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正在播放91_精品视频999_成人国产精品视频_wwwjizz欧美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用戶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聯想第38年,“民族之光”的三個問題和兩個答案

來源: 首席商業評論 寧缺 2022-11-11 09:38

來源/首席商業評論 

撰文/寧缺

近日,聯想集團發布了2022-2023財年半年報和第二季度報(2022年7-9月)。

今年上半年,聯想集團收入2179.74億元,同比增長3%;凈利潤19.73億元,同比增長28%。

二季度,聯想集團營收1169億元,同比下滑4%,排除匯率波動影響營收同比增長3%;凈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5.7%。

作為對比,上個季度,聯想集團營收1120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凈利潤34億元,同比增長11%。

可以看出,聯想的營收、凈利增速都在放緩。雖然從2018年開始擺脫持續三年的虧損局面,但似乎后勁不足,也難以對抗行業下行周期的寒流。

PC業務承壓,聯想資產負債率近90%

成立38年,聯想的確創造了不少輝煌成就。

2021年,聯想以8214萬臺PC(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包括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的出貨量,24.1%的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不過,無論聯想如何努力維持PC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聯想面前,那就是PC行業整體景氣度正在持續下降,聯想也無力回天。

數據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PC出貨量同比下降15.5% 至7110萬臺,相較于去年同期減少了1200多萬臺,繼今年第二季度之后的又一波大幅下滑。

顯然,從2020年開始受疫情影響帶來的在家辦公潮推動了一小波市場回暖后,今年以來個人電腦市場不改頹勢一路向下,甚至連8、9月開學季都沒能挽回整體下滑趨勢。

雖然該期間聯想以23.7%的市場份額仍排全球第一,但是其出貨量同比下滑16%,幾乎和全球PC出貨量下滑比例持平。

而且聯想集團的財報數據顯示,該季度聯想PC業務營收938億元(占總營收的80%左右),同比下降7%,運營利潤69.8億元,同比下降8%。

究其原因,首先是PC可替代產品豐富,基礎辦公功能智能手機可以滿足用戶需求;其次是PC產品本身因為創新瓶頸很難吸引消費者換新,性能和外觀都沒法做到顛覆性變革;再者就是垂直賽道如電競本、游戲本、設計本,受眾群體規模本身受限。

回到聯想這期財報上,截至9月30日,聯想集團總資產432.93億美元,總負債376.66億美元,也就是說,資產負債率約87%。

87%的資產負債率意味著,聯想的每100元財產里有87元是屬于債權人的,剩下的13元屬于股東。

這一數字著實嚇人。此前有媒體總結的數據顯示,科創板與創業板行業2018年度資產負債率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是39.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的資產負債率是55.7%,均遠低于聯想集團的87%的數字。

但是放到整個PC行業里來看,87%的負債率或許不算高,畢竟全球三大PC廠商中聯想的負債率還是最低的,戴爾超過了90%,惠普更夸張,超過了100%。

只是,回到產業鏈視角來看,由于PC產業特點,聯想大部分負債來自于欠供應商的應付賬款。

雖然PC業務有著高周轉的特點,但是長期以往,隨著PC全球出貨量的持續不景氣,或許會成為聯想埋在供應商一側的“雷”。

而聯想給自己的埋的“雷”,遠不止高負債率這一顆。

曾經的“民族之光”,如今的“眾矢之的”

1984年出生于北京的聯想,趕上過時代的浪潮,有過國際化的野心,也確實有過國產品牌的實力,曾經是實打實的“民族之光”。

2004年,聯想上演“小魚吃大魚”戲碼,以12.5億美元收購了當時賬面價值2000萬美元的IBM的PC業務,成為當時行業的經典案例。

對于IBM來說,擺脫了虧損的PC業務后,利潤開始大幅提升;對聯想來說,IBM旗下的ThinkPad品牌讓聯想成功躋身世界級品牌,在全球的市場份額也得以提升。從ThinkPad如今的銷量來看,這筆收購是“正確的”。

