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姐妹品牌“退網”,內地市場僅剩4家店?
出品/聯商網
撰文/李瑟
ZARA母公司Inditex集團中國市場戰略生變。
就在雙11大戰正在進行之際,Inditex集團旗下內衣品牌Oysho宣布將關閉天貓旗艦店。
Oysho在天貓旗艦店發布公告稱,因業務調整,Oysho天貓旗艦店將于11月17日起停止運營。
這也是繼2022年Bershka、Pull & Bear、Stradivarius和UterqÖe四大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后,Inditex集團對旗下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再次作出調整。
01
中國市場僅剩4家門店?
2011年,首次進入中國市場的Oysho追隨ZARA的腳步,用實體店的方式來探索中國市場。
彼時正是快時尚發展的黃金時期,作為ZARA姐妹品牌的Oysho將首店選在了廣州正佳廣場,之后Oysho在中國市場快速發展,巔峰時期,門店數量達到了88家。
此后隨著Inditex集團放緩開店速度,大力布局線上平臺,Oysho也于2015年5月正式入駐天貓,開出天貓旗艦店,此后天貓也是Oysho在中國市場的唯一線上渠道。《聯商網》查閱發現,截至發稿,Oysho天貓旗艦店粉絲數量為377萬。
此次退出天貓,也意味著Oysho全面退出線上。
不過線下市場對于目前的Oysho來說,也很難形成影響力。
早在今年1月,Oysho就曝出大量關店,根據相關媒體報道,Oysho先后關閉了其位于蘇州、寧波、成都、西安、深圳、石家莊等多地的門店。
根據Oysho母公司Inditex集團發布的截至今年1月31日最新財報顯示,Oysho在中國內地市場僅剩25家門店,而截至2023年1月31日的門店數量是39家。
這意味著一年的時間,Oysho在中國市場關閉了14家門店。
《聯商網》查閱Oysho微信公眾號發現,在其官微上Oysho中國市場門店數量為20家,不過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Oysho目前在中國市場門店數量僅剩4家,不到9個月時間,Oysho已經在中國市場關閉21家門店。
這個成立于2001年的內衣品牌,在成立數年后加入了運動系列,轉型為主打基本款的運動休閑品牌,大部分商品價格都在399元以上,部分品類產品價格達1500元左右。
2021年,Oysho還發布了首個男裝系列,品牌希望通過男裝業務線的增設進一步開拓市場,并推出運動服系列,目前品牌官網資料顯示,Oysho定位為運動休閑品牌。
不過這次轉型算不上成功,至少在中國市場上看起來如此,在小紅書上,一條高贊的評論是消費者對于Oysho睡衣舒適度的肯定。
事實上,Oysho在中國市場面臨著諸多強大對手,一方面是Lululemon等為代表的專業運動品牌也在強化運動和男裝市場,沖擊的另一面則是定價相差不多的蕉內、蕉下等品牌迅速崛起,擠壓Oysho在中國市場的生存空間。
根據Inditex集團2023財年財報,Oysho銷售額增長10%至7.44億歐元,占集團整體銷售額的比重約為2%。
02
關店的不止Oysho
事實上,除了Oysho外,ZARA在中國市場也在持續收縮。
今年3月,ZARA關閉了惠州華貿天地和東莞星河城店,這兩家門店均于2011年正式開出,并且都是當地唯一一家ZARA門店。隨著門店關閉,這也意味著ZARA正式撤出惠州、東莞兩地。
4月,ZARA關閉了上海寶山店,6月4日,ZARA宣布正式撤出香港太古城中心,其位于1樓的店鋪將由同樓層的UNIQLO優衣庫接手。
7月,蘇州大悅城和觀前街的兩家門店也已關閉。
在此之前的2022年,ZARA退出常州市場,2023年,先后關閉中國內地首店、華南首店、西安首店、貴陽首店、石家莊首店、銀川首店,徹底退出煙臺、淄博、銀川等地。
面對銷量下滑,ZARA開始撤出三四線城市,一二線城市的門店也開始收縮。《聯商網》查閱發現,2019年到2021年間,ZARA在中國內地的門店數量分別為179家、141家和133家,而到今年1月31日,這一數字為96家。
03
加碼線上
線下大規模收縮的同時,Inditex集團加碼線上。
2023年11月17日,ZARA在抖音以走秀的形式直播賣貨,引發行業關注熱議。抖查查數據顯示,整場約5個小時的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近122萬,最高峰觀看人數達1.3萬,而ZARA此前的直播平均單場觀看人數不超過20萬。
不久前,ZARA宣布將直播帶貨模式擴展至英國、歐洲及美國市場,計劃在其應用程序和網站上進行直播,將重點展示ZARA Woman的特定系列,以此擴大影響力。
Inditex集團另一品牌Massimo Dutti于京東618期間正式入駐,并同步在京東開設官方旗艦店,并在京東官方旗艦店內獨家首發City Beach系列女裝、Cocoa系列男裝等精品服飾。
和Oysho不同的是,ZARA和Massimo Dutti正在尋找天貓之外的增長空間。
根據Inditex集團一季度財報,今年一季度營業額同比增長7.1%至82億歐元,連續第三個季度實現個位數增長,符合預期;營業收入為16億歐元,也達到了分析師的預期;毛利潤增長7.3%至49億歐元;凈收入增長10.8%至13億歐元;營業費用增長6.4%,低于銷售額的增長;EBITDA增長了8%至24億歐元。
此外,2024年5月1日至6月3日期間,按固定匯率計算的店鋪和在線銷售額同比增長12%。該公司稱其第一季度的業績非常強勁,主要得益于團隊的創造力和全面整合業務模式的有力執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