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咖啡+貝果”是怎么做爆的?
出品/咖門
作者/國君
入華5周年后,Tims天好咖啡即將火力全開。
近日 ,Tims天好咖啡正式發布了2024年的三大方向:上半年預估將會突破千店;持續提升“咖啡+暖食”雙品類的產品的競爭力;打磨成熟的小店模型,進一步推進加盟業務;
價格戰下,Tims天好咖啡的增長之道是什么?對行業又有什么啟發?我專程采訪了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
01
同比增67%,上半年門店破千
Tims天好咖啡火力全開
價格戰驟起的2023年,很多偽創新被打回原形,很多從業者被迫退場。
而來自加拿大的Tims天好咖啡,卻因為“咖啡+暖食”的雙品類模式,以及小店和店中店新模型的跑通,實現了門店數量和業績的增長。
公開數據顯示:Tims天好咖啡在中國已開出900多家門店,70%為100平以上的大店,覆蓋60多個城市,品牌注冊會員總數達1900多萬。
業績方面,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1.85億元,同比增長66.9%,超過2022年全年營收總額10.11億元。
近日,在入華5周年之際,Tims天好中國CEO盧永臣正式向《咖門》公布了其2024年的三大方向:
1、上半年預估將會達成千店。2023年Q3總營收實現同比、環比雙增,2024年會繼續保持這種增長趨勢,上半年預估將會完成千店目標。
2、持續提升“咖啡+暖食”雙品類的產品競爭力。根據中國消費者的飲食偏好,上新更多濃郁加倍的飲品,同時增強咖啡專業度,打造更多“好喝不貴”的飲品,暖食盡可能采取現點現制,更多地覆蓋年輕人的早餐、中餐、下午茶和晚餐場景。
3、打磨成熟的小店模型,進一步推進加盟業務。借助獨特的加盟模式以及優秀的加盟伙伴資源,實現2024的老市場加密、新市場開拓的目標。
進入中國市場5年,經歷了3年疫情,近1年價格戰,Tims天好咖啡的增長之道到底是什么?
02
堅定“咖啡+暖食”戰略
解決雙品類三大痛點
這兩年“咖啡搭子”越來越被看重。有連鎖品牌加了簡餐,有精品咖啡連鎖上了油條和麻花,還有很多小店加了牛雜、餛飩、螺螄粉。
但在做雙品類的同時,能把顧客體驗做好、又把規模做大的并不多。
因為比起單純的飲品,雙品類經營不僅在證照、工程和場地方面的門檻更高,而且食品需要的人工、損耗和成本也更多。“ 銷售低于一定比例很難賺錢,沒有長期主義很難熬過前期投入多、回報慢的時期。”
盧永臣說,去年咖啡市場的競爭尤其激烈,Tims天好咖啡也推出了諸多優惠和促銷活動,咖啡客單價有一定下降,但因為有食物搭售,整體客單價比較穩定,復購率也很穩定,店均單量還實現了雙位數增長。
咖啡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Tims天好咖啡是如何做好雙品類經營的?盧永臣總結了3個關鍵點。
1、找“有生命力、又足夠日常”的品類
“選品類很重要,一個好品類必須同時滿足3個要求:有生命力、好吃、健康。”
盧永臣透露,Tims在剛剛進入中國時,是以三明治、甜甜圈為主要餐食的,貝果只是其中之一,但在數據復盤中發現,貝果的銷售、復購率持續增長,顧客反饋也很好。
在國外考察期間,他發現貝果在歐美已經流行很多年,是日常主食之一。
而且貝果是低油低糖的堿水面包,消費者的健康認知很高;只需要改變醬料和頂料,就能兼顧口味和顏值;最重要的是,烤制后的貝果適合喜愛咸口、熱食的中國胃。
在“咖啡+”的試水中,確實有些品類話題度很高,但沒辦法日常化,導致復購率低;也有一些品類足夠中國化,比如煎餅果子、牛肉餅等,但和辦公場景有違和感,很難成為白領的每日選擇。
