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將合并到淘寶?
來源/電商報Pro
撰文/潘多拉
01
淘特反哺淘寶低價
阿里回歸低價的一年多以來,淘特反而成了最尷尬的存在。
淘特,又稱淘寶特價款,是阿里在消費升級時對標拼多多衍生出的業務部門,低價是它的主基調。
如今消費降級大趨勢下,阿里卻并沒有將淘特作為低價競爭的主力軍。
晚點LatePost獨家報道,淘寶平臺上的商家和商品即將遷回淘寶。未來,淘特商家的主要經營陣地將轉移到淘寶,商品保留曾經的銷量、評價等各類數據標簽。
報道稱,2024年2月,部分淘特商家已收到通知,正陸續進行遷移測試,以優化更多細節問題。
對此消息,淘寶天貓方面回應:淘特業務會繼續發展,同時增加手淘的全量供給來服務淘特原有市場用戶。
圖源:界面新聞微博
這意味著淘特將逐漸融入手淘,為后者帶來更多性價比市場的競爭力。
需要注意,淘特APP不會關停,用戶還可以繼續消費,也有運維支持,只是停止了相關運營,商家在淘特和手淘兩邊都有保留。
近一年來,阿里在財報中對淘特的著墨并不足,在2023財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12個月),制造商在淘特上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的產品的付費GMV同比增長超過40%。
事實上,淘特在阿里的存在感確實越來越低,不僅多名核心員工調任淘寶,用戶和商家也在逐漸流失。
同年2月,淘特原產品負責人張勝(花名:鄒衍)調任大淘寶平臺發展中心,負責淘寶“價格力”戰役執行。
到任后,鄒衍將淘特類自營的供給業務“淘工廠”、“N元N件” 的營銷方式與原淘寶的百億補貼整合為 “淘寶好價” 頻道。同時,推出的“3元3件”“9.9元三件”“全場包郵”等玩法,也能看到不少淘特的影子。
4月,淘特業務負責人汪海(花名:七公)調任淘寶,負責中小商家發展中心,管理包括淘寶服飾、寵物等非標行業。同時,淘特的產品、運營、直播業務等各條線都有員工轉崗到淘寶。
去年3月就有媒體曝出,“淘特團隊大部分人員合并到大淘寶”“淘特App處于半放棄、半維護狀態”。
當時有淘特相關負責人回應稱,2023年淘特繼續加碼產業帶,會有更多小二直接工作在產業帶,由此帶來一些業務調整,不是什么戰略變化。淘特App會一如既往服務好用戶,淘特也不會合并到淘寶。
另據一位淘特員工爆料,淘特此前的平臺商家數量在百萬級別,其中持續經營的比例并不高;到2023年,有經營能力和經營意愿的商家、有價值的商品已在陸續減少。
晚點LatePost獲悉,去年6月淘天集團內部已經有要將淘特商家和商品遷回淘寶的信號,只不過因為一些原因擱置了。
2023年底,隨著新任淘天集團CEO吳泳銘上任,淘特遷回淘寶的項目逐漸重啟。2024年初,淘特商家、商品的遷移開始推進。
02
淘特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在阿里最初的設想里,淘特的存在更多是為了抵御拼多多的侵蝕。
2020年3月,淘寶特價版正式上線;2021年5月,淘寶特價版更名為“淘特”。
阿里起初也非常重視淘特,持續加大補貼投入,其低價策略確實發揮了一定作用。
據統計,淘特在上線9個月時,其用戶規模就達到了1億;21個月后,用戶規模突破2.8億。
圖源:淘特APP截圖
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淘特用戶中78%與拼多多相重合。
在2022年財政年度報告中,阿里對淘特進行了高度評價:“淘特在2022財年實現高速增長,年度活躍消費者在截止2022年3月31日止12個月超過3億,為阿里巴巴生態體系帶來增量流量,超過20%的淘特年度活躍消費者是之前從未在淘寶或天貓購物的用戶。”
然而淘特的快速增長,高度依賴于阿里的資金投入。2022財年,阿里的經營利潤同比減少416億元,阿里稱“主要由于我們對淘特和淘菜菜的投入增加、為用戶增長而增加的費用,以及我們支持商家的舉措。”
同時,淘特這種花錢買量的方法顯然無法建立起拼多多般合理的人效。盡管2022年淘特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了3億,但和拼多多相比仍然沒有更加突出的差異和優勢。
而2022年之后阿里開始強調降本增效,燒錢的淘特也開始走下坡路。無論是低價消費心智,還是流量玩法,淘特都沒能實現突破性進展。
到了2023年,雷鋒網獲悉,淘特的補貼力度已經不如之前那么大。
用戶和商家也出現了大量流失。第三方數據顯示,去年2月,淘特的日活躍用戶還有2789萬,到去年9月,就只剩1000萬,接下來的半年,也都只勉強維持在千萬量級。
相比之下,拼多多的異軍突起來得更加迅猛。2023年年底,憑借著出色的三季度業績,拼多多市值大漲,甚至超過了阿里。
當時,馬云還罕見的在內網回復:“祝賀拼多多過去幾年的決策,執行和努力。誰都牛x過,但能為了明天后天牛而改革的人,并且愿意付出任何代價和犧牲的組織才令人尊重。”
下沉市場的廝殺早有苗頭,阿里有淘特,京東有京喜,但很顯然他們并沒有訴諸全力,主攻低價的拼多多實現了壓倒性勝利。
隨著消費升級的泡沫散去,阿里、京東雙雙落人一步。
03
淘寶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
去年5月,馬云召集淘天集團各業務負責人開了一場小范圍的溝通會,在馬云看來,接下來是淘寶而不是天貓的機會,阿里電商應該“回歸淘寶”。
回歸淘寶,就是回歸低價。隨著“價格力”戰役打響,淘寶相繼在APP首頁推出“99特賣”頻道、內測“同款比價”功能、五星價格力工具等。
淘寶還將聚劃算百億補貼升級為淘寶百億補貼,主攻優質低價供給。去年618前夕,淘寶首頁C位再度調整為“淘寶好價”頻道。到了雙十一,淘寶更是首次推出“官方立減”,價格直降15%。
在這種趨勢下,淘寶正在成為阿里直面價格競爭的主要陣地。
原本淘特就是從淘寶中獨立出來的業務,但卻沒有從根本上遏制拼多多的侵蝕,甚至不能為阿里大盤加分,其營銷費用正在大幅削減阿里的盈利能力。
多而不精,是阿里過往業務擴張所暴露出的問題。而隨著阿里的轉型升級,聚焦核心業務,退出非核心業務,正在成為集團的主旋律。
阿里正進一步放大淘寶自身的優勢和特點。淘特的融入,將為淘寶進一步增加低價供給,吸引更多新用戶。
目前電商行業價格戰仍然沒有停息,不僅僅是阿里,京東也早已拿起了低價武器,抖音電商近期也將“價格力”設定為了2024年優先級最高的任務。
競爭日益激烈,想要實現超越并不容易。淘寶此前雖然已經推出了“百億補貼”“僅退款”“1元購”等打法,但成為第二個“拼多多”,并不意味著超越。
淘特沒能突破自身的桎梏,或許重新聚焦的淘寶,能帶來新的驚喜。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