也正是因為“買買買”這條捷徑讓聯想嘗到了快速擴張的快樂之后,聯想開始忽視自研,走上收購之路。

雖然聯想很早就開始做手機,并且在2012年國內市場,成功成為“中華酷聯”格局中的一級。但是習慣于“買買買”的聯想,在2014年收購摩托羅拉,試圖復制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的成功,從而建立移動端的優勢,但可惜,摩托羅拉沒有起死回生,如今手機市場上也幾乎銷聲匿跡。顯然,聯想的“買買買”策略不湊效了。

這之后,聯想就開始不再具有“民族之光”的光環,甚至輿論環境逐漸惡劣。

縱觀各類專家媒體學者,對于聯想集團如今的發展,繞不開“三宗罪”。

首先,科研投入太少,缺乏技術基因,沒有長期沉淀的自研能力,核心技術器件依靠外采,“電腦組裝公司”標簽濃厚。

為此,去年聯想登陸科創板的申請遭到上證的駁回后,引發了大量討論,網友直呼“聯想不配登陸科創板”。

實際情況究竟如何?

在最新一期財報中,聯想強調,2022年上半年,聯想集團研發費用支出達到77.04億元,同比增長24%。然而,和聯想集團上半年2179.74億元的營收相比,研發支出僅占比3%左右。(注:科創板要求至少為5%)。

這里并不是非得糾結聯想的研發投入比例,畢竟作為一個以PC業務為核心的公司,確實沒有多少利潤可以用來投入科研。但是從研發費用和行政費用占比來說,是不是可以考慮再增加些長期投入呢?

作為對比,今年上半年,國內科創板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的平均值為14%。

另外,還有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企業500強整體投入的研發費用為13066億元,同比上升了15.57%,其中只比聯想少3歲的華為,一年的研發費用高達1400億元。

雖然聯想有意識的在提高研發投入,增加研發人員占比,但在科技化浪潮面前,聯想顯然有點力不從心。

其次,與低研發投入形成對比的,是聯想的高行政支出。

在聯想申請科創板IPO的招股書中顯示,聯想不足30位高管,在2020/21財年的總薪資達到了9.33億元,占凈利潤的比重高達12%。于是,外界笑稱聯想“融資100億,估計都不夠高管幾年工資”。

雖然和其他世界五百強CEO如馬斯克、庫克相比,聯想高管的薪資或許不算高,但是從高管薪資和企業凈利的比例來看,顯然聯想這邊是比例過高的。

就拿2020年來說,蘋果凈利574.11億美元(約合3660億人民幣),庫克薪酬147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4億);而2020年聯想凈利38.68億元,聯想董事長楊元慶各類薪酬加激勵1.7億元左右。

此外,最讓聯想失去民心和口碑的,是聯想“國外高配低價,國內低配高價”事件。有不少網友和媒體都曾爆料,聯想在國外的產品,配置比國內產品高,但是價格卻更低,反應在財報上,則是國外總營收高卻利潤低,國內銷售額低卻利潤高。

或許站在聯想的戰略角度,國外高配低價是為了擴大聯想品牌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但是從網友和媒體評論來看,消費者對這種“戰略”并不打算采取理解態度,所以,聯想如今面臨的輿論環境還是比較危險。

在財報中,聯想的全球性戰略確實有一定成效。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中國市場的收入同比下跌12%,而在美洲市場,聯想的銷售同比增長4%。

值得注意的是,聯想在這次財報中還強調了集團非PC業務的營收增長。其中,SSG方案服務業務集團營收同比增長 26%,在集團總營收中占比達 10.1%;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營收 179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33%,連續四季度盈利。

那么,憑借新業務,聯想未來還能有多少新故事可講呢?

不賣電腦,SSG和ISG難以撐起聯想的未來

為了改善主營業務結構,聯想這幾年來持續加大對SSG業務和ISG業務的投入。

那么這兩大業務究竟屬于什么賽道?

