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茗沖擊港股IPO:有哪些風險與挑戰?
來源/聯商專欄
撰文/鄒通
2月4日,國內新茶飲行業的領軍品牌古茗正式啟動了港股IPO招股流程。此次招股計劃發行約1.59億股股份,招股價設定在8.68至9.94港元之間,預計最多可募集資金15.7億港元。
若古茗順利上市,它將繼奈雪的茶(2021年上市)和茶百道(2024年上市)之后,成為第三家在港股市場亮相的新茶飲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古茗還是國內首個以加盟模式為主、擁有萬店規模的茶飲品牌。
本文將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深入分析:行業背景、古茗的競爭優勢、募資用途的邏輯以及此次上市的戰略意義。
一、行業背景:新茶飲賽道分化,萬店規模成競爭門檻
當前,中國現制茶飲市場已進入存量競爭階段。據紅餐大數據顯示,2023年國內新茶飲市場規模已超過2900億元,但增速已從2021年的51.9%大幅下降至2023年的13.4%。該行業呈現出兩大顯著趨勢:
首先,頭部品牌加速整合。截至2024年底,全國現制茶飲門店數量已超過50萬家,行業集中度在不斷提升。其中,蜜雪冰城憑借超過3萬家門店位居行業榜首,而古茗則以9800家門店位列第二梯隊,但其單店盈利能力更為強勁。
其次,資本化進程明顯加速。港股已成為新茶飲企業上市的首選地。奈雪的茶以直營模式率先登陸資本市場,但因高運營成本而市值波動較大;茶百道則通過加盟模式實現輕資產擴張,上市后市值超過200億港元。古茗的此次上市,將進一步驗證加盟模式在資本市場的價值。
二、行業格局:從“規模戰”到“效率戰”,萬店門檻背后的三重分化
1.市場規模增速放緩,結構性機會顯現
灼識咨詢數據顯示,中國現制茶飲市場規模自2017年的422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473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34.1%。然而,2024年增速預計將下滑至12.5%,市場進入存量競爭階段。盡管如此,結構性機會依然顯著:
·價格帶分層:高端市場(客單價≥25元)由奈雪的茶、喜茶主導;中端市場(10-25元)競爭激烈,包括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等品牌;下沉市場(≤10元)則被蜜雪冰城壟斷。
·區域滲透不均:一二線城市茶飲門店密度已達300家/百萬人口,趨于飽和;而三四線城市密度僅為150家/百萬人口,仍有較大滲透空間。
·品類創新放緩:2023年,頭部品牌新品迭代速度同比下降20%,行業亟需突破同質化困境。
2.資本化進程提速,港股成新茶飲上市熱門
目前,港股已匯聚多家新茶飲品牌,包括奈雪的茶(直營模式代表)、茶百道(加盟新秀),古茗的加入將進一步豐富競爭格局:
·奈雪的茶:主打“第三空間”體驗,但單店日均銷售額自2021年的2.03萬元降至2023年的1.45萬元,直營模式的高成本壓力日益凸顯。
·茶百道:2024年上市后市值突破250億港元,依托加盟模式迅速擴張近萬家門店,但供應鏈深度有待提升。
·古茗:以9800家門店規模沖刺上市,單店盈利能力顯著,2023年加盟商平均毛利率為28%(茶百道為22%),供應鏈成本占比9.8%,為行業最低。
3.萬店時代的三重競爭壁壘
萬店規模不僅是品牌實力的體現,更是效率競爭的關鍵:
供應鏈成本控制:蜜雪冰城憑借3萬家門店的規模效應,將檸檬采購成本壓低至行業均價的60%;古茗則通過自建冷鏈,實現“24小時鮮果到店”。
數字化管控:當門店數量超過5000家時,傳統督導體系難以應對,需借助AI巡店、智能訂貨系統等數字化工具降低管理損耗。
區域密度優勢:古茗在浙江、福建等優勢區域的門店密度達2.5家/萬人,物流成本較稀疏區域低30%,形成“區域規模經濟”。
三、古茗的核心競爭力:加盟模式+供應鏈深耕
古茗的招股書顯示,其核心優勢體現在兩大方面:
