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IP賽道,雷軍一騎絕塵
來源/瀝金
撰文/圖圖
雷軍演講,再次驗證一句話:
“小米的核心科技就是雷軍的嘴�!�
五年時間,雷軍硬是把產品發布會搞成了雷軍故事會。
流量的虹吸效應在雷軍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流媒體平臺不再是“人類群星閃耀時”,而是雷軍閃耀時。
小米6月就交付了1萬輛SU7,7月交付量還將持續破萬,這不僅是產品的成功,更是雷軍個人品牌的勝利。
流量稀缺的時代,IP成了性價比最高的市場解法,全民進入IP時代,尤其是創始人。
還沒成為流量的創始人都在瘋狂買課補習,而已經有流量的IP,則做起批量孵化創始人號的生意。
IP大年,更應該重溫雷學,剖析雷軍。
他幾乎踩中了每一次IP風口,從手機時代的“發燒教主”,到生態鏈時代的“幕后操盤手”,再到電車時代的視頻號“流量一哥”。
雷軍一共跨越了三個時代,14年里,從線下到線上,從智能硬件到電動汽車,從國內到出海,從臺前到幕后再到臺前。
那這位營銷圣手是怎么一步步塑造IP的?創始人又該如何借鑒?
雷軍2024年度演講 圖源:雷軍視頻號
手機時代,“發燒教主”的中國喬布斯夢
雷軍第一次成為IP,要從賣手機開始。
2010年,國內手機市場暗流涌動。
一方是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巨頭競相爭霸,一方是中興、華為等國產手機大公司嶄露頭角,還有各式各樣的山寨手機涌上市場。
國內手機市場被國際巨頭把持,產品貴得離譜,而國產手機又沒法突破硬件瓶頸和營銷心智缺乏的困境。
這時,雷軍帶著小米橫空出世,高喊要做“做全球最好的手機,只賣一半的價錢,讓每個人都能買得起�!�
41歲那年,他正式創辦小米公司。
一年后,第一代小米手機發布。
雷軍親臨發布會。這個身著黑色POLO衫、牛仔褲、運動鞋的樸素男人,正式走入大眾視線。
而售價1999元的小米手機,也因為“質價比”一炮而紅。
這一階段,雷軍的形象是和手機產品強關聯的。
他不僅在微博上高頻發帖,內容也都和產品相關;公眾露出則以出席手機發布會為主,也參加各類互聯網、科技大會。
他當時的IP塑造完全對標中國版喬布斯,關鍵詞是質樸的“科技宅”。
外形樸實接地氣,穿最普通的衣服,說用戶能聽得懂的大白話,和大多數西服革履的創業家都不一樣,這讓小米一開始就建立起了直面用戶、貼近用戶的“親民”形象。
發布會上售價1999元的小米手機 圖源:網絡
生態鏈時代,做隱居幕后的“操盤手”
2015年是雷軍IP生涯的第二個轉折點。
他逐漸從和手機強關聯、高頻發聲的“發燒教主”,慢慢退回幕后當“隱形操盤手”。
受到其他國產機品牌的價格戰沖擊,以及手機工業高復雜度所需要的產供銷一體化壓力,小米的出貨量在2015年第三季度首次下降,2016年更是同比下滑36%。
這一時期,雷軍在社交媒體上的活躍度也有所降低,他的微博發布數量從2015年的每月200多條,銳減到2016年的5、60條。
在2016年初,小米跌出全球出貨量前五后,雷軍發了這樣一條微博,“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我引用這句話是為了說明創業成功的本質是找到風口,順勢而為�!�
為應對小米手機的銷售額下降和智能手機的市場擠占,雷軍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也就是構建小米生態系統和大舉出海。
雷軍為小米規劃了四條生態鏈:第一條核心鏈即手機、電視、路由器,是小米在終端、家庭和智能家居領域的布局;第二條是雷軍計劃投資的100家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條位于電商平臺,是小米系列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第四條則是MIUI操作系統。
在系統組建生態鏈期間,雷軍從臺前的振臂高呼者,悄聲隱退于幕后,躬身入局前端生產。
他接手手機研發與供應鏈管理,親自帶領一百多人的團隊,完成整體生產與銷售,向外界傳遞信心。
至于業界著名的“Are you OK?”梗,也是出自這一時期,小米迅速出海東南亞和南亞,在海外尋求新增量。
終于2016年二季度,小米的全球出貨量重回前五,雷軍在發布會自豪地說:“在全球手機市場中,沒有一個品牌能在銷量下滑后實現逆轉,除了小米。”
一個力挽狂瀾的實干家形象,又立住了。
小米“Are you OK?”梗火遍全網 圖源:網絡
汽車時代,爭做視頻號的“流量一哥”
雷軍IP的第三個階段,就是all in短視頻。
作為營銷圣手,他一直懂得流量在哪,更知道如何操縱流量。以至于劉強東公開說,“不要和雷軍比營銷,我們比不過他�!�
他2020年就入駐了視頻號,不過之前是發布會切片、產品tvc和真人內容的結合,定位也就是小米的一個矩陣號。
然而自從入局電車,把電車價格也按照“質價比”的思路打下來后,國內電車競爭勢必走向白熱化,車企營銷更要直面用戶,像快消品一樣和用戶高頻對話,這樣才能降低綜合獲客成本,提升品牌力和復購。
于是,在看到視頻號的流量勢不可擋后,雷軍將個人號內容全部換成了真人短視頻,也開始頻繁開直播。
從元宵節領湯圓、到汽車生產線考察、到賽車漂移,內容更真實也更接地氣。
不得不說,雷軍的營銷能力一直在線。視頻號在真人直播上有優勢,所以他就都本人出鏡,拉近和觀眾的距離。
比如有網友質疑SU7的續航能力,他就親自駕駛在高速路上不間斷進行直播回復。
慢慢的,雷軍的視頻號儼然變成了小米和消費者溝通的第一窗口,也坐實了他企業第一代言人的身份。
短視頻時代的雷軍,在玩梗、講故事和你問我答中,不斷聆聽、走進和鏈接大眾。
自己就是流量,自己就是話題,自己就是企業本身,雷軍是真把CEO IP玩兒明白了。
流水的車企,鐵打的IP,CEO做IP就是無限積累復利。無數車企老板眼饞得要命,也加入視頻號大軍,迫切將自己推到公眾面前,一起爭奪流量池。
據了解,目前TOP20車企里,有80%的CEO老板都進駐了視頻號,短視頻直播兩手抓。
雷軍營業的視頻號 圖源:網絡
比如吉利的李書福,他和俞敏洪一起開直播,展示吉利的高科技衛星制造基地;長安汽車的朱華榮也沒事兒就分享分享日常工作,讓企業形象更接地氣。
奇瑞的尹同躍受到雷軍刺激,也開始做視頻號直播,在直播時他說“這是用一些新的互聯網思維,向雷軍學習,親自去介紹�!�
車企老板紛紛入局,是因為他們都意識到了和雷軍學習、在視頻號做直播的重要性。
這不再是屏幕前的作秀,而是打贏流量戰的關鍵,是一場事關獲客和綜合成本的重要突圍。
雷軍早就明白了,也早就會用了。
回到那句話,雷學無止境,好好學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