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根達斯易主在即,“花落”高盛?
出品/零售商業財經
作者/靜淇
2025年8月4日,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集團(GS.US)正準備以150億歐元(約1200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第二大冰淇淋生產商Froneri,這一交易若達成,將改寫全球冰淇淋行業格局。
與此同時,今年6月有公開報道稱,哈根達斯母公司通用磨坊正考慮出售其在中國的哈根達斯冰淇淋門店,盡管談判尚處于初期階段且通用磨坊回應“不予置評”,但這一系列動作已引發行業對哈根達斯未來發展的高度關注。
結合當前市場動態與消費趨勢,哈根達斯正處于品牌價值重構、市場策略調整的關鍵轉折點,其未來發展或將呈現區域分化、渠道轉型與消費場景革新的多元路徑。
01
若交易達成
會出現哪些行業變局?
公開資料顯示,Froneri為PAI與雀巢(Nestlé)于2016年成立的合資公司,雙方股權各半,目前為美國市場生產哈根達斯(Häagen-Dazs)、奧利奧(Oreo)、吉百利(Cadbury)等知名冰淇淋品牌的商品。
在這筆擬議的大型收購交易中,高盛資產管理(GSAM)拿現金去接PAI Partners為繼續持有Froneri而新建的“延續基金”(continuation vehicle)中的Froneri大額股份份額。
所謂的“延續基金模式”指的是私募管理人在原旗艦基金到期前,將旗下明星資產轉移至新設單一或多資產基金,讓原LP選擇現金退出或等額滾入。核心目的在于為老LP提供流動性,并且讓管理人繼續掌控高質量資產,等待進一步增值,同時還能夠引入新機構(比如高盛)承擔主要出資進而成為延續基金新的主導方。
此次高盛或通過“延續型基金”收購PAI Partners持有的多數股權,旨在延長投資回報周期并深度介入規模巨大的美國冰淇淋市場。
據報道,目前該交易尚處于談判階段,相關方尚未簽署最終協議。
我們猜想,若交易達成,行業變局將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市場集中度提升,高盛的資本運作能力或推動Froneri加速市場擴張;二是品牌戰略調整,高盛可能通過優化產品線與渠道布局,進一步挖掘哈根達斯的高端市場潛力;三是供應鏈整合,Froneri現有的生產基地與分銷網絡將成為高盛布局全球冰淇淋市場的重要支點。
不過,需注意的是,即便交易達成,高盛獲得的僅限于哈根達斯在美國、歐洲等特定區域的經營權,中國市場仍由通用磨坊掌控,這為后續分析哈根達斯的區域發展差異埋下伏筆。
02
哈根達斯在華困境
市場收縮與戰略調整
盡管哈根達斯在歐美市場的經營權可能易主高盛,但其中國市場運營權仍歸屬通用磨坊。
然而,通用磨坊在華發展近年持續不順,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銷售額達4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8億元),同比去年下降5%;凈利潤為6.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5.38億元),同比下降7%,未達投資者營收目標預期。其中,中國所在的國際市場三季度凈銷售額同比下降3%,該公司稱下跌的主因系中國與巴西市場收入下降。
圖源:哈根達斯官網
具體來看,哈根達斯在華面臨三重困境。
其一,門店數量銳減與客流量下滑。
2024年1月哈根達斯在中國的門店數量為466家。而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14日,這一數字銳減至370家。事實上,6月初,通用磨坊首席執行官Jeff Harmening便在德意志銀行全球消費品論壇上表示,哈根達斯在華門店客流量雙位數下滑。此前的業績說明會上,Jeff Harmening也表示,哈根達斯客流量在華持續雙位數下滑。
其二,消費場景分流與競爭加劇。
新興茶飲品牌與本土咖啡門店的出現,分流了哈根達斯的市場份額,消費者有了更多休閑小憩的空間選擇,不再局限于冰淇淋專賣店。例如,蜜雪冰城憑借低價策略,2024年前九個月在國內售出約14億支冰淇淋,成為現制飲品行業銷量最高的單品之一。
