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趣爾上市9年巨虧近5億
來源/斑馬消費
作者/陳曉京
沒有任何意外,麥趣爾再次跌進虧損泥潭。
經過去年牛奶產品被檢出丙二醇、召回產品以及巨額罰款之后,公司業績每況愈下,虧損早成定局。
更重要的是,如果支柱性業務乳制品板塊一時難以修復,對公司來說將又是一次重擊。
公司還能迎來第二春嗎?
再現虧損
2022年,麥趣爾(002719.SZ)流年不利,受疫情和丙二醇事件疊加影響,整個財年業績徹底拉胯,再一次走進巨虧的陰影之中。
1月31日,公司披露業績預告,預計去年歸母凈利潤虧損在3.7億元至4.8億元之間,較上年同期下降2104.60%至2700.57%,基本每股收益虧損2.1247元/股至2.7564元/股。
公司認為,業績變動主要來自幾個方面:召回產品沖減銷售收入、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產生的相關費用及罰款等。
另外,受去年疫情影響,物流配送、連鎖門店經營等均不達預期,也是導致公司業績變動的重要因素。
隨著公司業績預告披露,昨日開盤即高開低走,收盤收報11.11元/股,漲0.27%。即使這樣,股吧里還是罵聲一片,有股民表示已被深套一年多,“真的很痛苦”。
9年虧近5億
麥趣爾以新疆小眾奶走紅,但公司沒有珍惜這個得來不易的機會。
2022年6月,浙江麗水市場監管部門查出麥趣爾兩批次純牛奶含有丙二醇,為不合格產品,一時震驚全網。
隨后,新疆昌吉州市場監管部門調實,麥趣爾在將原奶導入存儲罐中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公司對純牛奶產品停產、下架和召回,并被罰款7315.10萬元。丙二醇事件之后的Q3,公司業績垮塌,實現營業收入1.41億元,歸母凈利潤-1.41億元。
如果說,丙二醇事件是對公司的致命一擊,那么,多年來公司始終未能改善業績,則是一個難以根治的頑疾。
公司2014年登陸A股,僅在次年出現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雙雙大增的高光時刻。在這之后,公司收入規模雖年年增長,歸母凈利潤卻一降再降。甚至,2018年和2019年連虧兩年。
公司上市以來基本沒能掙到錢。考慮到2022年預虧業績,上市9年虧損總額約3.63億元至4.73億元。
乳制品主業恐難修復
山東人李玉瑚1988年在新疆昌吉州創辦烘焙食品廠,早期靠餅干、蛋糕等產品在新疆市場發家和崛起。因在食品加工過程中經常用到牛奶,公司在2002年將業務拓展到乳制品領域。
公司上市后,確定烘焙食品和乳制品兩大業務雙輪驅動發展,在這之后,李玉瑚退隱幕后,企業由三個兒子負責打理。
其實在乳制品領域,公司有著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新疆是中國五大牧區之一,可利用草場0.48億hm2(公頃),占全國可利用草原面積的14.5%。另外,新疆牛奶人均占有量早在2014年達到64.70千克,位居全國第四,是名副其實的中國乳業強省。
坐擁這樣優厚的資源優勢,公司乳制品業務始終未能做大,在上市之后多年里,年收入規模均保持著2億元以上。
隨著電商直播和社區團購興起,以往小眾的新疆牛奶逐漸得到消費者的推崇,公司的乳制品業務得到迅猛發展,2020年、2021年,分別實現4.65億元和7.32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82.73%和57.75%。
2021年,乳制品業務收入在公司收入中所占比重達63.94%。2022年上半年升至69.23%。
不過,這種好運氣隨著丙二醇事件的爆發迅速消失,公司的乳制品業務陷入低谷。
1月3日,公司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回應,公司純牛奶所有產品已全部恢復生產及銷售。對于公司來說,還有機會嗎?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