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浪尖上的“社區食堂”,會搶走餐飲人的飯碗嗎?
來源/紅餐網
作者/鄭曉蕓
社區食堂,無疑是近段時間餐飲業內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被熱議的“社區食堂”到底是什么?新環境下的社區食堂,會不會搶走大眾餐飲的生意?一時間,業內外一片嘩然,各種猜測甚囂塵上。
01
社區食堂和“國營食堂”,完全是兩碼事
先來回顧一下,“社區食堂”這股風是怎么刮起來的。
10月底,住建部、民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市區應選取3至5個社區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試點社區應規劃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幼兒園、老年服務站、食堂等系列便民商業服務設施,試點時間自2022年10月開始,為期2年。
△圖片來源:住建部官網
隨后,多地已發布或正準備重建社區食堂的消息被細心的網友們一一翻了出來:
西安市國營安居大食堂馨和居店、曲江店于10月19日正式運營;
河北省要求各市2022年至少要建設50家營養健康餐廳(食堂),到2025年達到每市建設不少于500家,全省不少于5000家的目標;
云南鳳慶縣第一家“國營食堂”開業……
多起事件的渲染,引得輿論一片沸沸揚揚,探討激烈。在部分輿論還在關注“社區食堂”是否成真時,另一邊,認為“社區食堂”等同于“國營食堂”的言論也開始出現。
針對坊間諸如此類的解讀,日前相關部門表示,大家對于“社區食堂”存在很大的誤解。
住建部表示,迄今為止,國家及地方政府均未發布過任何要規模化興建國營食堂的政策或規劃。而《關于開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提到的社區食堂考慮的是廣大老百姓需要的日常設施,并非單獨強調食堂,也沒有要求一下子建設大批國營食堂,而是在新建小區配建這些設施。
河北衛健委也做了進一步澄清,表示其發布的文件中要求“建設”的不是食堂和餐廳這些硬件,而是指合理的膳食理念。
云南鳳慶縣國營食堂的負責人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表示,自家開業的“國營食堂”初衷在于解決員工的用餐問題,同時也對外開放,只是起了個“國營食堂”的名字。
至此,可以明確一點:各個部門發布的文件中所說的社區食堂,與具有時代烙印的“國營食堂”,完全是兩碼事。
02
“社區食堂”并不新鮮,且爭議不斷
事實上,社區食堂也并非新鮮事物。有網友表示,“這種社區食堂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上海遍地都是”“這樣的社區食堂在深圳、廣州也大把,隨處可見”……
確實,一些地區早幾年前就提出要建設社區食堂,只不過多以養老食堂/長者助老食堂為切入點進行經營模式探索。比如:
2019年,上海市將“新增200個社區老年助餐點”列入政府實事項目;
2021年初,太原市將“新建改造社區食堂”列入太原市政府工作報告,并計劃到年底建成140個;
截至2022年7月,天津市在全市開辦了1700多個老人家食堂,開展老年人助餐服務試點兩年多。
據紅餐網(ID:hongcan18)觀察,現在市場上開業的社區食堂,大部分采用的是由“政府牽頭,市場化運作,引入第三方運營”的模式,飯菜價格一葷兩素八元左右、兩葷一素近十元,社區內不同老年人根據年齡的不同,享受不同程度的優惠,整體價格都較為親民。此外,大部分社區食堂除了服務社區老年人,也面向社會開放。
參考當下已經存在的一些社區食堂,再回來談如今各地相繼推進加大社區食堂建設一事,公眾也看法不一。
有人表示,“從降低生活成本的角度來說,社區食堂值得推廣”“每天買、洗、做比較耗時,非常贊成建設社區食堂。江浙很多地方這塊開展得不錯,花樣多、菜量不大、價位低。”
但也有人表示,社區食堂如果做不成大學飯堂的規模,就注定是小打小鬧。“想象一下,一兩百平的面積正常經營,無補貼、但還得支付場租、水電、人工、物料,價格壓到七八塊錢有菜有肉有湯,即使很大的小區人流,這個價位都難以成功。畢竟人均十幾二十元的飯店都不乏有倒閉的。”
03
新環境下的社區食堂,
會不會搶走餐飲人的生意?
暫且不論社食堂未來能否大面積普及。眼下,相關部門大力推廣社區食堂,甚至給予社區食堂扶持,已經讓一些餐飲人不禁哆嗦:這是否會影響到大眾餐飲業?會不會搶走餐飲人的生意?
對此,紅餐網也向多位業內人士、專家進行了了解。不少業內人士都表示,社區食堂可能會帶來餐飲人擔憂的市場競爭問題,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紅餐網,當前不少餐飲品牌將社區作為布局的側重點,如果物美價廉的社區食堂鋪開,開在小區周邊的餐飲店肯定會被分走一部分客流,營業額下滑在所難免。
但是,也有觀點認為,社區食堂并不會對餐飲業造成大的威脅。一位網友就表示,社區食堂并不會對所有社會餐飲產生大的沖擊,“它利空買賣大眾快餐,利好特色餐飲,同時也利好貨真價實的誠意商家。”
木桶記臭鱖魚創始人方強龍表示,部分社區食堂目前的營業狀況也不樂觀,高度依賴政府補貼,盈利水平弱,可持續經營能力不足,做得好的社會餐飲無需懼怕。
紅餐網專欄作者蔣毅則表示,社區食堂的影響目前無法一概而論,在他看來,在正常情況下社區食堂進入商業領域,在產品、運營各方面相同的條件下與社會餐飲同臺競技,要打敗已經在餐飲市場上打磨多年的社會餐飲難度很大。
但若在非常規情況下,例如社區食堂店面租金免費、利用社會閑余人員將工資降低等情況,成本遠低于社會餐飲的市場成本,加上終端價格較低,這樣一來就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對餐飲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長久來看,還是不太可能搶走餐飲人的生意。”蔣毅說道。
重點布局社區餐飲的南城香則并未對社區食堂有太多擔憂。南城香創始人汪國玉告訴紅餐網,社區食堂很好地解決了當前社會上的一些問題,比如部分年紀較大或出行不便的老年人是社會餐飲多數時候不能覆蓋到的消費人群,但社區食堂恰恰由于距離近、飲食衛生能夠為這些特殊人群提供服務。“所以,二者的目標消費群體并不完全重合。”
“餐飲賽道規模足夠大,允許不同類型的餐飲企業同臺競技,不管是社區食堂還是其他競爭對象,餐飲人應該始終聚焦在自己企業的發展運營上,才不會被擠壓甚至淘汰出局。”木桶記臭鱖魚創始人方強龍表示。
眾說紛壇,市場對于社區食堂的看法仍未統一,而社區食堂實際對市場影響幾何,仍需對后續發展進行跟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