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家居龍頭,阿里投資戰線收縮
來源/樂居財經
撰文/楊凱越 張丹
當阿里開始把投資目光投向家居的時候,曾有人把它稱作“狼來了”。
曾經總市值高達8600億美元的資本巨鱷,進入到家居市場,會攪起怎樣的風云,很多人在觀望,還有更多的人希望獲得青睞。
面對5萬億家居市場,阿里曾野心勃勃,砸出超百億,從自有的淘寶心選、極有家,再到戰略投資的形式入股行業龍頭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
阿里對于家居,規劃宏大,其布局自線上到線下,形成聯動。從營銷、設計、施工、交付到售后,面面俱到,業內都在期待阿里能不能成為這個傳統行業首位“寡頭”,它開始收縮戰線了。
正如當年一步一步的布局,如今阿里似乎也在一步一步的后退。其接連退出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每平每屋設計家也更名“居然設計家”,進一步強化了居然之家的“話語權”。
細算起來,從2010年,阿里的垂直平臺家裝館正式上線到如今,阿里入局家居有14年。
01
2年投入超百億
剛剛過去的7月底,一家名為“每平每屋設計家 (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變更其全稱為居然設計家(北京) 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居然設計家”)。
從最早的居然設計家到阿里接手后的“躺平設計家”,再到每平每屋設計家,如今又重新啟用“居然設計家”的名稱,似乎代表著居然之家重掌設計家的“話語權”。
6年前的2018年,阿里以7.6億獲得居然設計家50.67%股權,通過轉股及增資5.3億元,總計持有60%股權,并在之后更名為“躺平設計家”。
這可以算得上是阿里最早對家居行業擲下重金。
2018年-2020年,是阿里快速跨界擴張的時期,有數據顯示,這期間,阿里通過數千億規模的投資并購,阿里巴巴構筑了10萬億市值的生態圈,其頻繁涉足了大量軟、硬件公司。而彼時,市值已達四萬億的家居行業,同樣也是阿里的目標。
財大氣粗的阿里入局家居后,動輒數億甚至數十億的巨資投入,不斷震驚著整個行業。
除7億入股居然設計家外,2018年2月,阿里及其關聯投資方向居然之家投資54.53億元,持有其15%的股份,雙方宣布在賣場的數字化升級、會員系統的打通、商品數字化等方面進行合作。同年,阿里還斥資2500萬美元投資“神工007”,公開資料顯示,天貓和神工007計劃將全面布局建材家居新零售,提供安裝、維修、養護、翻新等一站式服務。
2019年1月,阿里又豪擲7億投資智能門鎖及安防品牌優點智能;2個月后,宣布戰略投資家裝后市場服務商匠多多,控股比例20%,成為實際控制人。又過了2個月,阿里直接“玩”了一把大的。當年5月15日,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828.SH)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紅星控股所發行的可交換公司債券(第一期),以43.594億元人民幣被阿里巴巴全額認購。
僅僅2年時間內,阿里在家居行業的投入就超過百億。
02
從自己干轉向入股投資
入股行業頭部企業,其實是阿里的“下策”。
在更早的2010年,阿里入局家居市場,打的還是“自己干”的主意。2010年11月,淘寶商城在廣東佛山主辦“2010中國家裝行業高峰論壇”,宣布新的垂直平臺家裝館正式上線。但彼時,線上家居館的接受度較低。次年,淘寶家裝在北京四惠東開出了一家兩萬平米的家居體驗店“愛蜂巢”,布局線下。
“愛蜂巢”僅僅只堅持不到一年。在2013年的,天貓試圖繞過線下家居賣場做家居O2O,但遭到了賣場們的集體抵制,該項目也不了了之。到2015年,阿里還在積極嘗試,推出家居家裝電商平臺“極有家”,集合家裝設計、裝修服務、家具商品購買的一站式家居垂直市場。
有數據顯示,該項目到2018年,全年成交量超過3000億元,但這也是“極有家”最后一次披露業績數據。
自己干的艱難,阿里轉向“砸錢”戰略后,發展如何?
阿里入股之后,無論是頭部賣場還是設計平臺,都曾有過業績增長期。紅星美凱龍財報顯示,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8.3%。同年,居然之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4.88%,凈利潤增長71.36%。匠多多在2021年末,已經與國內約8200家建材、輔料商建立合作,在2000個縣市聚攏了約6.5萬名服務工人,同時,積累了約2000萬個家庭用戶。
發展都不算差,但阿里的身份始終更像個財務投資者。業內人士分析稱:頭部企業大部分都是原本就有著自己成熟的模式,而這些企業即使發展的越來越好,也無法給阿里的家居生態帶來新的助力,改變原有的格局。
03
業務收縮
7月29日,紅星美凱龍發布公告,稱股東阿里巴巴(成都)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將其持有的4252.7萬股A股股份轉讓給其一致行動人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轉讓完成后,阿里軟件不再持有紅星美凱龍股份,持股比例降至0%。
而在去年的12月初,居然之家(000785.SZ)也曾公告,股東阿里網絡進行存續分立,擬由分立后新設立主體杭州灝月承繼其持有的居然之家股份。有消息顯示,阿里網絡此舉是為了突出主業、非主業業務獨立發展,各司其職。
不僅是針對家居。今年,阿里還連續減持小鵬汽車和快狗打車。今年3月,還有市場消息稱,阿里巴巴將出售其持有的3085萬份B站的美國存托憑證 (ADR),預計籌集資金3.578億美元。
公開數據顯示,近年,阿里整體的投資節奏放緩明顯。2018年,阿里系對外投資事件高達約170起;到2023年縮至僅約40起;2024年上半年,阿里系的對外投資僅不足10起。在內外壓力之下,阿里主動對自身龐大的業務版圖進行“瘦身”,進一步聚焦主業提升競爭力。
布局長達十余年,也曾頻頻使出“重拳”,砸進數百億,阿里曾經對家居的野心很大,線上線下一手抓,從售前到售中、售后,家居行業的全生態鏈,阿里也均有布局,勢要分走一塊“大”蛋糕。
但近期的多番調整看來,阿里似乎也對5萬億的家居市場打起了退堂鼓。曾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阿里內部形成了天貓家裝、淘寶極有家、每平每屋三條平行業務線,之間形成了一定的競對關系和部分重疊,內卷嚴重,也很難發揮業務板塊的優勢。
此外,聚焦在家裝產業,該產業素來有服務鏈長的特性,從前端營銷、設計,到后端施工、交付,再到長達數年的售后,每個環節都錯綜復雜。阿里砸金數百萬,有的是將分散的產業整合起來,形成全方位的生態鏈的雄心壯志,但合作方可能對阿里只有資金和流量的需求、
期間,阿里也曾嘗試過調整。2022年有消息傳出,阿里試圖將天貓家裝、淘寶極有家、每平每屋三大業務將整體合并。但這并不算是個好時機,進入2022年后,隨著房地產行業每況愈下,整個家居產業都進入較大的波動期,原有的家居巨頭們也開始出現較大的業績起伏,“外來者”們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或許阿里在家居的布局,還將一退再退。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