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前三季度凈利潤4.15億,同比減少45.47%
來源/觀點網
撰文/龔麗欣
前不久,因離島免稅店開業時間表落地,王府井又火了起來。
但這場熱火,很快便被不及預期的三季報澆滅。
最新消息顯示,10月28日,王府井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該公司錄得營收84.66億元,同比減少11.65%;歸母凈利潤4.15億元,同比減少45.47%;每股收益為0.37元。
該公司強調,利潤下滑主要受疫情以及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共同影響所致。
實際上,過去幾年,王府井的業績走勢并不穩定,營業收入起起伏伏,凈利潤更是大起大落,2021年全年,該公司凈利潤實現295.61%的巨大增幅,但半年時間這一數據再度面臨負增長的境地。
在業績披露的同日,該公司二股東三胞投資宣布,將在2022年11月21日至2023年5月19日期間,減持不超過6,741,500股王府井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0.594%。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業績披露之后立即減持,體現了股東對王府井未來盈利預期的悲觀態度。但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三胞集因負債壓力及自身資金需求,不得不減持。
無論何種因素,股東接連減持、三季度利潤下降……王府井似乎還需更多的增長動力。
01
業績空間
王府井交出的這份成績單,似乎有點差強人意。
三季報顯示,期內,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22億元,同比減少9.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455.3萬元,同比減少82.21%。
拉長時間線來看,前三季度,該公司錄得營收84.66億元,同比減少11.65%;歸母凈利潤4.15億元,同比減少45.47%。
針對業績的波動,王府井在財報中提到,報告期內,受疫情反復以及川渝地區高溫限電等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公司旗下30余家門店再次出現階段性停業,對公司報告期內的營業收入及利潤的實現形成了較大制約。
分業態來看,百貨業態依舊占據集團主業比重超五成,發揮著業績壓艙石作用。期內,這一業態實現收入44.82億元,同比下降17.34%;其次為購物中心業態,實現收入16.38億元,同比增長4.75%。
而奧特萊斯、專業店及超市業態分別實現收入11.23億元、10.06億元及3.5億元,分別同比下降3.54%、10.21%及6.80%。
分區域來看,華南和西南受疫情影響相對更為顯著,前者收入921.75萬元,同比減少79.76%,后者收入20億元,同比減少14.75%。
實際上,過去五年時間,王府井的業績表現并不穩定,2018年,該公司實現總營收267.11億元,同比增長2.38%,隨后2019年其收入幾乎與2018年持平。
2020年疫情影響下,公司業績暴跌69.3%至115.36億元,直至目前,該公司的業績遠未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營收之外,該公司的凈利潤波動幅度更加明顯,自2019年開始,該公司的歸母凈利潤便持續呈現負增長狀態,且降幅逐年擴大。
隨后,因公司主營業務恢復良好,2021年王府井的凈利潤增幅實現了短暫的回正,但很快在2022年上半年再度觸頂回落。
數據來源:企業財報、觀點指數整理
分析人士強調,王府井的業績符合市場預期,今年宏觀經濟增速下滑、疫情的多點散發,居民消費意愿下降,零售百貨業態整體過得并不是很好。
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1-9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0305億元,同比增長0.7%。其中,商品零售289055億元,同比增長1.3%;餐飲收入31249億元,下降4.6%。
在此情況下,零售百貨業態營收凈利全面下滑,從目前已經披露三季報的企業來看,重慶百貨前三季度營收144.98億元,同比下降11.36%,凈利潤下降3.37%至8.40億元;而南寧百貨1-9月收入減少15.33%,利潤虧損1565.45萬元,虧損同比擴大106.14%……
整體業績承壓,王府井急需免稅業務作為拉動增長的利器。
10月9日,王府井宣布公司獲準在海南省萬寧市經營離島免稅業務,王府井國際免稅港擬于2023年1月開業。
自兩年前收獲免稅牌照至今,王府井的這一業務終于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此消息助推下,國慶后的首個交易日,王府井股價一度沖高近漲停板。
分析人士強調:“海南離島免稅市場潛力大、增速快,未來或將對王府井的業績帶來提振�!�
針對三季報出爐、免稅業務落地等動態,浙商證券、華安證券接連給予王府井買入評級。華安證券認為,萬寧免稅港預計2023年1月開業,公司有望打造獨具特色的有稅+免稅購物模式,打開增長空間。
在近期召開的經營分析會上,王府井集團董事長杜寶祥亦強調,現在已經進入年底沖刺階段,我們要咬定目標不放松,全力以赴打好第四季度“收官戰”。
02
減持風云
在披露業績的同日,王府井亦披露了一則減持計劃。
該公司股東三胞集團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計劃在2022年11月21日至2023年5月19日期間,減持不超過6,741,500股王府井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的0.594%。
實際上,這是三胞投資年內第二次減持。
早在今年4月初,三胞投資便宣布,計劃于2022年4月27日至2022年10月24日通過集中競價方式減持不超過22,600,000股公司股份,擬減持比例為2%。直至減持期結束,三胞投資合共減持王府井15,148,200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33%。
如今,減持期滿不足一周時間,三胞投資再度披露新的減持計劃。對此,有市場人士認為,在業績披露之后立即減持,體現了股東對王府井未來盈利預期的悲觀態度。
不可否認,王府井的業績表現的確不盡如意,不過,從三胞集團目前的特殊情況來看,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三胞集團的減持在預期之內,企業本身因債務因素以及資金需求,無奈減持。
王府井和三胞投資的故事要追溯至2016年,彼時,正值王府井改革之際,該公司宣布以23.02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1.3億股,合計募集資金30億元,用以加碼購物中心業務和O2O全渠道項目。
那時候,三胞投資斥資15億元入局王府井,由此獲得該公司10.99%股權,而后經過吸收合并首商股份、股權激勵等,三胞投資的持股比例接連被稀釋至7.69%。
經過今年第一輪減持,三胞投資持股比例降至6.36%,假設第二輪減持完成,該公司持有王府井的股份比例將進一步下降至5.766%。
針對多輪減持,也有投資人士在公開平臺調侃道,“這個時候減持的確也聞到了包括免稅落地內的要漲的味道”、“老袁沒賣夠救命錢,減持期滿,再來一個減持公告,準備慢慢磨了”。
不過,也有不少市場人士質疑,為何三胞投資不在2020年股價最高點拋售?
針對減持時間點,分析人士告訴觀點新媒體,其一,三胞投資持有的部分王府井股份用作股權質押,直至今年上半年才解除質押;其二,三胞集團屬于長線投資,這一次是受流動性壓力不得不減持套現王府井。
2018年,正值金融市場去杠桿的大背景下,三胞集團因大額收并購陷入流動性危機,隨后該公司及旗下多家關聯企業遭到起訴及查封、凍結賬戶等�?嗫嘀稳甓鄷r間,最終于2021年11月末,三胞集團的重組方案獲得通過,隨后便開始了一系列的資產處置進程。
不過在當前減持,三胞投資依舊穩賺不賠。
從2016年入股時的情況來看,三胞投資加倉王府井的價格大約是17.18元/股, 2020年7月31日,王府井的股價錄的最高點77.44元/股,較三胞投資加倉時溢價4.5倍。
而今年第一次減持價格區間為19.80元/股-24.01元/股,套現總金額3.27億元,減持均價為21.59元/股,溢價25.67%。
截至10月28日收盤,王府井的股價為21.61元/股,近30個交易日平均價22.81元/股,假設按此粗略計算,第二期完成減持,三胞投資套現1.54億元,依舊有利可圖。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