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企齊沖上市,是百家爭鳴還是內卷加劇?
來源/袁國寶
行業“內卷”進一步加劇。
在蒙牛、伊利、光明等以巨頭占據主導地位的乳制品行業里,已經抑制不住新興網紅品牌的造勢崛起了,新生代網紅品牌“認養一頭牛”、廣西水牛奶“百菲酪”、新疆牛奶麥趣爾等等相繼冒泡乳制品行業,也表明了我國人民日漸增長的乳制品需求。
據《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1-2030)》指出:2020年中國人均奶類消費量為38.14千克,2030年將達到人均47.9千克的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全球人均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年均增長率2.3%。
面對呈明顯增量的乳制品市場空間,一時之間各乳企百家爭鳴,花式營銷層出不窮,與此同時多家乳企還扎堆沖刺IPO,力求用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提升品牌競爭力,乳業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行業“內卷”進一步加劇。
歷來把國民身體健康放重要位置的政府也在十四五提出了加快奶業現代化建設的指導政策,乳企選擇此時齊聚上市之路,背后究竟是其發展的黃金時代來臨躍躍欲試的卯足干勁,還是“卷”不動的發展瓶頸?
百家爭鳴,各有千秋
帶頭扎堆IPO隊伍中的君樂寶、花花牛不容小覷。
吃透三鹿“紅利”的君樂寶近期可謂是最近動作最頻繁的乳制品企業,給自己上市造勢的意味強烈。 此前靠著低價奶橫掃奶界逆勢增長,但今年以來不斷推出高端奶粉,號稱“全球嬰配奶粉乳鐵蛋白含量新高”的詮臻愛奶粉、高配全營養配方的純羊奶粉“臻唯愛”都是君樂寶的得意之作。
再伴隨著君樂寶副總裁仲巖高調宣布君樂寶2025年啟動IPO上市項目,爭取在2025年完成上市,并表示用三個“第一”來達成目標:君樂寶奶粉成為全球嬰幼兒奶粉領先品牌,君樂寶酸奶成為全國低溫酸奶第一品牌,君樂寶鮮奶成為全國鮮奶品類第一。
這可并不是單純的砸錢就能創造出來的品牌力,所以君樂寶意圖指向已經很明顯,借上市之道不僅可以募集資金研發新產品,也能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進一步打響品牌,更進一步的走近“三冠王”。
同樣亮眼的乳企還有背后有美團龍珠、德弘資本等多個知名投資機構為其站隊的認養一頭牛、左擁日本明治、右抱印尼佳發的澳亞集團等等,一時之間,乳企市場百家爭鳴,卻各有千秋。
帶“病”闖關,內卷升級
但另一邊花花牛的IPO之路,或許還要用漫長、崎嶇、期望來形容。
早在2008年底,花花牛就開始引進民營戰略資本,管理層和員工入股企業,但卻在2018年才明確提出上市計劃,令人可惜的是截至目前還未成功上市。
花花牛的IPO之路漫長且崎嶇,或許還因為產品類型較為單一,主要集中在低溫及常溫酸奶領域,并且隨著伊利和蒙牛在常溫酸奶領域的全面鋪開,不論從銷售渠道還是品牌知名度與認可度來說,花花牛均沒有突出優勢。
作為一家區域性的乳制品生產及零售企業,花花牛乳業一方面面對來自行業龍頭伊利、蒙牛等全國性乳企的市場擠壓;另一方面,花花牛乳業的消費者人群分布較為集中,即其市場范圍受限。
聚焦在區域內耕耘,固然有利于穩定發展,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花牛的發展。與此同時,其它乳企也在加快進入乳品產業的步伐,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花花牛乳業產品結構單一、經營區域相對集中等弊端,在激烈的競爭中被不斷放大,上市之路自然也就更難。
同樣帶“病”闖關的乳企不在少數,例如已經因為不合規借款等問題被否的紅星美羚、競爭力不足盈利堪憂而夢碎資本市場的美廬生物……
由此暴露出來一系列問題,或許也反映了當下乳企行業中小品牌商急需借力資本市場打開內卷市場。
國家帶隊的黃金時代
從各乳企紛紛選擇在這個時點扎堆上市分析,或許正逢趕上國家為乳制品行業帶隊的黃金時代,乘 借東風而行也不失為一妙計。
自今年一季度以來,國家層面出臺多個利好奶業發展的政策,前有《“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指導加強奶源基地建設,優化乳制品產品結構,后有《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加快擴大牛羊肉和奶業生產,推進草原畜牧業轉型升級試點示范”,為2022年我國奶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都對于乳制品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后疫情時代的消費升級趨勢,同樣也是乳企發展的黃金時機。
疫情下國民對乳制品作為營養健康食品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為乳制品消費升級帶來了新動能和新機遇。同時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提高免疫力成為重要關鍵詞。國家衛健委提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明確提出飲用足量乳制品有助于新冠肺炎的康復與預防。
可預見的是隨著消費升級趨勢持續,以及我國人民在此次疫情后對營養健康的關注度進一步提高,乳制品需求將持續增長,眾乳企選擇此刻扎堆上市可謂是十分用心。
乳制品行業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的另一面也是加劇行業內卷升級。
為了打開市場品牌口碑、擴大品牌效應的賦能,各乳企費盡了心思:伊利投放贊助超過20檔綜藝節目,成為“冠名之王”;認養一頭牛打造“替用戶養牛”、“奶牛每天聽音樂”的品牌人設……
內卷固然可以使得乳企加大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以及“用奶說話”,但相反的一面卻使得區域性乳企及各中小乳企更加夾縫求生。
盡管巨頭林立,但按照既定的市場發展規律,新的品牌仍然可以利用技術、組織、營銷等方式迎頭趕上,甚至重新建立頭部品牌,乳企的黃金時代也將正式開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