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A副秘書長楊雯:零售折扣熱背后原因是“消費左移”
3月11日,CCFA新消費論壇——2024消費品渠道營銷創新峰會在上海舉行。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副秘書長楊雯發表了主旨演講。
在楊雯看來,未來零售市場一定是品牌商、制造商等生態伙伴共創、共建、共享的。目前,折扣正在貫穿整個中國零售行業,背后原因是“消費左移”,人們對價格變得更加敏感,更傾向于尋找品質不減單價較低的商品。
以下是楊雯演講主要內容(經聯商網編輯):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全國游客人數和銷售額創下了歷史新高。全國游客人數達到4.74億人次,同比增長34.3%;實現銷售額6326.87億人,同比47.3%。這傳遞了一個積極信號,那就是消費在恢復和回暖當中,而政府工作報告也在向外傳遞消費持續向好的信心。
向外看,我們看下渠道趨勢和增量的變化。
一、線上渠道(傳統電商平臺、私域平臺、短視頻平臺等)變化。
2023年我國全年網上零售額已經達到15.42億元,同比增長11%,已連續11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占社零比重達到27.6%,創下歷史新高。
目前,線上渠道呈現碎片化和多元化趨勢,既孕育了挑戰,又提供了生長機遇。
二、折扣正在貫穿整個中國零售行業。背后原因是消費趨勢變化,比如“消費左移”,人們對價格變得更加敏感,更傾向于尋找品質不減單價較低的商品。
三、即時零售不是單純的O2O,而是零售與科技的再次融合。即時零售本質是高效。商務部數據統計,即使零售年均增速較快,預計到2026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向內看,我們看下渠道管理與創新。
消費渠道與渠道之間正不斷交叉融合,品牌與消費者直接產生互動,消費品牌更加關注智慧化管理。這其中,我們要關注數字化管理、精細化運營和零供關系。比如,精細化運營需要零供深度合作,渠道管理離不開零供合作。
而在體驗方面,體驗是線下渠道優于線上渠道的優勢和特征。我們需要將“場”的優勢發揮到極致,也需要零售商和渠道商不斷思考。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