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鄭州最后一店關閉,徹底退出河南市場
出品/聯商網
撰文/多米
11月24日消息,據大河報報道,家樂福鄭州花園路店已于11月15日正式停業。據悉,這是家樂福在鄭州乃至河南的最后一家門店,該店的停業也標志著家樂福正式退出河南市場。
敗走河南
家樂福鄭州花園路店位于新田360廣場負一樓,于2008年開業,至今已經經營14年之久。目前超市大門緊閉,賣場內貨品已經清空,門口的易拉寶張貼著退卡通知。顧客可持購物卡于11月25日之前現場退卡;11月26日之后,退卡事宜轉至徐州家樂福店線上處理。
據悉,家樂福于2006年正式進入河南市場,在鄭州北環開了河南第一家家樂福門店。該店也曾創造單店年銷售規模超2億元的輝煌戰績。隨后,家樂福相繼進入焦作、新鄉和洛陽市場,分別開設一家門店。不過,這三家門店已分別于2010年、2016年和2017年停業。家樂福鄭州北環店于2020年8月閉店,鄭州金水路店已于今年早些時候停業。如今,隨著花園路店的停業,家樂福在河南再無門店。
近年來,傳統大賣場頹勢凸顯,普遍遭遇客流下滑、凈利驟降、業績承壓、持續關店等困境。家樂福中國也持續關店止損。2019年,家樂福關店3家,凈減少2家;2020年,關店20家,凈減少5家;2021年,關店26家,凈減少23家;2022年上半年,關店24家,凈減少24家。截至2022年6月30日,家樂福門店總數為181家。三年來,家樂福門店凈減少54家。
關于閉店原因,家樂福方面經常給出的解釋是,戰略調整、房屋租金和市場變化等影響。其實,大賣場的租期一般在15年到20年,最近幾年也已經到了超市租約陸續到期的階段。
在大賣場行業呈現整體業績承壓,普遍虧損的不利局面下,關店止損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謀求轉型
2019年9月27日,蘇寧易購宣布已經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手續。自此,家樂福中國正式進入蘇寧時代。不過,賣身蘇寧三年以來,家樂福中國的業績并未有太大改觀。
2020年,家樂福實現凈虧損7.95億元;2021年,家樂福實現凈虧損33.37億元,創歷史新高;2022年上半年,家樂福實現凈虧損4.71億元。此外,2022年上半年,家樂�?杀乳T店銷售同比下滑14.30%,坪效同比下降13.62%……
或許正因為業績未達預期,今年9月,家樂福中國突然換帥:蘇寧易購副總裁龔震宇將兼任家樂福(中國)CEO,原CEO田睿調任蘇寧營銷總部副總裁,負責店面籌建工作。田睿掌舵的三年,正值大賣場業態遭遇周期困境,家樂福中國力圖破局的努力,效果并不明顯。
當然,家樂福仍在積極求變,力圖突破困境自救圖存。入局會員店,就是家樂福轉型的一大舉措。
2021年10月22日,家樂福中國首家會員店在上海正式開業。2022年9月2日,家樂福會員店上海南翔店正式營業,長寧中山公園店也于9月30日正式營業。一個月內雙店同開,可以看做是家樂福加速布局會員店業態的重要動作之一。截至目前,家樂福會員店已達4家。
眾所周知,會員店對商品的管理能力和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要求很高,傳統大賣場轉型會員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長時間的沉淀、打磨與市場檢驗,同時也需要長期的較高成本輸出,并且短時間內無法立竿見影見到效果。
不過,家樂福中國依舊雄心勃勃,按照此前規劃,未來三年,家樂福將把200家大賣場中的100家全面升級改造為付費會員制的會員店。
眾所周知,會員店最大價值是幫助會員精選商品,減少消費者的焦慮感,降低做選擇的時間成本,實現放心采購。所以,打造商品差異化和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是會員店的成功關鍵。不過,做好這些并不容易。
首店開業即遭遇“二選一”窘境,這也給家樂福提了一個醒:打造自己的強大供應鏈能力是首要任務。此外,會員店也必須考慮續約率情況,核心產品選擇、運營效率,會員服務質量等都是消費者忠誠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這也考驗著企業的后期整體經營能力。
目前本土企業對于會員店業態尚處于探索與嘗試階段,對于倉儲會員店的核心價值的認知與能力支撐的建立尚需時日,對供應鏈和業態經營能力方面仍需培育。在這個過程中,所存在的不確定性依然很大,如果僅僅是搶抓機會性的布局,對于任何一家零售企業而言都很難真正獲得倉儲會員店的整體價值。
未來,家樂福的會員店之路能否跑通,仍需等待時間和市場的檢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