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貨超11億元,范冰冰要出海直播帶貨?
出品/電商在線
作者/王嶄
“Hello!TikTok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范冰冰。”
范冰冰的這次“復出”,選在了TikTok。
逃稅風波過去六年,范冰冰宣傳公益,進入網紅直播間帶貨,還給時尚大牌做代言,堅持在各個社交平臺發布著消息,努力維持曝光度,在復出的邊緣反復試探,想重返名利場。
社交平臺上,有人懷念范冰冰的盛世美顏,調侃她是“我那美貌卻糊涂的前妻”,用劉曉慶的案例來佐證范冰冰也能復出,但依舊有著眾多抵制的聲音,“劣跡藝人就不該復出”“互聯網沒有記憶”。
互聯網不是真的沒有記憶,范冰冰始終沒有迎來在國內復出的時機,也再難回到巔峰時刻。但曾經的“話題女王”,依舊有著足夠的關注度,她也成功將這份關注轉變為商業價值。
2019年,范冰冰帶著自創品牌FAN BEAUTY賣起面膜,隨后以“美妝博主”的身份活躍在網紅界和時尚圈。頂著范冰冰的明星光環的品牌,自然引人注目,范冰冰曾在社交平臺側面承認FAN BEAUTY在2022年的GMV達到8.5億元。
今年618,FAN BEAUTY登頂小紅書品牌榜,范冰冰還在社交平臺官宣自己和品牌入駐Lazada、TikTok,做起跨境電商,品牌出海,被人推測或將在TikTok上開始直播帶貨。
只是跨境出海,難免面臨著“水土不服”。
FAN BEAUTY所對應的美妝和護膚賽道,堪稱競爭兇猛,Lazada和TikTok的跨境生意,也不是這么好做,眾多東南亞市場消費者也更愿意為低價買單,平均客單價不低的FAN BEAUTY,還能借著范冰冰的光環,拿下消費者的芳心嗎?
01
范冰冰,在Tiktok賣貨?
上揚眼線、紅唇、白到曝光過度的皮膚,范冰冰帶著自己的標志性妝容出現在TikTok上,宣傳著自創品牌FAN BEAUTY正式入駐TikTok。
視頻的播放量達到了53萬,品牌賬號也吸引到了5.5萬粉絲。評論區中,有人用英文留言詢問怎么能找到品牌的產品,還有粉絲前來表示,“like Fan(喜歡范冰冰)”。7月10日,Fan Beauty Diary又發出了第二條視頻,范冰冰和眾人分享時裝周后臺的故事。
TikTok之外,被不少人忽視的是,范冰冰幾乎在同時帶著品牌入駐了YouTube,一邊經營著個人賬號,一邊現身為品牌鋪路。
這些舉動,或許是范冰冰瞄準了東南亞市場。
一方面,范冰冰個人賬號在TikTok和YouTube除了分享自己的護膚日常,還放出了自己在馬拉西亞的“吃播”,呼吁大家“去馬來西亞吃吧,很絕”,引來不少馬來西亞當地用戶。
范冰冰的YouTube頻道
另一方面,TikTok電商和東南亞市場幾乎密不可分。
2021年,TikTok 電商在印尼、英國上線。當年TikTok 電商的GMV近60億元,其中約70%來自印度尼西亞;2022年,TikTok 電商又陸續布局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新加坡,這年,TikTok 電商的全球GMV約為44億美元,其中90%來自東南亞市場;2023年,TikTok 電商在東南亞的年GMV超過 150 億美元。
《晚點 LatePost》曾報道,TikTok 電商定下2024 年全球 500 億美元GMV的目標,其中,東南亞電商的GMV目標為325 億美元。東南亞市場,顯然是TikTok最為成熟,也最為重要的海外電商市場。
最能佐證范冰冰計劃在東南亞市場布局的,還是今年5月底,范冰冰在社交平臺,慶祝FAN BEAUTY正式入駐Lazada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站點:“中國品牌出海,我們還是新人,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和機會,挺好!我只能說,我們是有信心的!”
