售營業面積多年大致持平,線上遠場電商的增長也出現明顯放緩。進入存量市場之后,更重要的因素,是通過全渠道去匯聚消費者的更多需求,提升顧客留存率、復購率、錢包份額、成為他們的日常消費首選。
在這樣的周期里,我們認為致勝的核心能力是回歸零售的基本功:通過提升商品力,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為顧客持續地創造價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回歸零售的商業本質。
沃爾瑪大賣場的宗旨是讓顧客“花得少,過得好”,山姆的宗旨是“更好的生活盡在山姆”,為會員打造高品質的生活方式。雖然兩個業態的宗旨表達各有重點,但本質上都是希望消費者花更少的錢,過更好的生活,這一切是要通過沉下心來打磨零售的基本功,才能得以實現。
但是在今天的語境下,回歸商業本質絕對不是簡單地回到老路上。今天,零售的基本功一定要通過數字化來賦能、加持與放大,從而大幅提升管理和運營效率,使組織成為強運營組織。我們認為,在今天的零售行業,數字化也許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但確實是成功的必要條件。
過去兩年,我們所有的工作,包括我們的數字化建設,都是圍繞這個核心而展開的,也就是:打造差異化的商品力,打造極致的供應鏈整體效率,打造以顧客和會員為中心的強運營組織。
在零售行業規模大、節奏快的復雜日常當中,用強運營組織每一天都持續把事情全方位做強、做好,這本身就是一條難而正確的路。而現在,我們同時還面臨著四個主要的外部挑戰。
首先是宏觀經濟和消費持續波動,復蘇需要時間。中國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4%,數據低于市場預期。社零總額經歷了一輪波動,四月同比下降11.1%,五月降幅收窄,到六月回升到同比3.1%的正向增長,但目前消費者信心依然整體偏弱。
其次是全球大事件頻發,不確定性在加劇。疫情、軍事沖突、供應鏈干擾,各類全球突發事件成為業務發展的關鍵變量。在全行業都很困難的情況下,零售既要在全力保供,還要在轉型升級、供應鏈物流、人力就業等幾個方面盡力平衡。目前來看,全球大事件頻發的影響還將持續下去,這對零售商的營收和利潤影響是非常直接的。
第三,通貨通脹成為全球一大未知挑戰。一方面,全球通脹居高不下——六月份美國CPI同比增長9.1%,創40年來新高。在亞洲,印度6月CPI同比上漲了7.01%。在全球通脹背景下,中國國內也會面臨輸入性的壓力。
由于不確定性更多了,資本市場對于零售的期待也不一樣了。以前資本市場強調總商品交易額(GMV)增長,也就是關注企業創造營收規模的能力;現在轉向了關注可盈利的持續規模增長。
零售的競爭態勢也不一樣了。競爭趨于理性,各類商家都在摸索可持續盈利的模式,這就是我們面臨的第四個挑戰。前幾年發展迅猛的電商平臺、前置倉、社區團購等,面臨資金縮緊的現實,放慢了擴張速度;傳統商超也都在繼續摸索可持續的業態模式。
變化很大,挑戰非常多,這對于我們意味著什么?
有效率、有韌性的供應鏈,是任何零售商業模式的基礎,“先種樹才有果”。沃爾瑪在上世紀60年代從美國小鎮起家,供應鏈一直是我們的重要根基。
我們在中國深耕了26年,建立了一系列覆蓋海內外,涵蓋多溫層、冷鏈、常溫品的三張供應鏈網絡;和許多共同經歷市場風浪的供應商通力合作,一起累積了大量經受考驗的應對方案;通過數字化賦能,提升了倉配效率、降低了成本、簡化了門店的工作。
有了這些強運營的舉措,我們才能在同一時間完成復雜的工作,才能在上海疫情保供中,當消費者無法前往門店,我們就通過門店和云倉進行to C訂單生產;當配送運力不夠,我們就迅速在線上集單,通過城市配送直接送到小區,最大化門店產能和運力;當周邊配送中心關閉,我們就通過更遠的配送中心切換干線運輸范圍,進行遠程支持。
今天,在各地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特別是穩住經濟大盤、激發消費活力的過程中,我們建議各地應該首先大力發展供應鏈。要共享各行業發展的機遇,必須下決心做好對供應鏈的投入。
在變化和挑戰當中,我們也看到了一個趨勢性的大機會:中國有條件成為,并且正在成為全球第一個真正實現全渠道零售的市場。這三年來的疫情,加快了線上零售的發展,我們有理由認為,因為疫情等原因產生的消費者購物習慣,有相當一部分會長期的在未來繼續保持下去。
這幾年,沃爾瑪中國在電商和全渠道方面,持續投入、持續發力。根據第三方統計,在主要的O2O平臺上,沃爾瑪大賣場業態2021全年的O2O營收,在年度大賣場到家業務營收中排行第一。同時,山姆會員商店的全渠道增速也是行業第一。
今天,沃爾瑪在中國的線上銷售比例已經不低。但同時,線上的銷售比例從來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是顧客和會員的選擇。我們并不刻意追求線上渠道的規模增長,我們要做的是確保用全渠道的體驗,來全方面滿足顧客和會員的需求。各位同仁都知道,線上的發展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盈利的巨大挑戰。所以沃爾瑪一直強調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發展,強調線上渠道盈利的可持續增長。
沃爾瑪店倉一體的模式,本身對于顧客的體驗、拉新和留存方面,就具備結構性的優勢。通過不斷地提升全渠道消費的粘性,拓寬顧客線上消費的品類,優化營銷費用的投入,提升揀貨的效率,以及與我們的合作伙伴協同共同提升最后一公里的效率——通過這些抓手,我們兩個業態的線上業務,今天都處于非常健康的盈利狀態。
我們堅定地認為,持續打造零售的基本功、數字化賦能,為顧客不斷創造價值,是我們堅持要走的難而正確的路。這條路之所以難,其實不在于想到,而在于做到,并且是持續的每年、每月、每天、每個小時去做到;面對每一位顧客、每一位會員、每一個訂單時去做到。實現差異化的商品力,極致的整體供應鏈效率,以顧客和會員為中心的強運營組織,就蘊含在每一天、每一件平凡的小事當中。在沃爾瑪中國,我們經常說,我們的同事創造非凡,以平凡致非凡,就是這個含義。
千淘萬漉雖辛苦,但是吹盡狂沙始到金。謝謝大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