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存亡,進入倒計時
來源/鋅財經
作者/路世明
當地時間3月13日上午,美國眾議院對TikTok拆分法案全員投票以352票支持、65票反對的不平衡票數獲得通過。
據此前報道,該項剝離法案將迫使字節跳動公司出售TikTok,否則蘋果、谷歌等應用商店將被強制停止對TikTok的網絡托管服務,TikTok也無法與其他美國企業進行業務往來。
圖:美國眾議院投票結果
過去兩年來,TikTok在美受到了嚴重不公的待遇。美國政府一直掛在嘴邊的國家安全威脅論,并沒有任何實際證據做支撐。
從目前各方面觀點來看,美國之所以處心積慮的想要封禁TikTok,數據安全、保護本土企業只是借口,核心的原因在于TikTok展現出了強大的影響力。
無論是美國的互聯網平臺,還是放眼全球的科技企業,TikTok所蘊含的能量,前所未有。
01
接下來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
美國眾議院的這次表決在表決之前就沒有太多的疑義,大比例通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該法案仍需要得到國會參議院的通過,才能提交給美國總統拜登批準。
不過不久前,美國總統拜登表示:如果國會通過這一法案,他將簽署該法案。
一旦法案生效,字節跳動就要在165天(6個月)內剝離對TikTok的控制權,否則該法案將要求各大應用商店下架TikTok。
也就是說,美國參議院的表決,將會是該事件的核心事項。
對此,TikTok在周三向員工發送的一份備忘錄顯示,公司將繼續游說參議院不要通過這一法案,目前支持法案的參議員人數多于反對人數。
另據媒體報道,為了應對持續不斷的禁令,TikTok近年來花費了數千萬美元在華盛頓游說。
不止于此,3月7日TikTok還在應用程序中向美國地區18歲以上用戶彈窗推送通知,號召他們給所在地區的國會議員打電話,撤銷針對TikTok的剝離法案。
彈窗說:“現在是需要發聲的時刻,該(法案)將剝奪1.7億美國人的憲法自由言論權,損害數以百萬計的企業,摧毀全國各地無數創作者的生計,剝奪藝術家的觀眾”,“讓國會知道TikTok對你意味著什么,并讓他們投出反對票。”
當然,理論上即便法案生效了,字節跳動仍然可以通過法律手段提起訴訟。
字節跳動最大的依據,是該法案有違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據了解,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具體內容包括:禁止美國國會制訂任何法律以確立國教;妨礙宗教信仰自由;剝奪言論自由;侵犯新聞自由與集會自由;干擾或禁止向政府請愿的權利。
事實上,字節跳動此前就曾用該修正案做過抗辯,不過不同于之前,這次字節跳動訴訟的難度會更大。字節跳動此次面對的不再只是行政機構,而是擁有立法權力的國會。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法案的目的不是封禁TikTok,而是把TikTok的控制權轉移到美國公司手中,因此并不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
但是在我國《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中,明確包含了“基于數據分析的個性化推送技術”。作為字節跳動的子公司,無論是TikTok還是國內的抖音,都是建立在這個核心技術之上的。
這意味著,我國大概率會阻止出售。也意味著,TikTok只剩下“關停”這個唯一選項。
02
美國封禁TikTok的理由是什么?
據悉,針對TikTok的這份拆分法案,全稱為《保護美國人免受外國對手控制應用程序侵害法》。該法案由美中戰略競爭委員會提出,理由是該TikTok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美國政府認為,TikTok可能利用其平臺搜集用戶數據,并可能與中國政府分享這些數據,從而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
然而,盡管美國政府頻繁地提出安全風險的問題,卻從未提供過任何實質性的證據,來證明TikTok確實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
并且,為了盡可能在美國合規化運營,打消美國政府的疑慮,TikTok在美國幾乎做到了數據全透明,對外界多次展示了其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措施。
TikTok還表示:他們從未與任何中國政府機構共享過用戶數據,且其數據存儲和處理均符合國際標準。
一直以來,TikTok對全球數據都是實施分布式存儲,美國數據全部存儲在美國,外包交給了美國的甲骨文公司全面托管。
除了數據問題,也有觀點認為美國封禁TikTok,是為了“保護”本土企業Facebook,維護美國科技資本的主導地位。
過去幾年來,隨著TikTok的不斷壯大,因為商業模式上高度雷同,TikTok對以Facebook為代表的美國社交媒體平臺構成了巨大挑戰。
作為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本人曾多次呼吁美國政府封殺TikTok。
比如2019年10月,扎克伯格在華盛頓喬治敦大學發表演講時便提出TikTok威脅論,并稱TikTok在香港內容審查機制上不符合“開放的互聯網精神”。
到2020年7月底,在美國國會反壟斷調查聽證會上,扎克伯格再次甩鍋TikTok,暗示TikTok對美國國家安全產生了威脅。自此,TikTok被卷入政治旋渦。
圖: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會說我不希望Facebook變得更強大,因為我認為Facebook是一個同樣的威脅�!�
特朗普進一步表示:“如果你除掉TikTok,那么Facebook和扎克伯格的生意會翻倍。我不希望Facebook的生意變得更好。他們在上次大選作弊。他們是美國人民真正的敵人!”
03
這是一場輿論爭奪戰?
2018年,TikTok在美國正式問世。在字節跳動強大的資本和精準的推薦算法下,TikTok迅速崛起,成為風靡美國的短視頻平臺。
到2020年5月,TikTok全球下載量已超過20億次,其中在美國的安裝量達到1.65億次,占全球總量8.2%。
截止目前,TikTok美國用戶已高達1.7億,超美國總人口數的一半。
如此龐大的平臺用戶量,伴隨著商業化的不斷完善,讓TikTok對美國的經濟體系產生了一定影響。
有報告顯示,2023年TikTok幫助美國中小企業主獲得了147億美元的收入,為美國GDP貢獻了242億美元。
此外,TikTok在美國創造了至少22.4萬個就業崗位,對加州、得克薩斯州、佛羅里達州、紐約州和伊利諾伊州等關鍵地區的經濟影響尤為突出。
包括此次眾議院法案通過數小時后,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也在X平臺發布視頻表示:“眾所周知TikTok對大家有多么重要,有1.7億人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暢所欲言,它還賦能了美國超過700萬筆的商業合作。”
周受資呼吁,“它還將從創作者和小企業主的口袋中奪走數十億美元,使超過30萬個美國工作崗位面臨風險,并奪走你們的TikTok�!�
圖:TikTok CEO 周受資
事實上,相比經濟方面的影響,更多國際觀點認為“輿論影響力”才是美國封禁TikTok的根本原因。
語言和媒介是非常有力的武器和工具,它可以改變人的思想和行為。長久以來,世界的主流媒體基本都被美國所控制。
不過,TikTok的出現和壯大,深刻的改變了全球輿論傳播的整體格局,也顛覆了美國經營多年的輿論霸權,這在國際歷史上前所未有。
據統計,除了超50%的美國人,還有30%的歐洲人、30%的東南亞人都在使用TikTok,全世界每天都有10億以上的人在刷TikTok。
如此巨大的基本盤,加上去中心化的特征,以及強悍的傳播能力,讓TikTok擁有了極強的輿論掌控權。
這樣一個平臺不但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上,并且還是一家被中國企業控股的平臺,這讓美國政府感到忌憚、感到害怕。
TikTok被過度“關照”,成為了必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