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600億,國美危矣
來源/投資家
撰文/趙思蕊
黃光裕回歸16個月,敗光了妻子杜鵑苦心維持了14年的家底。
目前,國美總負債逼近600億,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款項超200億,而國美賬上現金僅有24億,根本不夠“補窟窿”的。
國美好像陷入了“沼澤”中,越掙扎,越危險。而國美的未來,彷佛籠罩在一片迷霧里,誰也看不清。
1.
國美卷入“被申請破產”的輿論漩渦中。
近日,中城院要案中心在微博發布消息稱,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因拖欠供應商數百萬貨款,經催要不能償還,被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破產法庭申請破產清算,法院已啟動審查。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瞬間炸開了鍋,此事在微博上迅速發酵,很快便登上了熱搜榜,相關話題被閱讀高達2.3億次。
隨后,國美電器在微博回應稱,截至目前,公司(國美電器有限公司)及國美控股集團其他下屬公司未收悉任何司法機關做出的有關公司被申請破產的法律文書或問詢談話。
中城院要案中心則表示,承辦律師已確認法院收到材料正在審查,目前是否通知到國美電器方面還不清楚,但供應商的申請合法合規,法院在這個階段主要是形式審查,通知應該只是時間問題。此前,供應商已向國美發過律師函,明確提及如不盡快安排還款,將依法申請其破產清算。
有貨運行業從業者爆料,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及其子公司拖欠多家承運商款項約400萬元。安迅物流負責人曾表示,總部如果有款項下來會盡量給予償還,但何時下來還是未知數。
筆者由此推測,國美對供應商的訴求并非一無所知,供應商向法院申請國美電器破產清算,或是前期雙方溝通無果后的無奈之舉。
有法律界專業人士分析道,根據《破產法》的規定,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對債務人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的申請。
通常情況下,法院會在收到申請之日起15日內裁定是否受理,如果債務人提出異議,時間會有所延長。
而法院決定是否受理的重點,是看債務人是否存在資不抵債或明顯缺乏、喪失清償能力。倘若法院受理,國美就會正式進入破產程序。
目前,中城院要案中心與國美電器各執一詞,事態發展的關鍵還要看法院的態度。不過,國美陷入今日窘境,一切似乎早有端倪。
2.
此前,國美停發員工工資的消息,也曾登上微博熱搜,在網絡世界引發廣泛討論。
11月初,國美電器董事長黃秀虹在全員大會上宣布,公司到12月底之前,只會給員工上社保,不會再發工資。黃秀虹是黃光裕的妹妹,今年上半年被任命為國美電器董事長。
與此同時,國美要求員工簽署承諾函,希望員工理解并承諾,公司在未來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里可能延時發放員工工資。這就意味著,未來中長期,國美員工的工資發放存在不確定性。
從今年4月起,市場上就有消息稱國美開啟多輪裁員。財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國美共有員工25701名,而去年12月30日這一數據為32278名,短短半年裁員達20%。
隨后,國美欠薪風波愈演愈烈。有國美員工表示,9月22日收到口頭通知,得知8月份工資將延遲發放,但具體發放時間和比例均不清晰,此前拖欠員工的半年績效也未發放。
甚至有國美員工調侃,今年一年拿的是“盲盒工資”,從來不知道本月工資會發多少,公司對薪酬發放不做出具體解釋,員工從種種跡象中感受到無限寒意。
國美直言,當前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嚴峻挑戰,高企的運營成本是目前最沉重的包袱,公司現金流承壓明顯。為保證正常運營,本月確實對薪酬發放做了臨時、應急調整。同時,國美不排除將繼續實施減員計劃,以進一步縮減運營成本。
面對此情此景,有網友忍不住發出感慨,國美這個曾經傲視群雄的電商零售霸主,因沒能及時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如今已經淪落到裁員、欠薪的田地了。
此外,國美與品牌方的關系也日趨緊張。今年上半年,惠而浦發布了一則關于中止和國美電器合作的公告。公告內容顯示,國美電器未按合同支付貨款,長期延遲。
實際上,近年來國美疲態盡顯。自2016年營收登頂(767億元)后快速回落,凈利潤也陷入連年虧損中。至2020年,國美營收跌至低點(441億元),凈利潤巨虧約70億元。
筆者梳理歷年財報數據發現,2017年至2022年上半年,國美的凈虧損分別約為5億元、49億元、26億元、70億元,44億元、30億元,過去五年半累計虧損約22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報告期內,國美的資產負債率均在70%以上,尤其是2020年,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98.20%,國美把所有資產加起來,剛剛夠還債,怎一個“慘”字了得。
3.