截至7月11日,在Lazada搜索FAN BEAUTY,顯示其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都已經開出了旗艦店,上架了面膜、洗護產品和彩妝等品類共32件商品。
其中,馬來西亞的FAN BEAUTY旗艦店擁有8076位粉絲,店內銷量最高的是定價99令吉(約153.5元人民幣)的海葡萄面膜一盒,已經售出46件;而新加坡的FAN BEAUTY旗艦店則有著2387位粉絲,店內銷量最高的則是定價19.9新加坡元(約107.3元人民幣)的三片面膜試用裝,已經售出16件。
Lazada上的FAN BEAUTY旗艦店
相較于國內各個平臺旗艦店,范冰冰的品牌在海外的售價會更高:FAN BEAUTY天貓旗艦店顯示,兩盒海葡萄面膜在百億補貼后售價148元,而在FAN BEAUTY微信小程序上,一盒海葡萄面膜的售價在138元。
跨境新人范冰冰,在東南亞市場,顯然不準備打“低價”的招牌。
02
話題女王的“美麗財富”
范冰冰自創品牌的成功,最基礎的兩點,一是自身的流量,二是幕后資本的支持。
從美艷的長相到“我自己就是豪門”“別低頭!皇冠會掉”等言論,范冰冰的一舉一動都被互聯網和眾多吃瓜群眾拿來討論,在巔峰時期,范冰冰曾同時擁有著100多個代言,從美妝到電動車,從國產小品牌到國際一線奢侈品牌。
可以說,范冰冰是話題女王,也是商業女王,眾多資本看準了她的話題度,為她的流量買單。
2018年3月,范冰冰帶著FAN BEAUTY正式入駐天貓。彼時,FAN BEAUTY賣的還是定價2399元、全球首發限量1000臺的射頻美容儀,因為反響良好,美容儀陸續預售了四輪,《娛樂資本論》曾報道,美容儀總銷售量超過了一萬臺。按這一數據計算,銷售額就超過了2399萬元。
2018年10月,范冰冰因為逃稅風波在社交平臺發布道歉信,暫時離開了公眾視野,眾多代言的品牌離她遠去,她的自創品牌也一度沉寂。
但自帶話題的商業女王,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流量生意。
逃稅事件半年后,范冰冰就帶著FAN BEAUTY卷土重來,一邊“自降身價”進入網紅圈做美妝博主,下場給自己的品牌打廣告,一邊將品牌品類從美容儀轉移到了面膜上。
曾經號稱一年要敷700片面膜的“面膜女王”范冰冰,有著成功的帶貨經驗。2018年1月,范冰冰在社交平臺發布了pdc酒粕面膜的試用體驗后,讓這款來自日本的面膜在海外平臺兩天漲價322%,當月銷量上漲750%,眾多代購、商家,都將“范冰冰同款”放在了pdc酒粕面膜的標題中。
同時,相較于高客單價、消費頻次低的美容儀,低客單價、消費頻次高的面膜,顯然是一門更好做的生意,FAN BEAUTY銷售數據也從側面驗證了這一點。
2019年4月,FAN BEAUTY海葡萄凝水保濕面膜在香港SaSa門店首發,據《美妝頭條》報道,當月,面膜就售出25萬片。2019年10月,范冰冰帶著品牌進入當紅帶貨主播雪梨的直播間,來了一場“跨界合作”,20分鐘就賣出了11萬件商品,銷售額突破1100萬元——略為諷刺的是,2021年,雪梨也因為稅務問題,消失在了大眾視野中。
彼時的FAN BEAUTY,其實是范冰冰和縱橫星購(北京)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品牌。在范冰冰帶著品牌復出時,他們就把目光投向了私域經營,在微信上做起了社群,把公域有過消費行為的用戶,用會員體系和各種禮贈轉移到私域體系內。截至2019年11月,FAN BEAUTY的品牌銷售額就達到4000萬,社群?數也超50000?。
2021年,范冰冰發布微博,表示自創品牌FAN BEAUTY運營權將轉交到范美麗(北京)化妝品貿易有限公司手中。隨后,品牌陸續推出了洗護發產品、美妝產品,每一款都對應著范冰冰本人的標簽:她曾經靠著一頭濃密長發分享自己的護發經驗,也曾靠著紅唇出圈分享自己使用的口紅。
在帶貨自創品牌之外,范冰冰還一直維持著自己的話題度。
她一邊做公益,一邊利用之前的國際影響力運作,無法登上國內雜志,就去海外雜志封面。2019年,范冰冰就登上了《時尚芭莎》越南版開年封面、《嘉人》馬來西亞版封面等,此后更是頻頻現身海外紅毯,參與海外電影拍攝。
足夠的話題度,既可以看作是她不斷的復出試探,也可以看作是她在用話題度維持品牌的銷量:微博上,范冰冰有著近6300萬粉絲,而在小紅書上,范冰冰有著1657萬粉絲,是當之無愧的頭部博主。
小紅書頭部帶貨主播董潔的粉絲在384萬,而章小蕙粉絲在188萬,范冰冰算得上是一騎絕塵,今年FAN BEAUTY登頂小紅書品牌榜,自然也少不了范冰冰在自己賬號中的賣力吆喝。
流量背后自帶銷量。
博主“deldel雕雕”曾在2023年發布視頻表示FAN BEAUTY在2022年的GMV達到8.5億元,范冰冰本人也在評論區側面承認了,而據公開資料顯示,2023年的FAN BEAUTY的GMV超過11億元。
03
范冰冰,能博得海外消費者芳心嗎?
