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去飯圈化”的東方甄選,正在網暴江小白
來源/財經無忌
作者/無銹缽
這應該能評上今年中國商業最魔幻的事件之一。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的江小白,突然被東方甄選的大主播天權,在直播間一頓瘋狂“輸出”。
意想不到的是,在天權一邊給出了一份毛坯式的致歉信之后,另一邊,東方甄選的粉絲們正有組織地瘋狂“攻占”江小白社媒上的評論區——妥妥的雙重暴擊。
就在8月9號晚間,在被東方甄選主播公開污名化“不是白酒”之后,江小白發布了第二份聲明,稱拒絕接受主播天權的道歉,并表示將抗爭到底,尋求“一個客觀公正的結果”。
這份聲明的內容并不讓人意外,江小白拒絕接受道歉,并不是因為川渝兄弟脾氣火爆,而是因為對方道歉聲明的陰陽怪氣程度,你看了你也急。
比如,在發布賬號上,抖音粉絲量有2973萬的東方甄選,選擇了用“東方天權是二手英語老師”這個微博賬號發布了道歉函。
截至目前,這個微博賬號一共擁有粉絲311位,沒有任何簡介,在專程出來道歉之前,這個賬號上一次發布微博,是在:
2015年12月22日。
那一年,不要說這位犯錯的主播天權,就是董宇輝也才剛到新東方報道。
之前在小編背刺董宇輝事件里,很多人吐槽過東方甄選“管理混亂、不專業”,現在看來,大家都誤解了老俞,一個連9年前的微博賬號都悉心保存的團隊,怎么可能不專業?
再比如,道歉信里,天權偷換概念稱,自己直播里說的江小白是“江小白果味酒”。
完整看過那段拉踩視頻的朋友們都知道,天權說“江小白不是白酒”的時候,面前貼身放著6瓶某品牌的白酒,下面的小黃車鏈接里放的也是白酒,甚至上面的個人Title也是“中國白酒三級品酒師”。
在這個空氣都是43°的環境里,耽誤1分鐘的直播時間,和觀眾科普“果酒知識”,不知道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即便是出具了這樣毫無誠意的道歉函后,東方甄選連一個公章都沒加蓋。
比起這封莫名其妙的道歉函,更荒唐的是,整個輿論事件里,東方甄選粉絲從未停止在各個渠道對江小白品牌的網暴。
這些網暴的內容也很有意思,有表態支持天權,為天權喊冤的;有說江小白硬蹭天權的;還有呼吁捍衛主播“犯錯權”的。
關于前者,我們查了一下,江小白創牌至今已有12年,商超小店餐飲大排檔,幾乎隨處可見,而東方甄選是一家直播賣貨公司,很難想象A公司非要去蹭B公司的一位員工。
關于后者,大家也很不理解:
什么時候開始拋開受害人損失不談,先保護加害人權益的?
對這件事看不下去的,還有很多白酒行業的人士。
這兩天,很多行業人士和專業人士都通過各個渠道發聲,馳援江小白。
所有站在岸上的人都看見了,即使你花了十年心血打造農莊和高粱種植基地,建設酒莊和工廠,即使你通過了國標認證,拿到了中檢科創專家組關于“純糧固態發酵白酒”的認證,你的品牌聲譽還是可能被別人幾句話歪曲。
臺下十年功,不如主播一分鐘。
更悲哀的是,面對流量的差距,即便你不提任何物質賠付和補償,就是單純想要一個道歉和公道,也是一種奢侈。
畢竟,真到了評論區,十萬畝高粱吵不贏十萬個粉絲。
這樣畸形而強勢的“直播帶貨”,并不符合人們的期待。
在這些聲援江小白的帖子里,有業內人士這樣說:
“越是大主播,越應該對品牌、產品和消費者負起責任來,否則今天是江小白白挨一刀,明天又會是誰躺槍?”
諷刺的是,此次借助輿論和飯圈文化得利的東方甄選,恰恰正是直播行業最大的“網暴受害者”。
去年12月,被小作文事件搞得焦頭爛額的俞老師發了一條抖音聲明,那是和教育事業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俞,第一次見識“飯圈文化”的威力。
在那條聲明里,俞老師反思了“飯圈文化”對直播事業的傷害,并強調了兩點:
·東方甄選將堅決抵制“飯圈文化”
·東方甄選擁有的只是熱愛公司和主播們的網友和粉絲
結合這次的輿論風波來看,很難想象俞老師對飯圈文化私下里的真實態度是“不能有”,還是“不能沒有”。
但無論如何,飯圈文化對一個行業的侵蝕,都是客觀存在的。
遠的不說,前幾天的奧運賽場上,部分極端的飯圈群體就把女乒決賽的現場搞得烏煙瘴氣。為此,人民日報和體育總局都專門下場表態,表示要讓競技體育回歸本質,讓歪風邪氣遠離賽場。
某種意義上,類似的句式,同樣可以套用到直播電商行業。
作為剛剛得到國家認定的新職業,主播是靠著高學歷化、年輕化、職業化的趨勢,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也是憑借著專業性、價值性收獲了消費市場和品牌的支持。
無論是運動員還是電商主播,最終都追求的,都是要憑借專業水平和扎實功底“勝者為王”,而不是成為“微博王”。
從這個角度來說,為江小白討清白的人,秉持的信念可能是非常樸素的:
強勢的直播電商需要健康價值觀,弱勢的實體企業也需要輿論的保護。
在實體經濟舉步維艱的當下,一家耕種土地、呵護鄉親、釀造產品、支撐就業、創造稅收、傳承文化的企業,不應當被謠言和網暴淹沒。
就在昨天(8月10日),飽受網暴的前首富鐘睒睒接受央視《對話》專訪,當談到網絡攻擊時,鐘睒睒強硬地表示:
“我有自己心里的理想,因為最后天一定要是亮的,但就是亮得晚了一點,只要我能堅持到天亮,因為很多人堅持不到天亮,他跳樓了,但是我行�!�
這幾年,大主播“吸血”品牌的事情屢屢發生,很多品牌受盡委屈后不得不自建店播,這樣的生態顯然不是健康的一個模式。
天權們的滿嘴跑火車,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為“道歉”成本太低,染上飯圈文化里的“毒”,自以為可以“挾流量以令品牌”。
說到底,直播電商屬于商品流通的一種形式,本質上和貨架電商、超市百貨沒有任何區別,流通行業不生產商品,如果上游實體工廠無法存活了,流通行業估計也就不存在了。
市場需要公平,這種公平包括了上下游之間的平等和諧、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正常輿論環境,這一切有時候需要一個糾錯的力量——那就是我們常說的“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的配合。
江小白和天權以及東方甄選的事情發展了幾天,也該到了有關市場監察和負責營商環境的主管部門“出手”的時候了。
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如果不及早對這類飯圈動作進行規范和處置,明天我們就會成為另一個無緣無故的受害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