2、在大品類中,找能滿足全時段的產品
“在好吃、健康、有生命力的品類中,優先選擇能覆蓋全時段的產品。”盧永臣進一步強調。
門店一天的主要銷售時段有四個:早餐、午餐、下午茶和晚餐,有些品類很適合早餐,有些品類很適合下午茶,但如果品類太多就意味著操作復雜、物料庫存成本增加。
“每個時間段都可以賣的產品,才能撐起相應的營業額,才會有比較好的盈利基礎。”
“我們早餐有19.9元的經典貝果套餐,午餐和晚餐有26.9元的貝果堡套餐,下午茶有甜食貝果—微笑貝果,再輔助一些卷類、華夫甜點類產品作為多元化選擇,形成以貝果和貝果堡為主線、覆蓋全時段需求的暖食矩陣。”盧永臣告訴我。
3、通過供應鏈解決門店制作效率
當產品選好后,下一步要解決的就是這個產品在門店的效率。
效率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占據的場地面積,如果設備較大,對后廚空間需求大,物業條件受限,租金成本高,門店的回本效率就低。
另一方面是制作的效率,如果制作復雜,產品的標準化出品也難以實現。
這也是很多做雙品類的門店遇到的通病,常常因為投入過大,餐食收入無法覆蓋成本而告終。
在供應端,盧永臣做了兩個動作,第一是做貝果口味的本土化改造,比如降低硬度的同時,加入更多谷物增加嚼勁,做一系列的產品延伸,讓口感、口味、顏值都能兼顧。
第二個動作是貝果胚體的工廠化定制。門店只需有烤箱和小料臺,顧客點單后先烤制,再現場組裝頂料醬料就可以出品,對場地和人工的消耗都不太大。
“即便是20~50平的小店,在取得了食品經營許可證后,即可銷售現制暖食。”盧永臣說。
通過解決選品、(本土)創新、預制這3個關鍵點,Tims天好咖啡在雙品類經營上逐漸找到了平衡點。
其2023年財報顯示:第三季度含食品的訂單比例,從2022年Q3的43.8%提升至2023年Q3的54.5%。
側面印證了“咖啡+暖食”的雙品類模式,正在國內市場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力。
03
開店中店、打磨小店模型
全面開放加盟
“去年重點打磨了30~50平的‘Tims Go捷楓店’小店模型,目前已經開出200多家,盈利狀況較好,回本周期預計在2年左右。”盧永臣分享。
另一方面,Tims天好咖啡還與中石化易捷咖啡、21世紀不動產、良品鋪子等品牌合作,開設跨界的店中店,即Tims Express靈楓店。
“已經開了200多家,其中中石化有150多家,一些外賣空白區域賣得很好,不少門店一天都能賣5000元~10000元。”
小店模型和店中店也是Tims天好咖啡開放加盟的重點店型。目前,Tims天好咖啡已經摸索了4種店型:
200平以上的金楓店,一般為首城首家旗艦店;100平以上的紅楓店,是標準店也是目前主流店型;20~50平的Tims Go捷楓店,針對寫字樓、高鐵站、街邊;吧臺式的Tims Expres靈楓店,屬于店中店模型的融合店。
大店建立品牌認知,標準店主打體驗,小店和融合店距離消費者更近,隨著加盟的進一步拓展,Tims開啟加速跑。
04
“好的品牌會留下來
享受更健康的市場”
談到目前的咖啡市場,盧永臣也有自己的看法。
過去幾年咖啡增長很快,一方面更多玩家加入,提供了更多選擇、更合適的價格,咖啡快速普及了市場。
另一方面,很多年輕消費者已經形成喝現制飲料的習慣,隨著年齡增長、健康覺醒,逐漸轉化成了咖啡消費者。
而談到持續的價格戰,盧永臣很樂觀:“我很看好當下市場。當一個賽道有很多人涌進來,沒有差異就會有價格戰,這是一種市場淘洗。好的品牌會留下來,越做越大,享受更健康的市場。”
他判斷,現在已經到了好品牌做大做強的階段,有差異化的品牌,未來會獲得更好的市場份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