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說 “把寒氣傳給每個人”,華為的第四個“冬天”
一直以來,華為幾乎被視為是中國企業的脊梁,從2019年開始,華為展示在國人面前的形象是“以一己之力對抗美國打壓”的英雄。三年前的5月21日,任正非接受媒體采訪的萬字長文瘋傳網絡,甚至比今天還要火。在當時的發言中,任正非的名言是“我們還是要非常感謝美國公司的,三十年來美國公司伴隨著我們公司成長,做了很多貢獻,教明白了我們怎么走路�!�
任正非的見識、精神以及他所有的價值觀和方法論,幾乎成為所有中國企業家群像當中的表率。今年78歲的任老爺子,一言一行都具有巨大的市場影響力,一方面源自于他自身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源自于華為這樣的翹楚型企業所具有的示范和榜樣效應。
這次,任正非如此悲觀地公開發表觀點,意味著什么,華為感受到了什么?
01
從理想主義到務實主義
任正非身上具有非常鮮明的“理想主義氣質”。雖然其眾多名言非常通俗接地氣,但其濃烈的奮斗不屈的精神總能極大地喚醒人心,鼓舞斗志。比如說,燒不死的鳥就是鳳凰,從泥坑里爬起來就是圣人,用烏龜精神超越龍飛船等等。這些價值觀的背后,是任正非鮮明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底色。早在1997年,任正非甚至認為,“我們要逐步擺脫對技術的依賴,對人才的依賴,對資金的依賴,使企業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建立起比較合理的管理機制。”
如果真的能實現任正非所理想的“自由王國”,擺脫對技術、人才、資金這三大客觀因素的依賴,組織近乎可以成為自動自發的“永動機”。
但是,這一次,任正非說,要放棄“理想”,只求“活下去”。
8月22日,華為內部論壇上線了一篇關于《整個公司的經營方針要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的文章。任正非在文內提到,全球消費能力下降,華為應改變思路和經營方針,從追求規模轉向追求利潤和現金流,保證渡過未來三年的危機。
在文章中,令人膽顫心驚的話包括:
未來十年應該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歷史時期,全球經濟會持續衰退�,F在由于戰爭的影響以及美國繼續封鎖打壓的原因,全世界的經濟在未來3到5年內都不可能轉好,??加上疫情影響,全球應該沒有一個地區是亮點。華為對未來過于樂觀的預期情緒要降下來,??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來作為最主要的綱領??活下來。
任正非一再強調:目前我們要活下來,不是為了理想而奮斗�!鞍鸦钕聛碜鳛樽钪饕V領,邊緣業務全線收縮和關閉,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
8月24日,任正非的這篇講話經“第一財經”全文轉發之后,迅速引起巨大震動,乃至于“把寒氣傳遞給每個人”成為一句流行語。
作為德高望重的企業家,任正非具有很強烈的旗幟意義。此文發出,從企業到個人,似乎都感受到了濃重的“寒意”,如果連華為這樣財大氣粗的企業都“放棄理想”只求活下去,那未來看來是真的只會一天比一天難。而且任正非的預期是從2023年到2025年,還有三年的漫長“寒冬”。
事實真的會那么殘酷嗎?華為真的已經到了茍且活下去的地步了嗎?
02
大現金牛終端業務暴跌,華為過冬
這幾年,華為的日子確實非常不好過。華為是一家很大程度上的國際化民營企業,其大部分業務面向全球,而更多的供應鏈采購同樣來自于全球,所以華為更易受到外部國際環境的影響。
8月12日,華為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經營業績。財報顯示,2022年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3,01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5.8%;凈利潤150億,凈利潤率5.0%,而在2021年上半年,華為的凈利潤為314億,2022上半年的凈利潤同比直接腰斬。
從具體業務來看,運營商業務收入為1,42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企業業務收入為5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5%;終端業務收入為 1,01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25.3%。
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即華為給全球電信運營商客戶提供系列產品、服務和商業解決方案,包括:無線網絡與云核心網、固定網絡、云與數據中心、服務與軟件等。
今年4月,華為將消費者業務更名為終端業務,主要是指除了智能手機之外,包括更多匹配消費者全場景的產品,平板電腦、PC、可穿戴、家庭融合終端等智能設備和相應應用及服務。
企業業務則是利用AI、云、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打造支持數字化的ICT基礎設施,為政府及公共事業、金融、交通汽車等各行業客戶提供數字化轉型產品和服務。
在華為的三大業務當中,終端業務在總收入中占比處于第二位,但下降極為嚴重,也是唯一下滑的業務,這其中大部分是源自美國對華為手機芯片“斷供”造成的。而華為營收其中最大頭部分的“運營商業務”同樣是面向國際市場的,如果這一板塊一旦再面臨他國制裁,后果不堪設想。
在2019年之前,華為以手機為代表的終端業務收入貢獻一度超過50%,但目前已經降至33%左右。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分別為560萬部和640萬部,華為手機在全球的市場排名已滑落至前五之外。在未被制裁時,華為手機全球出貨量最高時曾登頂第一,在國內更是連續多個季度出貨量排名第一,但是自從芯片供應渠道被切斷后,華為手機失去了上升的推力。
