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砸錢買一個英國電商,京東對跨境又有興趣了?
來源/壹覽商業
撰文/李彥
京東在海外市場有新動作了。
2月19日,多家媒體報道稱,京東計劃考慮收購英國電子產品零售商Currys,雙方近幾周進行了非正式的試探性會談。
據披露,京東已向倫敦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文件,表示“正在評估一項可能的但處于非常初步階段的交易,其中可能包括對Currys全部發行股本的現金收購要約。”該消息披露后,Currys股價暴漲,截止發稿已漲超38%。
Currys成立于1884年,是一家英國電子產品零售商,最初靠銷售自行車起家,后將業務拓展至家電、電腦、手機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據媒體報道,接觸京東前,Currys已經拒絕了一家投資機構Elliot Advisors開出的7億英鎊(約合8.8億美元)全資收購報價。
為何京東會有意向收購Currys?因為,在多次海外業務試錯之后,京東發現,直接收購一家合適的本地電商企業,或許是通向成功最近的路子。
01
京東的艱難出海路
京東的海外布局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對海外電商平臺的加碼,一方面是物流。
在海外電商平臺這條路上,京東踩過不少坑。
東南亞地區是京東出海的第一站,至今也未能站穩腳跟。2015年和2018年,京東先后與印尼當地投資公司Provident Capital合資成立京東印尼站、與泰國尚泰集團(Central Group)成立的京東泰國站,這兩個站點卻在2023年1月宣布關停。
然而就在2021年底,京東宣布旗下跨境電商B2C平臺JOYBUY將升級為跨境B2B交易和服務平臺,并關停了英文站和俄文站原有業務的運營。
在業內人士看來,因合資模式導致京東不能把握在海外站點的話語權、本地化進程不徹底是京東海外電商業務沒能夠高歌猛進的主要原因。合資設站點不成,京東轉向投資已有的海外電商平臺。
2017年5月,京東向海外奢侈電商平臺Farfetch投資3.97億美元,幫助其在中國建立自動化營銷體系,提升Farfetch在中國知名度和市場地位。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還加入了Farfetch董事會。然而,去年年底,Farfetch被披露面臨破產危機,并沒能如期發布2023財年第三季度財報。
海外電商運營雖不順,京東的物流還是穩扎穩打的走到了前面。
根據京東物流此前公布的數據,其持續推進全球“織網計劃”,目前已在全球擁有近90個海外倉、保稅倉、直郵倉,未來3年計劃建設覆蓋全球主要國家的供應鏈物流網絡。
而歐洲,更是京東接下來布局海外市場的關鍵一環。去年10月,京東旗下歐洲全渠道零售業務ochama宣布,新增 19 個國家提供配送到家服務。今年2月1日,京東物流宣布已經與英國最大包裹投遞商之一EVRi達成戰略合作,雙方聯合打造覆蓋中英的雙向物流服務,進一步加強了京東在歐洲本土的配送能力。
合資設站點不順、投資的電商平臺走向破產,收購合適的電子零售商成為了京東的又一選項。例如,去年11月,就有媒體報道稱,京東有意收購德國最大的電子零售商Ceconomy。若京東此次能成功收購Currys,自然有助于其快速進入歐洲市場。
02
巨頭偏愛買個電商
除了物流值得稱道,在過去一年,和同行相比,京東海外的成績單仍是略顯遜色。
提起2023年跨境電商市場,去年被反復提及的電商“四小龍”分別是阿里的速賣通、字節跳動的TikTok、拼多多的Temu以及新晉海外“頂流”SHEIN。不僅國內市場份額被蠶食,海外業務也沒能躋身“第一梯隊”,京東自然是迫不及待地要打響新年并購“第一槍”了。
事實上,上述的幾位巨頭,去年也在通過“買買買”的方式,加緊海外擴張步伐。
后起之秀SHEIN正在與京東同搶英國市場的蛋糕。2023年10月,據海外媒體報道,SHEIN正在與英國時尚電商平臺Missguided的實際持有者星獅集團談判關于Missguided的收購問題。
TikTok也通過入股東南亞本地電商來化解此前政策監管的尷尬局面。2023年12月11日,字節跳動旗下 TikTok印尼電商業務與GoTo集團旗下電商平臺Tokopedia合并,TikTok以超過15億美元的投資額取得印尼電商平臺Tokopedia75%的股權,GoTo成為少數股東,保留 24.99%的股權。
老對手阿里巴巴過去一年在海外與本土電商的并購投資動作更是頻頻:在B2B端,2023年11月14日,阿里巴巴國際完成對歐洲本土B2B數字貿易平臺Visable的收購。在B2C端,阿里巴巴在去年一年向其收購的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注資兩次,近12億美元;通過旗下土耳其電商平臺Trendyol在土耳其投資20億美元。
除了輸血海外的本地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內部更是“全軍出擊”。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站半托管服務相繼上線、老牌平臺1688也開始宣布走向海外。海外業務的高速增長直觀反映到財報上:阿里巴巴最新財報顯示,截止2023年12月31日,國際業務營收同比增長44%至285.16億元,已超過阿里云,成為阿里旗下第二大業務集團。
群狼環伺之下,選擇走差異化路線,在消費電子零售業務上去爭一席之地,對京東來說是一優解。
Currys的主要業務在英國、愛爾蘭及北歐部分地區,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擁有2.8萬名員工。在過去兩年中,該公司股價下跌了54%。據Currys2023年12月發布的財報顯示,在通貨膨脹的環境下,其成本受到嚴格控制,成本的絕對值略有增加導致凈利潤下降。與此同時,其將以1.56億英鎊的價格出售其希臘子公司。
即便如此,Currys依然是英國最大的電子產品零售商之一。據公開資料,Currys在英國的電器市場中仍占有約四分之一的份額。通過收購Currys,京東可以實現與本地電子產品零售商的“強強聯手”。一方面獲得其在英國乃至歐洲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擁有了本土的物流及供應鏈優勢。
競爭者也成為了這次收購的關鍵角色。若Elliot Advisors考慮更高的報價,意味著京東與其將可能形成競購局面。
無論對Currys的收購最終是否能落地,可以預判的是,京東會持續尋找自己的“最佳搭檔”,來分這塊海外電商的羹。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