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賣XS碼,滿大街的“BM女孩”,到底取悅了誰?
來源/快刀財經
作者/朱末
炎炎夏日,女孩們的身材焦慮又達到了頂峰。
前有鎖骨放硬幣,后有反手摸肚臍,今有“辣妹都在穿BM”。所謂BM,其實是意大利品牌Brandy Melville的首字母縮寫,“BM風”則是由該品牌的單品特點衍生出來的穿搭模版,這種風格主打“短、緊、露”,且所有衣物只有一個XS尺碼,有的上衣,甚至比童裝還迷你。
正因如此,瘦是BM女孩的第一道門檻。BM短裙的腰圍,嚴苛到只有58厘米,風靡一時的BM體重對照表上,身高160厘米對應的體重是43kg,身高150厘米對應的體重只有33kg。
而根據國家最新發布的《第五次中國國民體質監測公報》,20-24歲中國女性平均腰圍大約為72.8厘米,25歲至29歲的女性平均腰圍74.4厘米。換句話說,得瘦到離譜的程度,才能穿上BM的衣服,無形中給女性劃定了天然結界。
除了瘦,BM女孩還得符合“白+幼”的審美標準。為了招募到更多高顏值的店員,BM干脆把招聘改成了日常工作,管理層在店里暗中觀察,看到外形符合的顧客,就會按下按鈕,高薪請女孩來上班,為了保持最佳形象,BM還會要求店員天天上傳自己的OOTD(今日穿搭),為BM做野生代言。
漸漸地,穿上BM的衣服,在潛移默化中成了一種身材炫耀。作為國內BM女孩的“重災區”,社交媒體上有無數曬BM穿搭的女孩:有人po出穿BM小碼衣服的照片,一邊沾沾自喜,一邊diss別人“穿不下還酸”;有人為瘦身走火入魔“帕梅拉+瑜伽,挑戰7天穿上BM衣服”;有人陷入低人一等的自卑情緒“我身高168厘米,55千克,不配當BM女孩”。
BM成功挑起了一場女孩地下戰爭,誘惑女孩們主動攀爬“BM girl”這座高峰。BM早已不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張受歡迎的標簽,一個雌競勝利的證明,靠著持續“洗腦”,BM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
曾經有個全網熱議的話題:“中國女孩何時才有‘穿衣自由’?”評論區熱鬧非凡,網友們各抒己見,卻沒有誰能給出一個明確答案。
01
把“小碼”當賣點
BM如何風靡全球?
北美?比美?白妹?都不是。BM的完整拼寫為Brandy Melville(以下簡稱BM),是1970年于意大利成立的女性服裝品牌。
誰能想到,BM誕生的初衷是為了給買不到合身衣服的小碼女孩,人有高矮胖瘦,有大碼品牌也該有小碼品牌,這本是值得提倡的審美多元化的證明,然而,BM在后來卻忽然換了“人設”,從設計到營銷,都與初衷背道而馳。
2009年,BM進入美國,在洛杉磯韋斯特伍德開了第一家門店,歐美人骨架偏大,很多小個子女孩并不能買到合身的單品,Brandy Melville的出現如同“及時雨”。
加上它的衣服集合了碎花、卡通、格子等少女元素,價格也相對平民,每件衣服均價在10美元-40美元之間。性感活潑的風格與較為低廉的價格,讓BM“收割”了大批青少年粉絲,在美國高中,BM代表著一種時尚潮流、生活方式,穿了BM才能被接納。
BM也很懂得“審時度勢”,他們會給青少年關注的明星、博主寄成箱的衣服,并邀請一些女孩成為BM Girl,將她們的穿搭分享發到官方賬號上。包括星二代Kaia Gerber、超模Jenner Kendall、明星Taylor Swift,都曾穿著BM進行街拍,堪稱行走的“種草機”,利用明星的粉絲效應,BM的知名度與日俱增。
在Instagram上,BM的美國區賬號吸引了超過300萬粉絲,相關標簽的發帖數達70萬。2014年,BM的年度銷售額達到12.5億美元,2014年到2017年間,BM的年銷售額增長率一度高達20%至25%,成為美國人氣增長最快的少女品牌之一。
