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一大美妝連鎖收購對手
出品/青眼
撰文/九歌 碼頭海鷗
英國美妝市場風云再起。繼歐萊雅收購英國護膚品牌Medik8、聯合利華在英國投資建設香料新工廠后,英國美妝零售業又迎來重大變局。
7月10日,美國第一大美妝連鎖Ulta Beauty宣布,從私募股權公司Manzanita Capital手中收購了英國高端美妝連鎖店Space NK。盡管官方尚未披露具體交易金額,但據外媒報道,此次交易金額預計超過3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9.04億元)。
被譽為“美國屈臣氏”的Ulta Beauty,這一次高調出手,是否意味著要重倉英國市場?聯系近期國際美妝巨頭在英國市場的一系列布局,全球美妝市場的“風暴眼”要轉移了?
美國第一大美妝連鎖收購對手
這一收購消息并非突然。
早在去年4月初,據外媒報道,Manzanita Capital就考慮以4億英鎊(約合人民幣36億元)價格出售旗下美妝集合店Space NK,如今靴子終于落下。
根據目前已公布的交易條款,Space NK將作為Ulta Beauty的獨立子公司運營,目前的管理團隊將保留,其現有門店將成為Ulta Beauty開拓英國市場的立足點。
對此,Ulta Beauty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Kecia Steelm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國際擴張是公司發展計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收購 Space NK“提供了一個獨特且具有戰略意義的機會”——既能依托這一成熟且持續增長的品牌,又能加碼正在升溫的英國市場。
據公開信息顯示,Space NK創辦于1993年,是英國本土高端美妝零售標桿。該連鎖品牌以精選全球高端護膚、彩妝及護發產品著稱,其獨特的買手制模式和高端定位,曾讓業界普遍看好其成為“英國版絲芙蘭”的發展潛力。
截自Space NK官網
值得一提的是,Space NK曾于2018年進入中國市場,但2020年5月底前全面退出中國線下市場。去年6月,全球美容分銷平臺PCA公司又收購了其美國批發業務。至此,Space NK海外業務逐漸收縮,重心回歸英國本土。
截至目前,據其官網顯示,Space NK的線下門店集中分布在英國和愛爾蘭,共有83家店鋪。通過此次收購,Ulta Beauty可直接獲取其英國本土渠道資源,打開英國市場。
去年銷售額破800億
曾獲巴菲特持倉
Ulta Beauty的收購底氣,或與其近期穩健的業績表現密切相關。
據Ulta Beauty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其凈銷售額錄得112.96億美元(約817.59億元),同比增長0.8%。在經濟下行環境下,Ulta Beauty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
截自Ulta Beauty官網
由此也一度引來有著“股神”之稱巴菲特的關注。據外媒報道,去年,巴菲特曾建Ulta Beauty,買入約69萬股,總價值約19億元人民幣。
今年1月,Kecia Steelman接替Dave Kimbell成為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換帥”后的第一季度,Ulta Beauty的業績表現更為亮眼。據其財報,2025年第一季度凈銷售額增長至28.48億美元(約205億元),同比增長4.5%。
對此,Kecia Steelman表示:“Ulta Beauty在2025年一季度取得了優于預期的開局。”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財報電話會議上,她還公布了一項名為“Ulta Beauty Unleashed ”的計劃。
據公開信息顯示,該計劃旨在通過改善商店運營(包括導航、庫存、人員配備等)來專注于核心業務增長,同時強調與Milk Makeup、Anua 和Cecred等獨家和新興品牌的品牌建設。此外,Ulta Beauty還將以國際增長為基礎,擴大自身的全球影響力。
事實上,Ulta Beauty的核心業務離不開其線下門店的建設。
據青眼號外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2月3日,Ulta Beauty全球線下門店數量為1355家;至2024年年底,其全球線下門店數量增至1445家。
與中國的美妝電商主導所不同的是,美國市場仍以線下為王。Ulta Beauty這種穩扎穩打的擴張策略,既避免了激進擴張帶來的風險,又確保了市場份額的持續提升,彰顯出成熟零售企業的戰略定力。
當然,隨著電商發展沖擊,Ulta Beauty也并未墨守成規。據悉,Ulta Beauty電商業務占比已達20%。同時,與高端百貨Target合作開辟“店中店”模式,這種創新與轉型精神使其經營穩定性顯著優于同業競爭者。
英國美妝升溫
零售市場風云變幻
事實上,Ulta Beauty選擇此時加碼英國市場并非偶然。近年來英國市場持續“升溫”,吸引不少美妝巨頭紛紛布局,具體來看呈現出以下變化趨勢。
其一,線下零售再度擴張,渠道創新及融合加速。
2023年,退出英國18年的絲芙蘭高調重返英國市場,首店落地倫敦Westfield購物中心。公開報道顯示,開業時曾引發長時間排隊現象。據外媒報道,絲芙蘭還將于今年本月在英國謝菲爾德市開新店,將與另一英國零售商Superdrug展開直接競爭。需要說明的是,Superdrug早已于2002年被屈臣氏收購。
截至目前,絲芙蘭在英國已開設8家門店。對于擴張計劃的下一步,絲芙蘭首席執行官Guillaume Motte在2024年底接受外媒采訪時曾表示,未來兩到三年內,將在英國至少擁有20家門店,而2025年將成為絲芙蘭自2008年以來門店開業最多的一年。
圖源:絲芙蘭
無獨有偶,另一英國本土美妝巨頭也迎來新變化。今年3月,全球最大的“藥妝”公司Walgreens Boots Alliance(下稱:WBA)宣布,稱其將被私募股權公司Sycamore Partners以100億美元(約717億元)的價格收購并私有化。
而英國知名健康與美容零售商Boots屬WBA全資子公司。據WBA 202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Boots英國零售部門銷售額增長8.1%,網上商店的銷售額增長了23%,占總銷售額的22%,線上線下融合的趨勢顯著。
這一連串資本運作與市場洗牌,正在重構英國美妝零售產業的競爭生態。對Ulta Beauty這一北美零售巨頭而言,這種市場變局既為其提供了快速切入英國高端美妝市場的戰略機遇,可借助Space NK成熟體系實現本土化布局;另一方面,Boots等本土品牌的數字化轉型加速,以及絲芙蘭等國際競爭對手的持續發力,也意味著渠道競爭、客群爭奪將日趨白熱化。
其二,資本市場頗為活躍,供應鏈端回流本土。
今年5月,聯合利華宣布將斥資8000萬英鎊(約7.7億元)在英國默西賽德郡陽光港建設一座香料研發基地。據外媒報道,新基地將包含香水研究與創新實驗室、調香工廠和測試中心等。在技術創新方面,基地將使用機器人技術混合香精油,調香師還將與AI合作開發新香調。
據了解,這項投資是聯合利華未來兩年對英國進行約3億英鎊(約29.04億元)研發投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際美妝巨頭通過加強自研能力、提升供應鏈壁壘的重要一環。
除此之外,英國美妝市場的升溫也反映在中英貿易中。
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5年1月-3月,中國化妝品出口國家前五名分別是:美國、印尼、英國、荷蘭及日本——英國現階段是中國化妝品第三大出口國。而2024年,我國與英國外貿商品總額為7002億元,同比增長1.5%,可見英國市場對中國美妝企業的吸引力同樣在提升。
未來,隨著更多玩家的入局與布局深化,英國美妝市場的“熱度”或將持續攀升,為行業帶來更多新的變量與機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