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即將上市,“喜茶們”面面相覷
來源/駝鹿新消費
撰文/秀珍
編輯/李君
在奈雪的茶搶跑“新茶飲第一股”后,蜜雪冰城也要狂奔上市了。
目前新茶飲市場有兩大排派主流發展模式,一派是蜜雪冰城、書亦燒仙草、古茗、一點點、茶百道等為代表的加盟模式,另一派則是以奈雪的茶、喜茶、樂樂茶等為代表的直營模式。
“直營派”的奈雪的茶此前已經成功搶跑“新茶飲第一股”,而作為“加盟派”的蜜雪冰城此番率先披露了招股書,擬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將使得新茶飲賽道再添一家代表性的企業。
01
蜜雪冰城在茶飲市場講了一個絕味的故事
隨著蜜雪冰城招股書披露,這個主打4元冰淇淋、6元奶茶的現制茶飲品牌也揭開了其年收百億秘密。
據招股書顯示,本次股票發行前,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張紅超與張紅甫兩兄弟合計直接持有公司 85.56%的股份,預計本次發行后,公司的控制權、治理結構、生產經營不會發生重大變化,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發行完后,兩兄弟也持股77%的股份。
與眾多新消費企業一開始就擁抱資本,靠資本的不斷注資、拓店、上市之路不同,蜜雪冰城的張紅超和張紅甫兩兄弟牢牢把握了企業絕對的控股權,在2021年才開啟首輪融資獲20億元融資。而2021年末,蜜雪冰城門店數早已破萬。
截至2022年3月底,蜜雪冰城共擁有22276家門店(包括幸運咖及極拉圖門店),其次為古茗(6600+門店)、書亦燒仙草(6500+門店)和茶百道(5800+門店),而三家加在一起也大約不到19000多家門店。
從蜜雪冰城的招股書中可以看到,蜜雪冰城目前賺錢的不是賣奶茶,甚至不是加盟費。報告期內,蜜雪冰城的收入主要來源于向加盟商銷售各類制作現制飲品和現制冰淇淋所需食材、包裝材料、設備設施、營運物資等產品,并提供加盟管理服務。
通過收入構成情況可以看出,2022年1月到3月,前四項業務收入占比超96.81%,加盟商管理費僅占總營收的2.62%,而直營門店產品收入更是僅占總營收的0.56%。
招股書還顯示,2019-2021年,蜜雪冰城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25.66億元、46.8億元、103.51億元,三年間都在翻倍增長;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約為4.45億元、6.32億元、19.1億元,三年增長近5倍。另外,今年第一季度,蜜雪冰城實現營業收入24.34億元,對應實現的歸母凈利潤約為3.9億元。
和奈雪的茶、喜茶等靠直營門店拓店、運營不同,蜜雪冰城的商業邏輯其實更像是鹵味巨頭「絕味」,龐大的供應鏈和物流撐起了萬家門店,也更早建立起了行業壁壘。
蜜雪冰城還希望通過IPO上市募得資金對其渠道和生產線做進一步完善完善。招股書顯示,蜜雪冰城擬發行不超 4001 萬股,計劃募集資金約 64.96 億元。其中,約 29 億元擬投向食品加工、產業園等生產建設類項目,19 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約 11 億元將用于倉儲物流配套項目,剩余約 5.5 億元擬用于營銷服務體系、研發中心等項目。顯而易見,如果蜜雪冰城成功上市,必將對其后續的布局和擴張都有積極作用。
02
“喜茶們”何時上市?
在新消費火熱的近幾年間,新茶飲內卷程度絕不亞于咖啡市場。蜜雪冰城同眾多新消費品牌一樣,擅長通過各式流量的打法獲得絕對的曝光,知名度方面和喜茶、奈雪的茶等網紅品牌不相上下,而在三四線城市,憑借著門店的高覆蓋度,蜜雪冰城的知名度更是喜茶們所不及。特別是一首“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魔性旋律和洗腦式宣傳,火爆全網。
此次,如果蜜雪冰城若率先上市,受益于上市公眾企業的身份,其可能會更受到消費者的信賴,將進一步提升其品牌影響力,由此很可能提升其品牌溢價,有助于其產品價格上攻,繼而很可能讓其向中高端茶飲品牌靠攏。
不過, 在目前高端價位茶飲品牌中,業內普遍認為喜茶、奈雪的茶、樂樂茶等仍屬于第一梯隊。但作為高端現制茶飲品牌的喜茶們目前面臨的局面可能比較尷尬。
首先來說喜茶。2020年9月,就曾有外界消息稱喜茶尋求2021年香港上市,引發高度關注,不過喜茶當時并未做出回應。而當奈雪的茶2021年6月30日上市后,業內也開始關注喜茶是否會上市。從目前媒體報道的情況來看,喜茶在2021-2022年期間并未新增太多門店,反而2021年底被曝出裁員的消息,2022年初,喜茶還帶頭掀起了中高端茶飲品牌的降價潮,奈雪的茶也隨即降價。2022年至今,喜茶方面除了與部分品牌聯名、推出一些茶飲新品外,便沒有更多資本運作消息曝光,也未對外披露過上市計劃。
此番如果蜜雪冰城成功上市,那么新茶飲市場將有兩家上市企業,直營模式有奈雪的茶,加盟模式有蜜雪冰城,喜茶將很難講出一個新故事。并且,這兩家企業未來的市值表現,也很有可能直接影響到喜茶以及其他擬上市茶飲企業的估值,如果表現的話,喜茶可能因此受益,而如果兩家表現都比較糟糕,那么很可能會喜茶等一眾茶飲企業等上市進程。
而奈雪的茶雖然搶跑“新茶飲第一股”,但其經營情況并不理想。據奈雪的茶2021年財報披露數據顯示,2021年實現營收42.97億元,不到蜜雪冰城同期的一半,同時經調整后凈利潤虧損為1.45億元。2022年年中報,奈雪的茶實現營收20.45億元,同比下降了3.8%,同時歸母凈利潤虧損為2.57億元。這使得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也不佳,目前其市值相較于發行價已經跌去大半。
從招股書披露的門店數量、營收規模及盈利情況上看,蜜雪冰城目前毫無疑問是茶飲企業的龍頭企業。但比較尷尬的是,“現制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目前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并不佳。這很可能會動搖公眾投資者對于“新茶飲第二股”蜜雪冰城的信心。
03
新茶飲行業,未來走向何方?
