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把握好管理與經營的關系?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鮑躍忠
做好一家企業,必須要做好管理與經營兩個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更多時候,看似一家企業的經營出了問題,但真正導致的原因是企業的管理沒有做好,企業的管理出了問題。
什么是企業的管理?就是確保企業這個組織,能夠保持健康合理的運行。簡單講,就是要始終保持組織的活力,保持組織高效率、低成本的運行能力。
什么是企業的經營?就是在選定的商業領域、確定的商業模式下,不斷追求企業的利益最大化。通過企業的資本運營、產品運營、市場運營,創造更多的利潤,使企業的商業價值最大化。
管理是做好一家企業的基礎。我們講做好一家企業首先就是講要做好企業的管理工作。
評價一家企業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標準。我認為在現階段,主要可以有三個方面的判斷標準:
企業是否保持持續的創新活力:創新對于任何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要素。市場在變,需求在變,企業唯有持續保持創新的活力,以變應變,才能適應市場的變化、需求的變化,才能立足于變化了的環境,變化了的市場。
企業是否具備高效率的運行能力:這也是一家企業區別于其他企業所具備的差異化能力。企業的競爭,從管理的角度講就在于企業是否具備高效率的運營能力。市場中,永遠是高效率的企業打敗低效率的企業。
企業是否具備持續成本優化、保持低成本發展的能力:企業之間的競爭,最終會表現為成本的競爭。企業需要不斷優化自己的組織運營成本,通過不斷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去優化企業的組織運行成本,保持企業的相對成本最優,以始終保持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
做好一家企業的管理是針對一個組織的管理,必須要有相對完善的管理體系做支撐。
做好一家企業的管理,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設定好企業的愿景與戰略:一家企業由眾多具備不同思想、觀點、意識的人組成。要想統領這樣一些具備不同思想、觀點的人,朝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前行,需要通過設定好企業的愿景來統一企業的奮斗目標。
一般講,一家企業的愿景,需要具備高度的社會性,把為社會創造價值做為企業最終的奮斗目標。具備更強社會性的企業愿景才能更好地得到企業內部成員與企業外部的認可,才能更好的起到統領組織成員的作用。
企業戰略是實現企業愿景的步驟。企業戰略要根據企業實際,把握好發展節奏,把企業愿景變為可實現的目標。
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支撐一家企業健康發展的一只“無形的力量大手”。
企業的發展運行,一方面靠企業內部的指揮、管理、監督關系去推動,更重要的是企業需要建立起符合企業發展需要、符合企業創始人性格特征的企業文化,通過文化的引領、約束作用,去推動企業的發展。
文化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不適合。
建立企業文化是一個長期、全方位、全員的行動。
建立合理的組織體系:企業需要根據不同時期要實現的經營目標,建立相應合理的組織體系。
一家企業的組織體系一般由不同的管理層級和相應的專業環節組成。
一般制造型企業的組織體系由:產、銷、人、發、財等有關的專業部門構成。
大的企業組織可能會形成復雜的組織體系。
但是,一般的中小規模企業,需要保持組織簡約,盡量減少組織機構的層級與數量。因為每增加一個管理的層級、增加一個專業管理的部門都會相應增加組織的溝通與協調成本,會相應降低組織的運營效率、增加組織的運營成本。
管理層級的設置、組織部門的設置必須要與組織要實現的經營目標高度匹配,必須要與相應的崗位人員能力高度匹配。
組織的設置,必須要以實現組織的整體目標為前提。切忌一崗獨大、一部門獨大。必須要特別強調業務部門的組織地位,明確保證服務部門的目標責任。
建立完善的企業流程:一個企業,要想高效率運行,必須要靠完善的企業流程作保證。
企業流程的建立,要以突出企業業務活動的效率為中心,以提升企業業務活動的效率為重點,去規劃好企業整個流程的建立。