加盟驅動的規模化擴張。截至2023年底,古茗擁有9001家門店(加盟店占比99.93%),覆蓋全國31個省份。與蜜雪冰城相比,古茗采取更嚴格的選址策略,注重區域密度(如華東地區門店占比超40%),通過“區域加密”策略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品牌曝光。2024年門店數增至9800家,盡管增速放緩,但單店日均銷售額達5600元(2023年數據),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全鏈路供應鏈能力。古茗自建倉儲物流體系,擁有21個分倉和超過400輛冷鏈車輛,實現“當日達”配送至90%以上門店。供應鏈成本占收入比例從2021年的12.3%降至2023年的9.8%,顯著低于行業15%-20%的平均水平。這一能力支撐其產品創新和加盟商利潤空間(加盟商平均投資回收期約14個月)。
四、古茗IPO募集資金用途解析:技術、供應鏈與品牌三重驅動
古茗此次IPO募集資金約15.7億港元,其分配策略緊密圍繞行業痛點與自身戰略需求展開,旨在通過技術升級、供應鏈強化以及品牌建設等多方面的布局,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與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具體募資用途如下:
1、信息技術與數字化升級(25%):提升門店運營效率與消費者洞察能力,以更好地適應市場變化,滿足消費者需求。可能實現路徑如下:
智能訂貨系統:借助大數據分析,依據歷史銷售數據、天氣等多維度因素,動態調整原材料需求。例如,在天氣炎熱時,適當增加冷飲原材料的預訂量,從而減少庫存損耗,優化庫存管理。
會員體系深化:整合小程序、第三方平臺等多渠道數據,全面構建用戶畫像。通過對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偏好等信息進行深度分析,實現精準營銷,為不同類型的會員提供個性化的優惠和服務。
供應鏈可視化:利用先進的IoT設備,對倉儲溫度、物流軌跡等關鍵環節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原料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的品質一致性,保障產品質量。
古茗數字化能力是加盟模式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數字化手段,古茗能夠降低管理復雜度,實現對眾多加盟店的集中化、精細化管理,同時增強總部對加盟店的控制力,確保品牌形象和服務質量的一致性。
2、供應鏈強化(25%):構建全球化采購網絡與柔性生產能力,以應對市場需求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實施路徑:
原料基地建設:在云南、廣西等地擴建檸檬、芒果等核心水果種植基地。通過與當地農戶合作,采用科學的種植管理方法,鎖定上游供應,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和品質可控。
自動化工廠升級:引入果汁萃取、無菌灌裝等先進設備,提升生產過程的標準化程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同時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冷鏈網絡擴展:新增5個區域分倉,重點覆蓋西北、東北等薄弱區域。優化配送路線,縮短配送半徑,提高配送效率,確保產品能夠及時、新鮮地送達消費者手中。
供應鏈是加盟模式的“命脈”。通過規模化采購與高效配送,古茗可進一步壓縮成本,支撐價格競爭力。例如,招牌產品“超A芝士葡萄”售價13元,較同行低15% - 20%,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價格優勢。
3、品牌建設與用戶運營(約20%)。從區域性品牌向全國性品牌躍遷,提升品牌的全國影響力和知名度。可能實現路徑如下:
IP聯名與跨界營銷:延續與《中國國家地理》、熱門影視劇等的合作,強化“國潮”標簽。通過獨特的創意和話題性,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例如,2023年聯名活動帶動單日銷量峰值增長200%,取得了顯著的營銷效果。
社交媒體矩陣:加大在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的投放,孵化“古茗探店”等UGC內容。通過用戶的真實分享和互動,擴大品牌傳播范圍。當前抖音話題播放量超50億次,顯示出社交媒體營銷的強大影響力。
