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加盟門檻,Tims天好咖啡加入“加盟商爭奪戰”
出品/零售商業財經
作者/李夢冉
Tims天好咖啡也坐不住了。
5月21日,Tims天好咖啡宣布在全國范圍開放單店加盟(特殊區域除外),加盟店型包括紅楓店和捷楓店。(Tims天好咖啡共包含四種門店分別是:旗艦店-金楓店、標準店-紅楓店、靈活多點位的Tims Go-捷楓店以及Tims Express-靈楓店)
這并非其第一次試水加盟,早在去年九月,Tims天好咖啡就曾宣布在北京、上海開放單店加盟。不過,此次加盟范圍更廣、門檻更低,加盟投資金額減少5萬元。
此前加盟一家捷楓店型,最低大堂店建店投資40萬起,疊加5萬/3年的品牌加盟費、3萬起步一次性服務費、5萬起的保證金和8萬起的首批物料費,綜合下來最低達61萬。
此次放開全國加盟后,首批物料費直降5萬元,門檻從61萬降至56萬。
圖源:Tims天好咖啡
除了降低加盟門檻、有意吸引更多加盟商進入擴大品牌規模外,Tims天好咖啡還從產品側變相降低價格,拉高訂單量,從而提升品牌影響力。
「零售商業財經」觀察到,自進入2024年以來,尤其是4月后,打折、立減活動和“買一送一”推文在Tims天好咖啡官方公眾號上出現的頻率大大提高。雖然沒有“喊口號”進入咖啡價格戰,但其似乎“曲線”做折扣,以夯實品牌競爭力。
圖源:Tims天好咖啡
從投資預算的降低和頻繁的營銷活動中不難看出,Tims天好咖啡開始放下身段,順應市場變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眼下Tims天好咖啡并非到窮途末路的境地,相反其在2024年第一季度交出增長成績單。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總營收達3.4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37億元增長3.1%;系統銷售額3.63億元,同比增長7.1%。
圖源:Tims天好中國財報
成績單依然漂亮,為何Tims天好咖啡開始放低身段?
答案要從Tims天好中國整體規劃中尋找。Tims天好中國首席財務官李東曾表示,2023年的全年目標是新增400至500家新店,計劃全年突破至少1000家門店,并在未來5~10年達到萬店。
而在2023年報告中,Tims天好中國的總門店數是912家;在今年一季度報告中,Tims天好中國凈新開門店僅為5家。
顯然,離萬店目標遙遙無期。而開放加盟,能借助加盟商的力量在市場迅速跑馬圈地。
除了自身發展節奏外,當下咖啡賽道競爭愈發白熱化,賽道“第一梯隊”瑞幸、庫迪等咖啡品牌都在依靠加盟商、聯營商擴大品牌規模。提升品牌曝光量、熱度。尤其是庫迪咖啡推出了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以“店中店”模式運營,繼續降低加盟門檻,企圖進一步擴大品牌規模。
可見,通過加盟擴大門店規模,已成為品牌提升整體競爭力的主要抓手。雖然門店規模不是衡量品牌效應的唯一標的,但其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品牌營收上限和未來發展想象空間。
因此,Tims天好中國想實現萬店目標,依靠如今的規模和聲量顯然吃力,加盟是其當下的最優解。
站在行業視角,盡管Tims天好咖啡已放下身段,但其在加盟側的競爭力稍顯薄弱。
從加盟門檻角度來看,庫迪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便捷店型對面積與裝修的要求有2平米左右即可,省去了基礎裝修的費用,只需進行簡單的水電改造。一家“店中店”包含設備、柜體廣告、保證金、設計費在內的投資門檻在26萬元左右。
圖源:庫迪官網
以瑞幸的標準店型為例,據外部消息,瑞幸80平米店面投資需要60萬左右。
相比之下,Tims天好咖啡標準店-紅楓店面積為80-150平米,Tims Go-捷楓店在20-80平米,最低加盟標準的56萬是針對捷楓店。
在投入相差無幾的情況下,Tims天好咖啡的品牌力并不具備優勢。那么于加盟商而言,為何不去選擇知名度更大、受眾更多的品牌?
更何況,曾享受著獨一份“咖啡+暖食”的Tims天好咖啡正迎來完全對標的競品“攪局”,如銀流咖啡同樣主打“咖啡+貝果”,且在同一外賣平臺上,銀流咖啡甚至更劃算,且銀流咖啡的加盟費為25萬-35萬(中型社交體驗店20-50平)。
左:銀流咖啡 右:Tims天好咖啡
總而言之,Tims天好咖啡雖然盈利能力依然在線,但短期盈利不代表能高枕無憂,畢竟眼下國內咖啡市場競爭硝煙彌漫。對于Tims天好咖啡來說,如何在這一場戰事中發展長期主義才是重中之重。
面對以瑞幸、庫迪為首的價格屠夫,和以銀流咖啡為代表的同質化沖擊,向市場彎一彎腰沒什么要緊,畢竟在保證自己調性的同時守住自己的增長才是長期戰略,而Tims天好咖啡如何寫好這一故事,也值得市場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