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萬的售價,蔚來理想賣得,小米賣不得?
來源/AUTO芯球
作者/雷歌
Are you OK?雷軍被網(wǎng)友們叫“小雷”!
被網(wǎng)友一猜再猜的小米SU7的價格,因為一份保險上牌價格單的曝光被網(wǎng)友吵得熱熱鬧鬧,曝出的小米汽車頂配上牌保險價格為36.14萬。
20萬以下,人們愿稱“雷總”,30萬以上價格,人們只愿叫他“小雷”。
吃瓜群眾就是這么愛憎分明(jian feng shi duo)。
注意價格,它既不是36萬整,也不是50萬整,而是一個精確到小數(shù)點后兩位數(shù)的價格,保真的嫌疑還是很大的。然而,小米高管解釋這只是一個為了上牌臨時杜撰的價格,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
36.14萬如果作為小米汽車頂配的價格,在新能源市場中能不能打?
有人說現(xiàn)在年輕人錢包比臉還干凈,怎么買?手機都要借錢買二手蘋果你讓他們放棄特斯拉買小米SU7?
在抖音評論區(qū),也是一大波高喊“涼涼”的人,聲稱買小米SU7不如買奧迪A7/A6。
全網(wǎng)唱衰,我獨說有戲!
大伙兒陷入了一個誤區(qū)。賣汽車從來就不是和窮人做生意,汽車在消費品市場的定性一直是“奢侈品”。君不見1月28日LV老板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已經(jīng)干掉馬斯克成為全球首富。
將他抬上首富寶座的必定不是我這等窮鬼。
一輛小米汽車要想賣給一個一毛不拔的人,付出的營銷成本恐怕比一輛小米汽車的價格還高,你說破天我只覺得走路更香。小米會勸我等窮鬼買嗎?不會。
小米SU7的用戶圈層,從來就在買蔚來、比亞迪漢和極氪001和特斯拉Model 3的用戶群中。
網(wǎng)友揶揄小米汽車說,“保時捷都136萬,我保時米36萬怎么了?”
道理還真就是這個道理,但小米競爭的不是保時捷。小米汽車作為一輛中大型轎車,它的競品是比亞迪漢、蔚來ET7、極氪001等,它們的主流車型價格大多就在20萬-40萬區(qū)間。在主流“三電”系統(tǒng)上,小米SU7較其他三家有一定優(yōu)勢,比如電機的功率和扭矩。比如電池容量101kwh,比蔚來和極氪001的100kWh多出1kWh,這樣小米SU7就占了行業(yè)第一的便宜。
表:小米SU7、蔚來ET7、比亞迪漢、極氪001“三電”對比
制表:AUTO芯球
小米的價格,大概率會在22萬-36萬左右。和網(wǎng)上曝光的頂配36.14萬,不會相去甚遠(yuǎn)。
如果是這個價格,值得買嗎?值得。
在性價比上,20-40萬區(qū)間,小米SU7很有競爭優(yōu)勢。
小米SU7如果定價22萬-36萬,其實就是在搶比亞迪的高端用戶,搶蔚來、理想甚至問界的低端用戶,是很容易的。
在級別上和小米SU7對標(biāo)的新能源汽車,蔚來ET7價格為42.8萬-50.6萬;比亞迪漢價格在18.98萬-32.18萬;極氪001價格為30萬-76.9萬。
22萬的小米SU7,參照上面表格,與同樣的價格比亞迪漢和特斯拉Model 3有“三電”配置優(yōu)勢;36萬的SU7,則比蔚來ET7、極氪001有性價比優(yōu)勢。
套用阿Q的那句“和尚摸得我摸不得?”30萬的價格,比亞迪、蔚來、極氪、特斯拉賣得,偏我小米賣不得?
盡管小米汽車在宣稱有“16.8億種駕駛模式”之后被吃瓜群眾大規(guī)模吐槽,包括我,雷歌反感歸反感,但真較真起來,小米這些年做實事也沒有拉跨過。【小米汽車的投訴還沒撤,我的稿子也還沒刪,我更加沒有收小米的錢,感謝關(guān)心我的朋友,不需要給我加戲】
這么一比較,選擇小米SU7,還是有性價比的。
況且,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20-40萬區(qū)間,大伙兒沒什么太多的選擇。
新能源汽車市場里,國產(chǎn)是主流。目前的合資新能源汽車太拉跨,沒有競爭力,在合資新能源汽車崛起的這段時間里,中國新能源市場還有很大的紅利可以吃。
長安董事長朱華榮1月16日在懟友商營銷無底線時曾表示,合資品牌新能源還沒有發(fā)力。
我看,合資新能源可能永遠(yuǎn)也發(fā)力不了了。
2023年國內(nèi)自主汽車品牌銷量已經(jīng)超過合資,占比達(dá)到54%,自己能掙錢了,誰還跟你合資掙半份錢?自己翅膀硬了,誰還帶別人飛?
如果你要買新能源,可選擇性大多限定在國產(chǎn)品牌里。
國內(nèi)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中,只有特斯拉是外資,上汽通用五菱是合資,其他八家都是國產(chǎn)品牌。并且第一名比亞迪和第十名零跑汽車銷量差異巨大。這說明第十名具備的競爭力已經(jīng)很弱,用戶的可選擇性,基本限定在前幾名的樣子。
圖: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來源:乘聯(lián)合
這個可選擇性,是參照燃油車時代的體量來推論的。燃油車時代,一年銷量約3000萬輛。有數(shù)十家合資品牌,數(shù)十家國產(chǎn)品牌。
如今市場慢慢進(jìn)入新能源時代,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已經(jīng)35%多。去年約3000萬輛汽車零售量中,有880萬新能源汽車。
2024年這個體量會達(dá)到多少呢?先來看看以往增幅,2021年國內(nèi)新能源汽車銷量為350萬輛,較2020年的132萬輛增長165%,2022年688萬輛環(huán)比增長.96.5%,2023年880萬量環(huán)比增長28%。2024年我保守估計增長20%,那么新能源的銷量也將有1056萬輛。
2024年1000多萬量的預(yù)期銷量,雷歌我作為一個消費者,選來選去只有那么十來個品牌可選,小米SU7這波紅利還是能吃到的。
如果是22萬-36萬的小米SU7,你會選擇它嗎?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