企業流程的建立就是要保證企業的各個活動、各項工作在明確相關責任、明確相關工作標準的基礎上,確保各項工作的實施秩序,確保各項工作的節點銜接。
企業流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修訂完善,不斷強化落實的持續過程。
建立良好的制度、標準、方法體系:企業需要根據實際需要不斷建立企業的相關管理制度,用制度保證企業的運行。
企業需要建立相關的崗位工作標準和相關的專業工作標準。用標準去規范各個崗位的工作管理,去規范各項專業工作的實施落地。
企業需要不斷采用新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去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特別要不斷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去提升企業的工作效率。
做好人(團隊)的管理:人(組織成員)的管理是企業管理永恒的重要課題。
人的管理主要就是圍繞提升人的意愿、提升人的技能、提升人的效率等方面去做好人的管理工作。
這里面會涉及到薪資福利體系的建立,團隊氛圍的搭建,工作場景的優化等等方面。
管理,是一家企業運行發展的重要基礎。做好一家企業的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既涉及到愿景、文化等一些理念思想方面的內容,也涉及到流程、標準、制度等一些看得見、摸的著的實在內容。
管理一定是支撐企業經營的最重要要素。
就像最近大家談論比較多的胖東來,我們看到的是胖東來的經營做得好,企業的商品、門店管理的好。但實際上,背后最重要的是企業的管理工作做的非常非常好。
包括企業的愿景設定的好,確實得到了內部員工和外部社會、顧客的普遍接受。企業的戰略節奏把握得好,該進進、該退退,使企業一直保持健康的發展態勢;
企業文化建立的好:企業一直保持了持續的創新發展活力。譬如,現在很多商超企業的商品管理嚴重脫離了消費需求的變化,但胖東來的商品管理始終調整的很好。包括員工始終保持了最高的工作標準與和工作狀態;
包括企業的流程、制度、標準制定的好:這么大的客流量,但企業始終高效的運行,這都反應出了企業的流程、制度、標準的到位與合理;
包括員工管理,始終表現出來良好的工作狀態、高超的工作技能。
這些都是得益于企業的管理工作做的非常好。
關于如何做好企業的經營是一個復雜的話題,特別是在當前的轉型時期,更是特別考驗企業的經營能力。
給大家提出三個方面的建議:
選擇好的商業領域:任何市場、任何行業都是有周期性的。做好企業經營的關鍵基礎就是要“把握機遇、順勢而為”。
一定要選擇那些市場相對競爭度弱一點、市場發展的潛力空間大一點的行業領域。
像現在的一些行業領域已經嚴重“內卷”了,這樣的市場領域要想做好是非常艱難地。
特別重要的是要“有進有退”。特別對一些中小企業來講,本身抗風險能力弱,做好企業的經營一定要“懂進退”。
選擇好的商業模式:在當前的行業轉型變革時期,商業模式創新對未來企業的發展是非常關鍵的經營要素之一。
當前是商業模式快速迭代、快速變革的重要時期。企業一定要跟上模式的變化,在創新新模式方面找到企業更好的發展方向。
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可以助力企業在未來的市場中,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創造更好的發展潛力。
最近,一直在觀察家電行業的發展。前幾年,家電行業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基本形成了幾家巨頭企業相對品類割據的市場格局。海爾的冰箱、格力的空調、海信的電視等等。
但是,在這種市場環境下,美的憑借其商業模式的創新,反超其他家電巨頭,成為家電行業的老大,其商業模式的重要價值可見一斑。
選擇創新發展的新路子:對中小企業來講,最大的優勢應該是創新,最好的發展模式也應該是依靠創新。
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一定要把創新作為企業最重要的方向、路子、模式。
要努力形成創新的企業文化,要建立起鼓勵創新的企業文化,要建立全員創新的企業機制,靠創新去推動企業經營的發展。
做企業不容易。做好一家企業更不容易。祝愿大家能從管理與經營兩個方面著手,打好基礎,做好自己的企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