通俗來講,SSG(Solutions&ServicesGroup)業務,可以歸屬于IT服務,包括基礎設施服務、運維服務、管理服務和解決方案類服務。

聯想集團的SSG業務,主要是以硬件為基點,面向B端企業和消費者提供各類專業服務和解決方案。

在聯想的財報里,第二財季SSG業務收入有118億人民幣。

至于聯想的ISG(Infrastructure Solutions Group)業務,在第二財季貢獻了179億營收,包括服務器、云存儲、AI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類產品,應用到實際場景中,如智慧城市、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核心還是智能物聯網那一套。

順帶一提,聯想還做了一款機器人“巡廠”。

確實,相對于聯想無法拋棄的PC基本盤而言,SSG業務和ISG業務的增速,可以給聯想未來故事提供一些養料。

因為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浪潮開始,和那些缺乏互聯網技術的傳統企業相比,比如餐飲商家、零售門店等,聯想的大數據、云儲存、AI算法技術,還是能夠滿足不少傳統企業的轉型需求。加上聯想在全球180個國家和地區的布局,如果能把SSG和ISG業務滲透到這些國家和地區,至少還能讓聯想財報再多幾個亮點。

但是,回到整個IT服務市場,包括云服務、AI計算等,互聯網巨頭們早已經深耕多年,包括阿里、騰訊、華為、百度在內的四大巨頭早已瓜分大部分市場份額。何況全球市場還有微軟、亞馬遜等。

即便是全球IT服務市場以8.4%的復合增長率持續穩步增長;DaaS設備及服務、圍繞數據中心、云計算和邊緣計算的運維服務以超過10%的復合增長率快速擴大,但是長期缺乏核心技術和研發勢能的聯想,未來究竟能夠分到多少蛋糕還是個未知數。

況且,不論是聯想的SSG業務還是ISG業務,承載的終端都是PC,而現在顯然是智能手機和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本來布局智能物聯網就晚一步的聯想,想要在智能手機時代和新能源時代建設自己的新技術生態,都為時尚早。

短期來看,聯想的PC業務,不僅不能拋棄,反而成了“救命稻草”。依靠銷售管理優勢和供應鏈管理優勢,聯想的PC業務還能為聯想的財報多增加一些穩定元素。

長期來看,如果不增加PC業務核心科研技術投入,突破現有產品創新瓶頸,那么在全球PC寒流下,聯想PC業務利潤空間還會有下滑風險,并且全球供應鏈危機和芯片荒未完全解決的情況下,聯想PC的生產和交付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前面已經說到,考慮到主營業務利潤空間的影響,聯想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較低,即便有努力在增加相關投入,但整體而言還是不及其他科技公司。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發展SSG和ISG業務,聯想的技術研發多集中在AI邊緣計算這塊,對于主營業務PC板塊的研發,一直被卡脖子的芯片、CPU技術投入,卻一直沒有在財報中體現。

至于創新業務SSG和ISG,在智慧城市、智慧門店賽道紅利期,未來能否保持高增長,還是要看聯想目前研究的技術架構本身,在行業里是否俱備足夠的競爭力,和互聯網巨頭們battle一番。

參考資料

1、陸玖商業評論,《聯想與華為,要哪種未來?》

2、價值研究所,《聯想“逆水行舟”:營收接近零增長,新業務沒一個能打?》

3、聯想集團,《2022/23財年年度中期業績報告》

本文為聯商網經首席商業評論授權轉載,版權歸首席商業評論所有,不代表聯商網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你可能會喜歡: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av |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 蜜桃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 | 色呦呦日韩 | 日韩av免费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第二页 | www.久久精品 | 日韩欧美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视频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久久亚洲视频 | 午夜电影在线看 | 在线看片网站 | 成年免费a级毛片 | 国产高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 天天天干夜夜夜操 | 久久亚洲91| 亚洲人成电影网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一级黄色片网站 | 天天澡天天狠天天天做 | 久久1区 |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 激情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 天天爽夜夜爽 | 99久久精品国产毛片 | 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三级久久久久久电影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8久久久久久日本 | 有码在线 | 精品成人佐山爱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 电影一区 亚洲 | 特黄视频 | 极品久久 | 狠狠撸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