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星爾克,正在被人遺忘?
來源/氫消費
作者/林小白
還記得三年前,鴻星爾克掀起的那場野性消費嗎?
直播間在線人數屢創百萬新高,總銷售額超2200萬元,銷售業績相比平時一度猛增52倍,許多產品一度脫銷。要知道,當時的鴻星爾克其實已經退市。2020年,它最后公開的財報中,總營收為28.43億元,但虧損了2.2億元。對比同為國產運動品牌的安踏、李寧,它們年收入都已經突破了百億元。
直到2021年7月,鴻星爾克因河南災區捐贈5000萬而廣受矚目,當月銷量飆升,成為國貨新星。其“傾囊相助”的善舉贏得了市場的熱烈反響,“破產式捐款”吸引而來的這波流量,對于處于低谷期的鴻星爾克來說,猶如雪中送炭。然而,隨著熱度的褪去,鴻星爾克直播間、公司董事長等賬號都出現了大幅的掉粉。
2024年3月3日,盡管在鴻星爾克303運動科技日當天,董事長吳榮照正式發布了“為國民運動而生” 的全新品牌升級戰略,并發起“國民運動助力計劃”,對品牌、產品和服務進行了全面升級。但據飛瓜數據顯示,目前鴻星爾克品牌官方旗艦店的抖音粉絲量為1314.4萬,較兩年前掉粉超過120萬。當下618大促期間,鴻星爾克直播間在線人數近二三百人。
那場熱鬧還歷歷在目,但是事件的主角、國產運動品牌鴻星爾克似乎已經被大多數看客遺忘。走紅三年后,如今回過頭來看,鴻星爾克的流量并沒有變成“留量”。
01
靠“情懷”支撐不起一個大品牌
曾因“破產式捐款”而火的鴻星爾克,幾乎從不缺席任何一個社會議題。
自從2021年河南水災期間鴻星爾克“傾囊相助”的善舉在網絡上激起千層浪,贏得了網友們的“野性消費”支持后,這家企業便巧妙地將情懷與品牌營銷緊密結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推廣策略。
此后,鴻星爾克多次以“捐款”這種低調而有力的方式頻頻登上熱搜,無論是“默默馳援山西災區”、“迅速響應泉州需要”,還是“誠摯邀請H&M員工加盟”,都成為了社交媒體上的熱議話題。
2023年7月30日,鴻星爾克“感恩成長日”晚會上,其宣布再捐1億元款物,同年12月19日,鴻星爾克又向甘肅受災地區捐贈了2000萬元物資。
似曾相似的一幕又再次重現,鴻星爾克當天再次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無數支持者如潮水般涌入鴻星爾克的直播間,又一次掀起了“野性消費”的浪潮。據相關公開數據顯示,12月19日晚11點,鴻星爾克的抖音官方直播間依然燈火通明,人氣不減。據統計,當時直播間內仍有近3萬觀眾駐足,當天的平均觀看人次更是高達689.3萬,
以“情懷”引關注的角度來看,鴻星爾克在營銷策略上似乎找到了一個獨特的路徑:通過巧妙地觸動消費者的愛國情感,進而推動銷售。即每當社會熱點或公益事件出現,他們都能敏銳地與其產生關聯,借善舉提升品牌形象,并順勢推出新品和促銷活動。比如,2023年4月在寶馬mini展臺“冰激凌事件”發生后,鴻星爾克抽獎贈送1000個冰激凌,并趁勢在直播間推出“芷境1.0”競速跑鞋新品。
雖然這種“情懷”營銷策略一次次幫助鴻星爾克走紅,但其中的風險也未能避免。尤其是在2021年的一次“爆紅”后,鴻星爾克在不到30天的時間里掉粉43萬,幾乎每天掉粉1萬,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這也讓人不禁對鴻星爾克的銷量增長能否持續產生疑問。
目前來看,靠“情懷”無法支撐一個大品牌,消費者們對鴻星爾克的情緒支持已經疲軟。來自飛瓜數據顯示,盡管鴻星爾克品牌官方旗艦店的抖音粉絲量為1314.4萬,李寧體育抖音粉絲數只有547.2萬。但是,在近一個月的,場次大致相同的直播銷售額比較中,鴻星爾克的人均貢獻為0.88元,李寧則為19.6元,多其22倍。
爆紅帶來的流量,大多數時候只是曇花一現。洶涌的情緒背后,掩蓋不了的是鴻星爾克在商業競爭上的失勢。
02
“有熱搜病,沒大牌命”嗎?