隨著蜜雪冰城的上市在即,新茶飲賽道關于加盟和直營兩大商業模式的討論也被放上了臺面上。
從運營的角度來看,直營門店的管理更加規范化,品牌在發展的想象空間上更大,每個門店都有可能成為利潤中心,但由于全部直營,管理上更需要領導團隊的決策能力,運營難度大,需要更加精細化的管理能力。而加盟模式雖然更容易擴張門店,能夠觸達更廣泛的人群,便于形成連鎖化生態,但管理難度較大。
蜜雪冰城的招股書也明確披露了來自加盟商的風險隱患。招股書稱,報告期內,蜜雪冰城加盟門店數量快速增加,使得公司對加盟門店的監督管理難度也隨之提高。若加盟門店未按照公司統一規范和標準進行運營,發生店員操作不規范、門店衛生不合格等違規情況,從而導致產品質量糾紛或食品安全事故,將對公司的品牌聲譽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實際上,蜜雪冰城門店被曝光食安等問題確實比較頻繁。據《港灣商業觀察》不完全統計,2022年3月-9月,蜜雪冰城屢屢因食品安全問題沖上微博熱搜,平均每15天就有媒體報道一起食品安全問題,引起消費者討論。
除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蜜雪冰城還曾多次被曝光雇傭童工被罰,另外還有未為部分員工繳納社保和公積金等面臨法律風險。在黑貓投訴上,關于蜜雪冰城的投訴也有將近4000 個。
事實上,不僅蜜雪冰城的加盟門店頻頻“出事”,包括古茗、茶百道、書亦燒仙草、益禾堂等以加盟為主要擴店方式的品牌門店被曝光食安、管理服務等問題的頻率也不小。
不過,直營門店雖然相較而言在品質管理方面能夠更加嚴格一點,但也會由于員工操作等問題出現食安問題。
區別就在于如何在規模擴張和門店高效管理方面做到平衡。因此,隨著蜜雪冰城的沖刺上市,擺在奈雪的茶和喜茶等以直營為主的新茶飲品牌方面,可能有一道選擇題。那就是是否改變門店經營策略,轉向更容易形成規模擴張和獲得造血能力的加盟模式。
從目前這個階段來看,駝鹿新消費認為喜茶、奈雪的茶很可能還是會堅持走直營門店模式。因為直營門店與加盟門店運營過程中有利益沖突,這種沖突很難調和,這也是為什么蜜雪冰城直營門店越開越少,2020年末至2022年3月底期間,蜜雪冰城加盟門店增加了將近9000多家,而直營門店反而從38家減少1家至37家。
從盈利情況來看,新茶飲賽道目前發展的更好的顯然是以加盟模式為主要拓店方式的品牌。這與當前經濟環境有很大的關系。消費升級的紅利期使眾多新消費品牌蓬勃發展,而經濟處于下行周期則使得蜜雪冰城一躍成為新消費降溫時期下的幸存者。
目前由于疫情以及各種不確定性的因素影響,年輕人在消費時開始變得更謹慎。這使得主打低客單價的蜜雪冰城大為受益。而從去年以來,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陸續降價也間接證明,當前的年輕人可能更傾向消費低價位的茶飲,這也倒逼茶飲企業不得不向低價靠攏。
但如果未來幾年消費周期再度發生變化,經濟形勢持續好轉,人們對健康食品、品質服務等要求更高。屆時人們也將重新回歸對品質的高要求,喜茶和奈雪的茶等茶飲品牌可能會有更多的空間。但在之前,喜茶、奈雪的茶等一眾主打高端現制茶飲的品牌可能要煎熬上一段時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