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爺爺不泡茶,原材料占比50%的生意誰在做
出品/市象
作者/古廿
“高單量,高活動,高成本。”有開了多家門店的加盟商對「市象」總結爺爺不泡茶這門生意時稱:“單量很可觀,一些不錯的單店可以做到22萬的月流水,但是品牌的各種優(yōu)惠活動太多了,實際到手差不多15萬。”
“這些錢里面還有一個大頭是原材料成本,能夠占到50%以上,扣完這些加上房租、人力、水電等成本,凈利潤差不多三四千塊錢。”還有長沙地區(qū)的該品牌店長透露:“這個生意就是看著熱鬧,我們老板說他5月、6月這兩個月合計只賺了兩三萬。”
從品牌視角來看,數據表現可能更優(yōu)秀一些。據《姚蘭 Yvonne》自媒體最新消息,爺爺不泡茶2024年凈利潤約為7000萬元,2025年預計實現凈利潤3億元。以1200門店估算,相當于去年單店凈利潤可以賺到將近6萬元。
這個數字在行業(yè)中并不算低。以霸王茶姬為例,2022年門店規(guī)模在1000家左右時,凈利潤虧損9072萬元;但到2023年擴張至3500家門店后迅速扭虧,實現凈利潤8億元;2024年門店破6000家時,更是一舉拉高至超25億元的凈利潤。
可見,規(guī)模效應對于盈利能力的支撐作用,在行業(yè)中極為關鍵。
可能是為了進一步提速,近期爺爺不泡茶也密集上線一系列動作。先是最近的電梯廣告中,爺爺不泡茶請來舒淇擔任品牌代言人,并高調宣布首創(chuàng)的“荔枝冰釀”累計售出3800萬杯。緊接著,品牌又一口氣對外發(fā)布四項市場地位聲明:荔枝冰釀行業(yè)首創(chuàng)、米釀類奶茶銷量第一、行業(yè)增速第一、最受年輕人歡迎品牌。
憑借這套組合拳,爺爺不泡茶快速在消費者端建立起流量認知的高地。但站在加盟商視角,這門打著“三高”標簽的生意,依然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收益模型——尤其是在讓加盟商“真金白銀”賺到錢這件事上。
要想從新銳品牌躍升為主流品牌,僅靠聲量還不夠,更關鍵的,是如何把熱度轉化為一套可持續(xù)的盈利機制。
01
原材料占比50%的生意誰在做
“原材料占比可以達到50%以上,加上一些優(yōu)惠活動,雖然品牌熱度帶來的流水不錯,但是加盟商想要賺錢并不容易。”上述加盟商吐槽。據數據統(tǒng)計,目前主流的幾個上市茶飲品牌的原材料成本基本在35%-45%的區(qū)間。
「市象」此前和霸王茶姬的頭部加盟商交流時,一個主流的加盟共識是:做餐飲加盟主要看兩個要素,一個是品牌熱度,如果沒有熱度,講什么都沒有用;另一個就是數據模型,食材成本會不會超過35%。
“高過40%這個是非常敏感的。只要超過40%,我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你,這個生意沒法做,做不了,一點容錯性都沒有。除非你有非常高的月流水來支撐他,你才有可能賺到錢,不然的話你做不下去的。”
從數據來看,以原料成本占比評估一門茶飲生意具有一定準確性。有券商統(tǒng)計的上市茶飲單店模型數據顯示,目前主流的五大上市茶飲品牌中,食材成本超過40%的品牌主要是古茗和蜜雪冰城兩個萬店品牌,位于45%-49%的區(qū)間范圍。
其中古茗主打個體戶加盟商,加盟者掙得是替代員工省下的辛苦錢。蜜雪冰城走的是薄利多銷的性價比路線,加盟商掙得是多店流水下極致效率的錢。盡管如此,更高的原料成本還是使得這些品牌的加盟商利潤低于霸王茶姬。
「市象」拿到的店鋪營收截圖顯示,一家月銷9000多單的門店,營收流水23萬左右,實收15萬左右。
其中實收和流水之間的第一層縮水,來自占比56%左右的外賣訂單,相比到店單會有更多的優(yōu)惠活動。實收到手之后,第二層影響凈利潤的縮水就是占比50%的原料成本。據了解,高昂的原料成本,主要和其運營模式有關。
有接近該品牌的內部人士透露:近期剛端掉的一個假供應鏈的窩點,原材料成本高導致的私采現象仍然還是治理重災區(qū)。據了解,和主流加盟品牌總部一層扣點的運營模式不同,目前爺爺不泡茶的原料需要經過品牌方和代理商的兩層扣點。
沒有極致效率的運營模式下,往往導致加盟商到手的原材料成本遠高于其他品牌。以茶葉為例,市場50元一斤的茶葉,加盟商從總部進貨成本180元。
不過爺爺不泡茶品牌總部曾對外聲明,在全國沒有任何形式的加盟代理。
一些考察過該品牌的頭部茶飲加盟商透露:“這個品牌的流水不錯,加上總部做的一些代言活動和品牌營銷,相對低的加盟門檻,對于不少被主流茶飲品牌拒絕的創(chuàng)業(yè)者還是很有誘惑力的。”
02
巨頭縫隙下的新勢力
整個茶飲市場的加盟節(jié)奏,已經被“上市”這道分水嶺劃開了。
一邊是已經上市或沖刺上市的頭部品牌,開始集體收緊加盟“提門檻”。蜜雪冰城在招股書里寫得很直白:2023年,全國遞交加盟申請的只有不到5%被批準。茶百道也類似,只有約7%的候選人最終拿到加盟資格。