如今內外交困的國美,曾是中國商界神一般的存在。1987年,黃光裕創立國美,主要靠家電零售業務發家致富。
然而,看好這門生意的并非國美一家。到2000年,國內家電零售市場誕生“四大天王”,分別是國美、蘇寧、永樂、大中,四大巨頭分庭抗禮,但心底都藏著一統家電江湖的夢。
2004年,國美迎來高光時刻,在港交所鳴鑼上市,銷售額達到239億元。當年,國美在全國60多個城市擁有超200家線下門店,可謂出盡了風頭。
一路高歌猛進的國美,打響了統一家電江湖的第一槍。2006年,國美一口“吃掉”永樂;次年,國美又將大中收入囊中。國美來勢洶洶,下一個吞并對象便是蘇寧。
面對來勢洶洶的國美,蘇寧強烈反抗,并啟動全面防御,在老板張近東的帶領下瘋狂開店反擊。2007年,蘇寧喊出了兩年開滿百家門店的口號。
彼時,黃光裕已榮膺“中國首富”頭銜。2004 年、2005 年、2008 年,黃光裕曾三度問鼎胡潤百富榜之大陸首富;2006年,黃光裕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也是排名第一。
財大氣粗的黃光裕,對蘇寧的防御不以為意,并立下全新目標:國美在2000年到2008年的短短8年間,要開出1300多家門店。
最夸張的是,黃光裕親自跑到蘇寧的大本營南京“督戰”,在蘇寧旗艦店的對面開出國美南京首店,吞并蘇寧的野心昭然若揭。
當“美蘇爭霸”激戰正酣之際,事情發生戲劇性轉折。2008年11月,黃光裕因涉嫌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和單位行賄罪鋃鐺入獄,外面的世界逐漸成為蘇寧的天下。
黃光裕在囚籠中度過了漫長的12年,期間蘇寧登上了國內家電龍頭的寶座,而國美只能在黃光裕妻子杜鵑的帶領下步步為營,苦苦堅守早年間打拼下來的一方天地。
不知道黃光裕“即將出獄”的消息傳了多少次,終于在2021年2月落下實錘。黃光裕回歸當天,國美零售的股價一度漲至每股2.28港元,這也是近10年來的最高點。
毫無疑問,外界對黃光裕的回歸充滿期待,寄望這位商業梟雄可以帶領國美走出一片新天地。黃光裕趁機放出豪言,未來18個月,要讓國美恢復原有市場地位。
4.
由黃光裕重新坐鎮指揮的國美,引發資本瘋狂追捧。短短兩個月左右,國美股價大漲180%,市值一度突破900億港元,站上了近十年的頂峰。
意氣風發的黃光裕,在一波接一波的輿論熱浪中,為國美制定了三個具體目標:
第一,發力電商渠道,將國美在線更名“真快樂”,用戶目標1個億;
第二,進軍家裝市場,收購家居家裝平臺“打扮家”,三年GMV達到5000億;
第三,擴張線下零售,全國門店數量翻一番,達到6000家。
這三個目標,每一個都閃閃發光,讓人看后忍不住心潮澎湃,但凡有一個目標實現,都相當于“再造一個國美”。黃光裕砸下大筆真金白銀為國美造夢,不料事與愿違。
其實,在黃光裕“消失”的12年,外面的世界早就變了模樣,不僅有老對手蘇寧步步緊逼,還有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綜合電商巨頭崛起,與國美搶食蛋糕,落后太久的國美,縱然現在拍馬去追,恐怕也難望其項背。
而且,黃光裕的思想似乎還停留在12年前。在國美高層會議上,黃光裕一邊看股票,一邊打游戲,游戲還是早年間盛行的《憤怒的小鳥》,這一幕曾讓很多國美員工感到幻滅,不少員工將黃光裕參加的會議稱為“故事會”。
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國美的三個目標,錢倒是砸了不少,卻沒能在市場上激起多大的水花。但由于黃光裕放開手腳“大撒幣”,導致國美資金鏈越繃越緊。
根據國美2022年中期報告顯示,到今年6月底,國美總負債為585億元,其中需在1年內償還的銀行借款和其他借款就有229億元。
同期,國美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24億元,根本不夠“補窟窿”的。這也是近10年來,國美賬上現金最少的一次。
截至今年9月底,國美已產生逾期貸款30億元。對此,有網友調侃,黃光裕出獄16個月,敗光了妻子杜鵑苦心維持14年的家底。
黃光裕大刀闊斧的改革,不僅沒能帶領國美重回巔峰,反而好像將國美推進了“沼澤”里,越掙扎,越危險。
當時一擁而上的資本,紛紛選擇用腳投票,國美零售的股價從2.55港元一路下跌至0.171港元,區間跌幅超90%,墜入仙股行列,公司總市值僅剩61億港元,800億財富灰飛煙滅。
一個更糟糕的信號是,今年以來,黃光裕共有15次減持記錄,累計套現超10億元。黃光裕對國美零售的持股比例,從年初的59.94%降至39.19%,降幅達20.75%。
此舉被外界解讀為,老板給員工畫大餅,然后自己卷款跑路了。不過,也有人認為,黃光裕套現是為了給國美還債。
從曾經獨占鰲頭的家電零售巨頭,到如今的凄慘境地,國美的種種遭遇,讓人不勝唏噓。未來,跌落神壇的國美會走向何方?我們不妨邊走邊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