除終端業務之外,華為的其他業務保持增長態勢。
企業業務中,華為云業務近年來增長迅速受到外界關注。華為云在2021年達到18%的市場份額,年增長率為67%。目前,華為云在全球IaaS市場排名上升至中國第二、全球前五,成為全球五朵云之一,并且在主流云廠商中增速最快。
為了保持競爭優勢,華為近年來持續在研發上保持高投入,并招募全球天才少年,2021年華為研發投入達到1426億元,占全年收入的22.6%,研發費用處于近十年最高位。
近10年華為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8450億元。目前,華為研發投入在全球企業中位居第二,僅次于谷歌母公司Alphabet。
03
每一次任正非悲觀之后
任正非的“冬天”,這已經是第四次。
2001年3月,任正非發表了震耳發聵的《華為的冬天》,文章一開始,任正非就說,如果有一天,公司銷售額下滑、利潤下滑甚至會破產,我們怎么辦?我們公司的太平時間太長了,在和平時期升的官太多了,這也許就是我們的災難。
在當時,任老爺子同樣呼吁他的同事們思考“活下去”的問題:我們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失敗這一天是一定會到來,大家要準備迎接,這是我從不動搖的看法,這是歷史規律。
2000年互聯網遭遇第一次泡沫的破滅。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從2000年的歷史最高點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整個股市市值蒸發了超過三分之二。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斷崖式下跌甚至關門歇業,一大批程序員失業轉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聯網公司茍延殘喘活到了2004年。
在當時,雖然華為不屬于互聯網企業,但是外部環境的巨大動蕩還是觸動了任正非的神經,推人及己,對當時正處在“鮮花怒放”階段的華為(2000年,華為年銷售額達220億元,利潤29億元人民幣,奪得全國電子百強首位),任正非提出了響亮的警告。
但在2000年之后的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WTO,中國經濟開始融入全球化的高速發展。
2004年,任正非再次發出警告,“華為要注意冬天”。這場生死存亡的斗爭本質是質量、服務和成本的競爭。而外部環境是,2005年7月份浮動匯率制度執行,中國的房價開始飛漲。
2008年底,任正非第三次提及“冬天”。他表示要“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市場競爭的艱難性、殘酷性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但緊接著宏觀層面的4萬億刺激政策出臺,中國經濟繼續一路高歌猛進。
2016年底,任正非警告到,“金融危機可能即將到來,一定要降低超長期庫存和超長期欠款。未來五年,華為要實現數字化轉型”。幸運的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高速增長,到2020年4月份,華為全球手機市場份額達到了21.4%,超越三星的19.1%,首次成為全球第一。
任正非在《華為的冬天》一文中就已經表白,他老人家的“冬天論”也只是喊一喊“狼來了”�!袄虾袄莵砹�,喊多了,大家有些不信了。”但對華為來說什么時候那頭要命的狼真的會來?這么多年以來,那種能讓華為倒地不起的狼似乎還未出現。
所以也有人樂觀地看待,每次冬天論后中國又會迎來一次新的機遇。
04
形勢是不是糟糕要看很多因素
任正非的這次喊話,提到主要原因是“由于戰爭的影響以及美國繼續封鎖打壓,??加上疫情影響�!�
黃奇帆在7月份的一次演講中也認為,“受新冠疫情沖擊、俄烏沖突、主要發達國家通脹高企等多重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復蘇增長嚴重受挫,全球性、系統性的經濟和金融風險持續累積。而當前我國經濟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
疫情以及與美國的貿易戰以來,國內幾乎所有企業都承壓,甚至連光鮮的互聯網企業也開始降本增效,節衣縮食。而且華為偏偏又面臨技術制裁,近乎雪上加霜,所以相較于其他企業,華為的寒冬感也許會更強烈。
任正非發表如此“嚴酷”的講話,筆者認為,用意有兩點,第一是繼續警醒華為自身,在戰略上更趨穩健甚至于收縮,所有華為人要降低期望,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要做好持久戰的心理準備。
要知道,華為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依然有150億,差不多一天賺1.7億,這一業績估計超過了國內絕大部分民營企業。但是,對華為來說,凈利潤縮減了一半,低于預期,心理落差巨大,而且未來不確定性增大。
任正非發此文的第二目的,我們猜測或許是希望政策層面出臺更多的有利措施,甚至于希望政府可以給予整個社會面、企業界更大力度的刺激和扶持。
中國經濟的發展狀況,很大程度上要看政策層面的導向。過往可見的案例是,如果政府有針對性地扶持某些行業,則該領域大概率會高速增長;再比如說,在不利的外部環境之下,政府作為重要的決策者和投資人,接下來會采取多么積極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下一輪周期之內,持續深化改革的進程會有多大?這一系列問題的回答都讓中國經濟在宏觀層面有較大的可回旋余地。
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是中國的執政智慧,也是歷史的使命和所有人民的期望。所以在接下來的三五年內,如果始終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從多方面深層次恢復經濟,中國的形勢應該并不會出現最悲觀的情況。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