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貴餐廳將關閉,高端餐飲何去何從?
出品/聯商網
撰文/高天
在上海高端西餐領域,Paul Pairet幾乎成為了一個標簽。他所開的店,頻登“米其林”“黑珍珠”“Best 50”的榜單,而且總會在店名加個后綴「by Paul Pairet」。
在11月19日出爐的《2025版上海米其林指南》上,連續8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的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下文簡稱為“UV”),卻突然宣布將在2025年歇業。
01
營業12年,人均6800元
UV,又稱為紫外線餐廳,2012年在上海外灘18號開業。大眾點評上該餐廳人均6800元,被稱為上海最貴的餐廳,也是最神秘的米其林餐廳,因為一天只接待10位客人。
11月20日,也就是《2025版上海米其林指南》公布次日,UV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表了“ULTRA THANKS 誠摯感謝”推文,文中對連續8年蟬聯米其林三星表示喜悅和感謝。
但推文中的“可能將在2025年某個時間點開始無限期暫停”內容更引入關注,這意味著這家高端西餐“傳奇餐廳”將落幕。
2012年5月18日,UV開業,當時便吸引了紐約時報慕名而來,上榜亞洲最佳TOP50餐廳、世界最佳TOP50餐廳,所以從2016年上海首版米其林指南開始就上榜。
UV也有很多創新標簽,如全球首家感官餐廳、前衛分子料理的開拓者等等。與經典傳統的西餐廳不同,主打前衛風格的UV將美食與最新科技結合,為食客帶來多重感官的美食體驗。
UV的營業時間是每周二到周六晚上,每天只接待十位顧客,一般建議提前三個月在官網預訂,需預先支付套餐價格的50%作為定金。10位顧客配置了超30位的服務人員,餐廳允許拍照但不準錄像,不許使用閃光燈,用餐結束后主廚Paul Pairet會與顧客們合照留念,最后再由商務接待車送回集合地點解散。
如今,這個上海第一西餐廳或將謝幕,多少令人唏噓。Paul Pairet坦言,受UV周圍被重型建筑工地包圍的現狀,其向公眾開放的餐廳營運模式遇到困難。
不過,即便UV最后難逃閉店的結果,但上海的“Paul Pairet”體驗不會停止。
因為就在11月22日,UV方微信公眾號又新發了一條內容明確了,Paul Pairet 不會離開上海,而且正要推出一個新的餐車項目,而且UV會將其現行運作轉換為不同的模式。
同時,在UV最后營業期間公布之前,餐廳持續維持現行運作,其訂位網站也維持60天的預訂開放。
02
老板重心或投入“平價”餐廳?
作為UV背后的靈魂人物,法國名廚Paul Pairet也很傳奇。
Paul Pairet來自法國南部的佩皮尼昂,20歲時入讀酒店管理學校,后在巴黎多家高級餐廳接受傳統廚師訓練。1992年,他離開法國,開始了國際廚師生涯,曾在香港、悉尼、雅加達等地工作,隨后再返回巴黎。
1998年,Paul Pairet遇到了伯樂法國名廚Alain Ducasse,被招攬至伊斯坦布爾麗思卡爾頓酒店的Cam餐廳工作,并把Cam改造成伊斯坦布爾首間前衛美食餐廳。
2005年,Paul Pairet加盟上海浦東香格里拉大酒店旗艦餐廳翡翠36,正式進軍中國餐飲業。
2009年,Mr&Mrs Bund by Paul Pairet(簡稱為“MMB”)開業,這是Paul Pairet在上海的首家餐廳,主打簡單大眾化的美食,是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美食理念和情感表達。同樣開在外灘,同樣是黑珍珠餐廳,人均768元。
Paul Pairet的第二家餐廳就是UV。
目前,Paul Pairet的餐飲版圖中,除了MMB和UV,還有Charbon by Paul Pairet和Polux by Paul Pairet。
▲圖源:大眾點評截圖
其中Polux定位法式小酒館,開在上海新天地,人均271元;Charbon是烤肉冰淇淋店,開在環貿iapm,人均224元。
相比UV和MMB,Polux和Charbon則相對“平價”,也被很多消費者稱為UV的“平替版”。
除了還在營業的四家餐廳,Paul Pairet這些年還在燒烤和面包品類做了嘗試。
2017年在外灘3號開業的The Chop Chop Club,主打Carvery燒烤,但僅營業了幾個月就關門了。
2023年10 月,在浦東陸家嘴的IFC,ROODOODOO滬嘟嘟開業,這是Paul Pairet開出的面包店,主打全日制“法式烘焙面包與休閑餐館”,人均25元至350元。但是目前滬嘟嘟也處于暫停營業的狀態。
據餐廳負責人此前公開稱,“滬嘟嘟一直有些設備和技術問題需要調整,團隊決定在目前淡季中先暫停營業,計劃可能可行的方案。我也希望這個暫停不會太久。”
滬嘟嘟何時歸來,還未可知。
03
高端餐飲何去何從?
UV的落幕,映射了高端餐飲在中國市場的現狀。
今年以來,Opera BOMBANA和TIAGO集團接連倒閉、外灘十八號法餐新貴L'Atelier 18跑路,此前包括米其林二星餐廳喜粵八號在上海南京東路的門店也關閉,被傳“老板跑路”;丹麥哥本哈根米其林二星餐廳refer、人均2000+的明路川、長沙大魚海堂等餐廳也不斷關閉。
近日,知名日料品牌“赤坂亭”也被爆在全國大面積關店,巔峰時期赤坂亭曾開出40余家門店,人均300元+,曾被稱為“上海自助日料天花板”。
高端餐飲正經歷一次大洗牌。
在消費趨謹慎的前提下,高端餐飲主打的突出的服務和環境等附近值減弱,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會為其買單,反而追求高品質、高性價比的餐飲體驗。
尼爾森IQ發布的《2024中國消費者展望》顯示,精打細算的理性消費成為中國消費市場的主流,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度整體上升,在意低價的群體占比從20%上升至35%;看重性價比、多平臺比價的“精打細算型”消費者占比從28%上升為30%。
▲圖源:赤坂亭
商業地產資深操盤者王響(化名)向《聯商網》表示,消費降級的本質是橄欖型社會中的居中力量(中產階級)預期發生變化,而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收入不高/收入中產的人占到80%,當下各行各業的收入在下滑,消費者更加理性消費。
Paul Pairet放棄“天價”的UV,將重心轉向在當前更有市場的“平價”餐飲,其實是明智的。
總之,高端餐飲的“潰敗”根源在于人們的消費更加理性,對高端餐飲來說,必須要考慮到消費者的心理需求,能讓他們以更合理的價格來體驗高端的餐飲服務。如果做不到,及時抽身也不失為一種策略。
注:除特殊備注外,文中圖片均來自品牌官微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