然而,嘗到甜頭后,品牌非但沒有調整“one size fits all”的口號,反而決心將其擁護到底。這種“排他性”做法,反而讓BM特色更加鮮明,成功篩選出了與品牌對標的忠實粉絲群體,加上單一尺碼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庫存管理的成本,BM可謂“一箭雙雕”。
網絡如此發達的年代,BM的“盛名”,讓國內的萬千女性也蠢蠢欲動。2020年6月,BM在上海、香港開出了兩家店,熊熊燃起了時髦精們的熱情;2021年,BM在北京開店,營業當天近3萬人排隊,店內擠滿了全北京最瘦的女孩們;2023年,BM在成都開出內地第三家門店,當天客流4萬+,銷售額高達200萬。
BM在中國的傳播方式,和國外如出一轍:讓明星、博主帶貨;選用與職業模特身材、長相媲美素人或網紅當店員,高頻分享日常穿搭,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話題。
唯一不同的是,BM在歐美屬于青少年特供,在中國則是面向全體女性。這是因為,亞洲對于“白瘦幼”的審美追求更為狂熱,加上這幾年的健身熱潮,BM款式對身材的“高標準”,剛好滿足健身女性“秀”的需求。
不費吹灰之力,BM輕輕松松就設計了一場完美的消費陷阱。
02
步步為營的審美圈套
BM走紅下的另一面
事實上,BM的成功并沒有表面看起來這么“簡單”。
為了將BM包裝成“完美身材”的象征,BM將對女性的“洗腦”運用到了極致。今年4月,美國HBO推出的BM品牌紀錄片,就披露了BM背后的諸多故事,每個都足以引發品牌地震。
從一開始,BM就明確將消費群體框定了20歲上下的女孩,所以BM只挑選特定類型的年輕人作為店員。如果經常瀏覽BM的官網官博,就能發現,BM官方發布的所有照片中,幾乎都是白人女孩,BM家線下招聘的銷售員也是齊刷刷的白人女孩,個個長相甜美、又高又瘦,她們不僅是行走的BM服裝模特,也是免費的宣傳資源。
BM的高層曾公開表示黑人是原始人,黑人或胖女人身穿BM的衣服會損害品牌形象,意大利總部明令禁止黑人應聘,毫不掩飾“種族歧視”和“身材羞辱”的觀點。
在國內,BM則是同樣的套路,用高達80元/小時的薪資和「只收帥哥美女」的噱頭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兼職。社交媒體上以能夠去BM兼職為榮,甚至還有很多人專門去店里拍攝店員的照片,殊不知這一切,本就是BM樂見其成的。
時間一長,“被BM邀請成成店員”、“穿BM的就是美女”,自動等同于對顏值、氣質的認證,引得眾多年輕人趨之若鶩。
然而,一切命運的饋贈,都在暗中標注好了價格。將BM女孩進一步符號化后,BM店員被要求每天拍攝門店風格照片,這些照片都被發送到了核心管理層和店長們的群聊,并被劃分三六九等——最漂亮的女孩,時薪最高,可以住最好的宿舍,享受奢華旅游;而一旦被判定不符風格,則立馬遭到解雇,收拾走人。
這種“不安全感”,迫使女孩們陷入無盡的內耗,為了守住自己的職位拼命節食甚至絕食。女孩們的“掙扎”,換來的卻是管理層的得寸進尺——從只要求拍全身照,到后來要拍胸部、大腿、腳踝的特寫,這些照片最后成了男性高管們群聊里的娛樂談資,有不少女孩甚至遭到性侵。
最諷刺的是,作為一個世界級企業,BM的服裝設計毫無專業性。BM的創意,來自店員、顧客身上的衣服,或者邀請“BM girl”去世界各地選品,逛各種服裝店或工廠,再根據這些女孩的選品,打版并生產,省了不少力氣又能收貨營銷奇效,而BM所要付出的,不過是買下女孩們穿搭的幾十美金,或者三四個女孩的機酒花銷。
到了售賣環節,BM更是摸透了“饑餓營銷”的精髓。每次上新,好看的款式備貨都不多,有些熱門款幾分鐘就會售罄,因此,即便對有些款式拿不準,但為了防止后悔,女孩們還是會第一時間下單,BM由此坐穩了“白瘦幼天花板”地位。
紀錄片中還特別提到,BM在中國乃至亞洲市場斬獲巨大成功,品牌出海之路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
而在BM的推波助瀾下,國內女裝市場的設計趨勢,也變得越來越“畸形”。
03
小碼女裝成為主流
穿衣自由何時到來?