毫無疑問,就企業責任來說,鴻星爾克是一家有強烈社會擔當和家國情懷的良心企業,正如在撲克牌游戲中,“良心”這張牌雖然珍貴,但僅憑它并不能贏。這張牌只有加上任何一張強技能牌,才能打出王炸效果。唯獨不能單出,單出就是死牌。
當前,鴻星爾克這種與公益營銷捆綁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面臨的發展挑戰。雖然這樣的策略能夠快速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但長遠來看,僅僅依賴這些情感因素作為營銷手段,可能會掩蓋其產品創新和品牌溢價能力不足的困境。
時間回溯到2008年,隨著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等國際大型體育賽事先后在國內舉行,這些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不僅點燃了國人的體育熱情,更為國內體育品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運動品牌們趕上了體育消費的市場風口,成立于2000年的鴻星爾克也吃到了第一波紅利,公司迅速擴張。據相關數據顯示,其線下門店一度超過7000家,甚至還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將銷售點擴展至歐洲、亞洲、美洲等多個地區。
然而,在市場擴張熱潮中,鴻星爾克等國貨運動品牌盲目擴大生產,導致庫存積壓,業績受損。李寧、安踏等競爭對手果斷調整策略,關閉門店并優化產品線。但鴻星爾克卻選擇了與競爭對手截然不同的道路:用低價策略來清庫存。短期帶來了銷量反彈,但是長期的低價促銷循環,品牌卻陷入了低價陷阱,不僅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還嚴重損害了品牌形象和品牌價值。
屋漏偏遇連陰雨,2015年,鴻星爾克的工廠發生一次災難性大火。根據當時新聞報道,三棟廠房中有兩棟倍燒毀,價值1億多元的設備受損,火災影響了鴻星爾克至少三分之二的產能。這次火災也給其致命一擊。最終,鴻星爾克市場份額持續被擠壓、利潤逐年走低:2007年鴻星爾克營收20多億元,到2019年營收還是20多億。
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10年至2019年,鴻星爾克營業收入10年間從24.38億元增長至28.43億元,增幅16.6%,而安踏10年間收入規模增長358%,李寧和特步漲幅分別為46.3%和83.6%。至此,鴻星爾克再也未能重回巔峰。
有時候,一個企業落后,不僅是因為自己跑得慢了,還因為同行跑得太快了。在鴻星爾克低谷的那幾年,安踏、李寧、特步等國內體育品牌在資本的助推下,紛紛踏上了“并購之路”,通過一系列收購與兼并策略,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引領銷量。
在品牌價值評估機構GYbrand發布的“2023全球最具價值運動服飾品牌10強榜單”中,國內品牌安踏上榜。縱觀當下國內運動品牌格局,安踏、李寧、特步、361°確實占據了顯著的市場份額,形成了四大巨頭的局面。在這一競爭格局下,鴻星爾克想要擠進這一行列,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一步慢,步步慢,但鴻星爾克并非全無追趕的機會。
03
除了“捐款”
鴻星爾克需要新故事
這幾年,鴻星爾克也在努力地同年輕人站到一起,打造國潮風,做ip聯名。在產品煥新上,近年來鴻星爾克也并非毫無動作。
比如,主動走向消費者,開啟“大熊貓守護計劃”,向中國綠化基金會捐種竹子,認養棕色大熊貓“七仔”;與河南博物館聯名之后,又聯名《一人之下》《刺客伍六七》《那兔》等大量國漫;聯合王者榮耀推出新品兔年限定、五岳系列國風潮鞋、不夜長安時裝周定制等;聯合小紅書、抖音,推出五大國漫IP直播、限時店以及周邊等。
除了借勢動漫、游戲、IP等滲透Z世代喜歡的方方面面,鴻星爾克還將“用戶共創”列為產品研發的重要方向,提升用戶的“參與感”,并在國民共創下,實現對產品的全線升級。
比如,在市場調研中,鴻星爾克敏銳地捕捉到,公園作為廣大跑步愛好者的首選場所,因其路況復雜多變,不僅涵蓋了標準的塑膠跑道,還涉及水泥路面、自行車道、步道、石磚道以及碎石路等多種地形,使得許多跑步愛好者也期望通過輕度的健身、跳操、廣場舞、跳繩、快走等多種運動形式來豐富自己的鍛煉體驗。
針對這一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鴻星爾克首創公園跑鞋,直擊痛點,開啟跑步新時代。2024年3月3日,鴻星爾克在303運動科技日上發布了火龍果產品矩陣,包括專業競速跑鞋芷境2、專業體考鞋極風2、靈活跑動后衛籃球鞋奇襲一代、首款千禧慢跑鞋鴻羽、速度訓練跑鞋驚塵等產品,而在服裝領域,鴻星爾克極地云冰棉拿下世界級權威認證WRCA的世界認證。
從2020年的以“科技新國貨”為品牌標識,鴻星爾克便開始了一場與消費者的深度對話;進入2022年,品牌再次升級,“專注運動科技”領域,進一步提升產品創新技術;到了2024年,鴻星爾克更是提出了“為國民運動而生”的全新口號,也是對品牌的又一次深度重塑和全面升級。
盡管鴻星爾克并未有如李寧般耀眼的體育明星火炬手,也沒有安踏那樣雄厚的家底,但其深厚的觀眾緣卻是其翻盤的強大動力。只要市場的牌局還未結束,鴻星爾克就始終翻盤的機會。
流量只是短暫的,將這些流量轉化為“留量”,甚至實實在在的銷量,才是品牌的必修課。
結語
在國內運動消費市場的硝煙彌漫中,競爭已經變得異常激烈,每一個新品都仿佛成為了一場市場份額的激烈爭奪戰。而在這場資本驅動的戰役中,不少品牌憑借雄厚的資本力量占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似乎只有鴻星爾克憑借對“情懷”的堅守,在李寧、安踏等巨頭的夾縫中求生存。
而要想在消費者心中“長紅”,品牌忠誠度是不可或缺的。鴻星爾克創始人吳榮照也曾說過,“做品牌是長期的修行。”對于當下的鴻星爾克來說,科技研發、產品創新策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比較長一段時間的投入。而提高品牌價值,能在資本市場上講出新的故事,這對于它來說,仍是比較重要的課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