其三,品牌溢價與消費需求錯配。
中國消費者對擁有超高品牌溢價的“國際大牌”逐漸祛魅,更傾向于選擇品質好且價格實惠的商品,窄門餐眼最新數據顯示,哈根達斯在華門店客單價高達57.93元,遠高于其主要競爭對手DQ的23.03元,甚至與蜜雪冰城7.27元的客單價形成鮮明對比。
圖:哈根達斯、DQ、蜜雪冰城對比
然而,高昂的價格并未帶來相應的品牌溢價和顧客忠誠度,反而成為阻礙客流增長的重要因素。通用磨坊首席執行官Jeff Harmening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坦言:“(哈根達斯的)門店利潤率低,但固定成本很高”。
這一表態直指哈根達斯在華經營困境:高額的商場租金和運營成本,疊加不斷下滑的客流量,使得單店盈利能力持續惡化,進一步導致其市場競爭力下降。
為應對困境,通用磨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優化門店網絡、拓展零售渠道、推出本土化產品等。例如,哈根達斯在7-ELEVEn、全家FamilyMart、羅森等便利店渠道加大鋪貨力度,甚至在山姆會員店里搞快閃特賣。
圖源:大眾點評
此外,通用磨坊還嘗試通過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2025年7月與阿里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核心業務系統遷上阿里云,打造統一云底座。
然而,這些措施尚未完全扭轉頹勢,畢竟哈根達斯過去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高價格、高利潤、高姿態之上的,這是一種通過制造稀缺感和尊貴感來獲取超額溢價的打法。換言之,哈根達斯想要在華實現突破性進展,仍需在品牌定位、產品創新與渠道下沉等方面下功夫。
03
緣何成為“時代的眼淚”?
哈根達斯從“冰淇淋界LV”到“時代的眼淚”的轉變,是消費需求變化與市場競爭升級的綜合結果。
從消費者行為來看,中國冰淇淋市場正經歷“掐頭去尾”的理性回歸,3-5元產品持續占據近半壁江山,12元以上高價產品份額連年萎縮。
馬上贏數據顯示,2025年5-6月,3-5元冰淇淋銷售額占比達45.98%,而12元以上產品占比僅3.95%。這種變化反映出消費者更注重“質價比”與“性價比”的平衡,而非單純追求品牌溢價。
圖源:馬上贏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冰淇淋不再是夏季的專屬,也不再是冰淇淋專賣店的專屬。例如,元祖推出的心動玫瑰冰淇淋、雪麻糬等新品,將冰淇淋與烘焙結合,滿足了消費者對休閑美食的需求。此外,茶飲品牌通過產品創新分流冰淇淋消費,如奈雪的冰淇淋歐包、喜茶的芥末冰淇淋等,均在特定消費群體中獲得青睞,也在一定程度上瓜分了哈根達斯的市場份額。
從行業趨勢來看,冰淇淋市場正從“功能消費”向“體驗消費”轉型。消費者不僅關注產品本身,更注重消費過程中的情感價值與社交屬性。
例如,蜜雪冰城通過密集的門店布局與低價策略,構建了“親民、便捷”的品牌形象;野人先生則以開心果、五常大米等特色產品,在中高端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圖:野人先生
相比之下,哈根達斯的門店體驗與產品創新未能及時跟上消費分層的步伐,導致其品牌吸引力下降。
基于上述分析,哈根達斯的未來發展或將呈現以下趨勢:
在歐美市場,若高盛收購Froneri成功,可能通過資本整合與品牌運營,進一步鞏固哈根達斯的高端市場地位,但需應對雀巢等合作伙伴的戰略博弈;
在中國市場,通用磨坊需在維持品牌調性的同時,優化性價比、下沉渠道并強化本土化創新。此外,全渠道運營與消費場景拓展將成為關鍵,哈根達斯需通過線上線下融合、跨界合作等方式,重塑品牌價值與消費體驗。
結語
哈根達斯的“易主”傳聞與市場困境,是全球冰淇淋行業變革的縮影。
在消費需求升級、競爭格局重構的背景下,品牌需以消費者為中心,通過產品創新、渠道優化與品牌價值重塑,方能在“質價比時代”延續傳奇。
對于投資者與從業者而言,需密切關注高盛收購Froneri的后續進展、通用磨坊在華戰略調整,以及冰淇淋市場的消費趨勢變化,以把握行業發展的新機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