不難發現,這幾年,女裝的設計越來越偏向“小碼至上”。
一貫主打舒適的優衣庫直接把自己變成“BM平替”,上架的新款T恤不再是隨性的正肩基本款,而是一排五顏六色的BM風短款,一些女裝做的比童裝還小;就連阿迪達斯、GAP、耐克等休閑運動品牌也紛紛跟進,打造新“運動BM風”;連帶批發市場的暢銷款型也受到影響,走起了“緊身辣妹風”,很多商家不約而同地將大碼悄悄淘汰。
在這種大環境“熏陶”下,市面上的女裝尺碼逐漸“縮水”,“100多斤需要穿XL碼”“M碼和以前XS碼一樣大”等成為了許多女性的切身體會。有網友發帖稱,自己從網店購買了L碼女裝,全家中能穿上的只有10斤重的小狗。
為了追求與尺碼對應的“理想身材”,BM女孩們付出了太多,包括過度節食、吃減肥藥、催吐等措施“削足適履”,由此引發的悲劇數不勝數。
《都市快報》曾有報道,來自杭州的女孩晴晴(化名),身高158,體重95斤,絕對算不上胖,但自從買了一件S號的BM風格套裝后,她就產生了嚴重的身材焦慮。
晴晴決定減肥,目標定為82斤,減肥到后期,每天只吃一頓飯,短短兩個月,晴晴瘦了11斤,付出的代價是健康。急性減肥手法帶來的不僅僅是貧血、低血糖、低血壓等身體機能的下降,還會出現暴躁、抑郁等一系列情緒問題,晴晴最終決定“懸崖勒馬”,停止了瘦身計劃。
像晴晴這樣奉行“要么瘦,要么死”的女孩,在社交媒體上還有太多太多。衣服本該服務人,而不是束縛人,“縮水”本該多樣的穿衣自由,是對女性身材的審判和霸凌。
要知道,人的肚子,裝著腸、胃、胰腺、肝臟、膽囊、腎等重要器官,而女性的腹部中,還裝有子宮、卵巢等生殖器官,需要身體儲存更多的脂肪給予保護,有“小肚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因為骨盆的存在,大腿和小腿腿骨之間,天然有一個角度,它會使腿部有些彎曲,腿不直才是人間常態;雌激素的存在,會讓女性的下半身更容易堆積脂肪,這些都是天然的生理構造。
錯的從不是我們的身材,錯的是對于美的狹隘標準、扭曲定義,是品牌在利益驅動下無所不用其極的“PUA”,我們要做的是保持清醒,而不是任由不正常的尺碼引發身材焦慮,被動走入自我審判的怪圈,掉入商家挖好的陷阱中。
小碼只是一個選項,而不是標準。對美麗認知的前提,是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他人的眼光負責,愿所有女孩都能真正實現“穿衣自由”。
參考資料:
1.鳳凰WEEKLY《純欲風鼻祖,收割中產失敗》
2.熊貓人運營社《選妃、戀童、厭女,“只賣XS碼”的BM被曝猛料》
3.INSIGHT視界《羞辱了2萬中國美少女的XS碼裙子,背后其實是老白男的惡臭算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