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有鳴進軍硬折扣批發超市
來源/品智PLSC
作者/黃小毅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數據顯示,國內休閑食品市場規模2021年已達到8251億元,預計未來5年將維持6.8%的年化增長,到2026年整體規模將達到11472億元。
但零食量販店這種模式,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所以,誰先占領更大的市場,誰就掌握了主動權。這也成了近些年量販零食品牌紛紛轉型升級的主要原因。
9月27日,零食有鳴官方發布公告稱:將全面進軍硬折扣全品類批發超市新業態,并在國慶期間,實現189家門店同時開業。隨著公告一同打出的還有“一件也是批發價”“樣樣都是批發價”等宣傳口號。
根據官方顯示,零食有鳴的批發超市將選以社區、菜市場、農貿市場為主,門店面積普遍升級至200至400㎡;在商品結構方面,SKU數超3000 ,除了魚肉制品、酒水乳品、方便速食等休閑零食水飲外,還擴充了紙品日化、日用百貨、米面糧油等日用和民生商品。
目前看來,以硬折扣批發超市為代表的零售形態,正成為不少量販零食品牌關注的新領域。
零食有鳴期待崛起
回溯近些年量販零食行業,頭部品牌不斷并購整合,行業集中度提升:先是萬辰集團整合好想來、來優品、吖嘀吖嘀、陸小饞零食為好想來品牌零食,然后零食很忙與趙一鳴零食官宣戰略合并。至此,形成了以零食很忙系和萬辰集團系主導的“兩超多強”格局,門店總數突破萬家已成定局。
在這其中,零食有鳴則以單日平均客單超120萬、年接待消費者人次超4.3億的運營能力,躋身成為“多強”中的一員。
零食有鳴成立于2019年,總部位于成都,品牌的核心價值是解決了消費者購買場景的問題。
以往國人購買零食的渠道就只能在大型連鎖超市與小便利店中擇其一,但前者零售困難,后者品類不夠的硬傷卻遲遲得不到解決。
零食有鳴瞄準這個需求痛點,主打“回家順手買”“1包也能買”,自2021年4月全國第一家門店“成都雙楠路店”開業,以每月新開門店超200家的速度快速增長。
截至2024年4月底,全國門店總數已突破3000家,三年內自建11大倉儲物流中心總面積近30萬㎡,服務于全國20個城市的消費者。
此次布局的硬折扣全品類批發超市,實際上是“零食 超市”新模式,這種模式下的零食品類將得到進一步的擴充。但同時也對零食有鳴自身在成本運營、庫存把控以及供應鏈端的管理提出了更細化的要求。
批發超市的優勢
在目前“兩超多強”格局下,行業頭部平臺門店數量已超過25000家,并且呈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那么,批發超市作為零食量販平臺轉型的首選,具備哪些優勢?零食有鳴又為何會選擇批發超市這條賽道去破局呢?
一、成本優勢突出
首先,批發超市通常采用大規模采購的方式,因為減少了單個商品的采購價格,直接從生產廠家購入,省去中間環節,所以大幅降低了品牌的采購成本,也減少了庫存積壓和物流成本,有效避免了落地作業導致的二次裝卸搬運和物資損耗。
二、規模效應顯著
其次,批發超市對于多家零食量販平臺也存在規模效應的優勢:一是單店面積大,提供更多的商品種類和數量,實現更高的市場份額和利潤;二是連鎖經營,批發超市通過集中采購、配送、管理的方式,將一個區域內的幾十家甚至上百家門店的零星訂貨匯總,由供應商集中送貨到分撥配送中心,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
三、適應多商圈發展
批發超市能夠適應多種商圈的發展,是其另一大顯著優勢。批發超市通常選址靈活,能夠根據目標市場的特點進行布局。無論是在城市中心、郊區還是居民區,都可以通過調整商品結構、價格策略和營銷活動來適應不同商圈的發展。
例如,此次零食有鳴轉向批發超市模式后,打造出“零食店 ”的新商業模式,是傳統零食店與批發超市的結合。這種模式下,零食有鳴批發超市既可以作為零食店的供應商,又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商品,相當于變成了一家小型超市,來滿足消費者的日常購物需求。
各大量販零食平臺的轉型
實際上,量販式零食平臺能否持續存活,關鍵點就是在于價格,便宜——是最先抓住消費者的根本。
據統計,2024年各大知名零食品牌的客單價,零食很忙、好想來、趙一鳴、糖巢、愛零食等品牌均在三四十元左右,其中最低的零食艙的22元。
而便宜的商品大都來自散裝的“白牌”,他們也是門店中真正賺錢的部分,這些商品一般都是來自小廠商生產,或者是自己貼牌,市場沒有價格參照,利潤空間就高。
所以,隨著頭部“兩超”集中度的提高,競爭環境越來越惡劣,迫使“多強們”都在謀劃和試行新的突破,也都不約而同選擇了轉型,這既是一種對未來銷售模式的探索,也是迎合消費者追求便捷、高效、個性化的體驗。
像零食很能嗨、桔子花開、零食旅行記、恰貨鋪子等平臺也和零食有鳴一樣,早早布局了超市業態;而網批碼頭、有滋零食等平臺,則是在考慮直接由量販零食轉型升級為全品類折扣超市。
除了轉向超市,便利店則是不少平臺的另一種選擇。行業內轉型較早且規模較大的當屬戴永紅零食。在戴永紅便利店內,增加了煙酒檳榔、日用小商品乃至鮮食咖啡等品類。與其說是便利店,不如說是“零食 煙酒日化”版的折扣店。
另一家“愛零食”也選擇進軍便利店領域,并以愛零食·便利品牌開放加盟。9月7日,「零售商業財經」從愛零食便利店加盟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未來品牌便利店的形態類似于羅森等日系便利店,提供鮮食產品服務,所有貨品將由愛零食統一提供。
從轉型升級的兩大方向來看,超市是以廣泛的客戶群體、豐富的商品種類和低價優勢吸引消費者,店鋪位置多在商圈等地;而便利店的業態則聚焦社區居民,以提供便捷服務和豐富的零食選擇為特色,布局在社區周邊。
兩種業態在量販零食行業“卷”成紅海的當下各有優勢,而各大平臺能否抓住轉型的風口,將是一場關乎于自身存亡的殘酷競爭。可以預計,行業即將面臨一輪重新洗牌的陣痛過程,有多少品牌能“存活”下來,我們拭目以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