社區化運營:通過企業微信建立“店長 - 消費者”直連通道,及時了解消費者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同時,通過會員活動、積分兌換等方式,提升用戶黏性。
品牌力是突破區域限制的核心。在高線城市建立品牌認知,有助于古茗在未來進行全國性的市場擴張,吸引更多消費者。
4、地域加密與加盟商支持(約10%)。優化區域密度,提升單店盈利能力,增強加盟商信心。可能實現路徑如下:
加密區域選擇:聚焦長三角、珠三角等消費力強的區域,將門店密度從當前1.5家/萬人提升至2家/萬人。通過合理布局,提高市場占有率。
加盟商培訓體系:建立“古茗學院”,為加盟商提供選址、運營、產品標準化等全方位課程。幫助加盟商提升經營能力,確保加盟店的運營質量。
金融支持計劃:聯合銀行推出低息貸款,降低新加盟商初始投入(目前加盟費約28萬元/店)。減輕加盟商的資金壓力,吸引更多潛在加盟商加入。
區域加密可攤薄物流與營銷成本,同時形成競爭壁壘。通過為加盟商提供有力支持,古茗能夠與加盟商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品牌發展。
5、產品研發創新。建立差異化產品矩陣,應對同質化競爭,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可能實現路徑如下:
健康化趨勢:開發低糖、植物基產品,如將“零卡糖”系列占比提升至20%。順應健康消費潮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健康選擇。
本土化創新:挖掘區域特色食材,如云南玫瑰、潮汕油柑等,打造地域限定款。結合當地文化和口味偏好,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增加產品的獨特性和吸引力。
研發實驗室建設:在上海、杭州設立研發中心,年研發投入增至1.5億元。加強研發團隊建設,提升研發創新能力,為產品創新提供有力支持。
產品迭代能力是留存消費者的關鍵。通過不斷創新,古茗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平衡爆款延續性與創新風險。
6、營運資金補充(10%):主要用于應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季節性備貨(如夏季水果采購)及突發事件儲備。新茶飲行業毛利率普遍在50% - 60%,但現金流受制于加盟商賬期與供應鏈賬期錯配。充足的資金儲備可增強古茗的抗風險能力,確保企業在面對各種不確定性時能夠保持穩健運營。
六、風險與挑戰:萬店時代的“不可能三角”
盡管古茗的上市路徑清晰,但新茶飲行業的“不可能三角”——規模、利潤、品質——仍是長期挑戰:
1. 食品安全風險。萬店規模下,2023年古茗被曝出5起食安問題,主要集中在加盟店鮮果變質、員工操作不規范。需投入更多資源構建“總部-區域-門店”三級質檢體系。
2. 下沉市場盈利難題。在縣域市場,古茗14元的客單價面臨蜜雪冰城的降維打擊。需通過“子品牌”(如低價副牌“古小茗”)或套餐組合(買一送一)爭奪份額。
3. 高線城市突破阻力。在一線城市,古茗的品牌調性不及喜茶、奈雪,需通過聯名高端IP(如故宮文創)重塑形象,同時增加“第三空間”旗艦店提升體驗。
4.供應鏈跨國管理。東南亞原料采購涉及地緣政治(如泰國榴蓮出口限制)、匯率波動等風險,需建立本地化采購團隊與期貨對沖機制。
若古茗能有效執行募資規劃,有望在2025年實現以下目標:門店規模突破1.2萬家,成為首個萬店級上市茶飲品牌;供應鏈成本再降2-3個百分點,鞏固性價比優勢;品牌認知度進入行業前三,為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礎。
結語
古茗的上市標志著新茶飲行業進入“精耕細作”階段。通過本次募資,其戰略重心從“快速拓店”轉向“技術驅動的高質量增長”,這不僅是單一企業的進化,更是整個行業從野蠻生長到精細化運營的縮影。未來,能否在規模效應與盈利能力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決定古茗能否在資本市場上講好“新茶飲2.0”的故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