明星做品牌,不算什么新鮮事。
世界天后蕾哈娜就創立了自己的美妝品牌和內衣品牌,把生意做到了全球,在蕾哈娜的流量加持下,其彩妝品牌Fenty Beauty在2023年的銷售額達到6.02億美元(約合43.7億元人民幣),品牌的估值也達到了28 億美元(約合203.5 億元人民幣)。
只是,明星光環也不是萬能的。國內,鹿晗、歐陽娜娜和楊超越等眾多明星都曾嘗試過自創品牌,但買單的消費者并不算多。FAN BEAUTY也頻頻被眾多網友討論是“代工廠生產“,沒有自己的生產鏈,研發能力不足。
在消費趨于理性的今天,愿意為明星光環買單的消費者越來越少,大家關注的更多是性價比。社交平臺上,討論FAN BEAUTY,也更多是“好不好用”,時至今日,FAN BEAUTY的明星產品依舊是海葡萄凝水保濕面膜——這也是眾多消費者認為好用的產品。
明星光環更多只是加分項,想要更多非粉絲群體的消費者買單,需要的還是產品力。
而出海,在東南亞市場尋求新的生意機會,或許也是范冰冰和FAN BEAUTY尋求新機會和增長的一步棋。
一方面,國內電商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眾多電商玩家都將視線投向了東南亞市場,交個朋友、小楊哥和東方甄選,都陸續在TikTok布局,開啟直播帶貨。FAN BEAUTY或許也已經面臨增長瓶頸,從推出洗護發和彩妝等品類,都能看出品牌試圖通過更多品類尋求新增長。
另一方面,即便有著眾多粉絲,范冰冰依舊擺脫不了劣跡藝人的標簽。她活躍在社交平臺,卻難在國內正式“復出“,眾多活動也多是在海外。流量總是健忘的,即便依舊有話題,范冰冰也確實在被國內的大眾慢慢遺忘。
入駐Lazada和TikTok,瞄準了東南亞市場,一是因為新加坡和馬拉西亞有著眾多華裔,使用中文的人也頗多,作為曾經的國際明星,范冰冰依舊有影響力,也不用面臨語言關。
范冰冰在馬來西亞
同時,在小紅書有著眾多粉絲的范冰冰,也早早吸引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用戶。2014年9月、10月期間,小紅書就在App Store上線了新加坡版小紅書App,2018年,小紅書又進入了馬來西亞。
《智象出海》報道中曾提及,一位新加坡小紅書培訓人員透露,2022年,新加坡約有55萬人使用小紅書,馬來西亞大概有150萬人使用小紅書。而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新加坡約有563萬人口,馬來西亞約有3394萬人。大約10個新加坡人中就有一個使用小紅書,23個馬來西亞人中就有一個使用小紅書。
范冰冰也為布局東南亞市場做起了宣傳和鋪墊。2023年12月,范冰冰現身新加坡電影節,相關小紅書筆記獲贊3.7萬;今年6月,范冰冰被馬六甲旅游局邀請,作為馬六甲旅游年親善大使做宣傳,相關小紅書筆記獲贊14.8萬。
人氣足夠,只是,跨境難免會有水土不服。
左:2022年Fenty Beauty銷量 右:2024年Fenty Beauty銷量
蕾哈娜的Fenty Beauty在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但聲量一直不大,天貓旗艦店銷量不過1000多件。直到今年,蕾哈娜親自來到中國宣傳,一邊玩梗一邊互動,才把銷量帶了起來。
進入東南亞市場的范冰冰,需要消費者為人氣買單。
相較于歐美市場,東南亞市場產品價格偏低,消費者也會對價格更敏感,而在東南亞市場,美妝和護膚產品的競爭也同樣激烈。Lazada顯示,韓國蒂佳婷面膜五片的售價在13.64新加坡元(約合人民幣73.5元),其他眾多品牌的面膜,定價也比FAN BEAUTY更低。
對于現在的范冰冰而言,在種種爭議下,她注定難以回歸主流大眾視野,一邊在海外“出口轉內銷“保持話題度,一邊自創品牌在國內賣貨,是她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生意。
只是這門生意,并不能在海外“復刻”。東南亞市場,對于品牌或者電商玩家是一塊誘人的蛋糕,但這塊蛋糕注定難啃。明星光環能否戰勝東南亞消費者注重的“性價比”,話題女王和商業女王怎么拿下海外消費者,或許是范冰冰接下來將考慮的問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