背后邏輯不難理解:一是品牌基數已經足夠大,不需要靠放量擴張;二是上市企業(yè)得考慮品牌形象和運營穩(wěn)定性,跑馬圈地成為過去式。于是,頭部品牌的加盟節(jié)奏變慢,擴張方式趨于穩(wěn)健。
而另一邊,則是另一種故事。那些還沒上市的連鎖品牌,開始主動“降門檻”,反向撿起頭部品牌看不上的加盟商——這批人也試圖在巨頭縫隙里撿金子,集體捧起一個個新的網紅品牌。
截止到今年4月,爺爺不泡茶以1778家門店總數量反超奈雪,躋身茶飲新勢力,平均每天開出2.7家。
過去一年,對于這個新銳品牌,市場的聲音分為兩種:一種是幾乎整個新茶飲行業(yè)玩家都不容忽視的增長速度,僅用一年開出千店,接著去年底聯合創(chuàng)始人于麗娜喊出2025年沖刺5000店的目標。
開源證券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到6月份,爺爺不泡茶全國共計2007家門店。其中1-6月份分別新增211、30、48、182、125、95家,整個上半年合計凈增長691家。作為對比,去年拿到阿里融資的新銳品牌茉莉奶白同期凈增503家。
在主流奶茶品牌中,只有蜜雪冰城和古茗在上半年分別以6443家和1230家的凈增門店數量,跑贏這一茶飲新勢力。但是如果換算為門店增速的話,上半年保持66%門店增速的爺爺不泡茶仍然擁有絕對的增速領先優(yōu)勢。
盡管如此,按照這一增速趨勢,爺爺不泡茶今年年底僅有望達到3000家,距離沖刺5000家門店的目標有著明顯差距。
因此有另一種聲音認為,逆勢狂飆的爺爺不泡茶達到千店之后完成0-1的早期階段,但是1-10的階段可能面臨門店增長之外的內部組織力、外部供應鏈等品牌的內功考驗。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市場熱度居高不下,爺爺不泡茶在資本市場目前尚未有公開的融資記錄。根據美團平臺2024年全國甜點飲品類高增速熱搜詞顯示,熱度TOP3分別為:爺爺不泡茶(194.9%)、霸王茶姬(167.5%)、茉莉奶白(127%)。
茉莉奶白在去年拿下了茶飲賽道唯一一筆億元級融資,霸王茶姬則在年初成功赴美上市,二者都完成了“熱度—加盟—資本”之間的閉環(huán)。相比之下,熱度榜第一的爺爺不泡茶,至今還沒有公開明確的資本動作。
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爺爺不泡茶公共事務總監(jiān)劉棟稱:“當新茶飲同行用融資額造勢時,我們更愿意把資源投向產品研發(fā)。”同時他透露:“我們至今未接受任何融資,所有資金均來自創(chuàng)始人自有投入。”
最新的市場消息是,據《姚蘭 Yvonne》自媒體消息,爺爺不泡茶正以20億元—25億元估值尋求融資,已有頭部美元基金上會。
對此,一位茶飲從業(yè)者評價:“消費市場的熱度,會帶動加盟商的熱情,加盟商的熱情,又反過來吸引資本市場介入。只有這三者形成閉環(huán),才算建立了一個真正的品牌共識。”
這位人士進一步指出:“并不是說拿到投資的品牌一定能跑出來,但從專業(yè)財務投資人的角度,資本能不能進場,至少說明這個品牌的單店模型是成立的。”他舉例稱,“比如茶顏悅色,即使沒有全國大擴張,也拿到了不少資方的認可與資金。”
03
不年輕的新銳品牌
雖然2024年才進入千店階段,但爺爺不泡茶并不是一個茶飲新手。
事實上,在加速開店之前,爺爺不泡茶在新茶飲行業(yè)的存在感并不強,很多消費者甚至可能都沒聽說過。但它其實是一個在2018年誕生于武漢的新茶飲品牌,彼時正是喜茶、奈雪的黃金時代。
爺爺不泡茶最初名字其實叫“爺爺泡的茶”,取自周杰倫的同名歌曲,一是創(chuàng)始人為了致敬偶像,二其實也有蹭熱度的意味。
當時主要售賣品類中規(guī)中矩(如波霸奶茶、仙草奶茶等常規(guī)臺式奶茶產品,以及芝士茗茶、鮮果茶等當時較火的品類),當時在新茶飲行業(yè)中并不出名,只在武漢當地擁有一定知名度,開出20家左右直營店。
來到2020年,該品牌進行戰(zhàn)略調整:形象2.0升級,定位水果鮮茶。但此時這個品牌依然默默無聞,僅是武漢的區(qū)域性品牌。直到2022年,出于版權考慮,品牌正式更名為“爺爺不泡茶”,并開啟升級擴張之路。
這一年爺爺不泡茶正式開放加盟,以較低門檻的加盟,精準錨定了二三線市場的投資者承受能力,如今的門店遍布全國多個省份,從一個湖北地方品牌晉升為全國性品牌。
對于開放加盟,爺爺不泡茶聯合創(chuàng)始人于麗娜曾表示,要做一個全國規(guī)模連鎖化品牌,絕對不能僅僅走直營模式、一家一家拓店,而要把合作伙伴們的力量調動起來,借他們的力量把品牌核心優(yōu)勢放大。
借助加盟商的力量,爺爺不泡茶在兩三年時間里,從一個湖北地方品牌擴張為全國性品牌,快速完成0-1階段的積累,來到千店規(guī)模階段。
加盟模式之外,另一個擴張的核心背后是產品能力的支持。雖然在產品方面,從某種程度而言,爺爺不泡茶被視為茶顏悅色的學徒。和茶顏悅色一樣,爺爺不泡茶也主打國潮風潮,以武漢香片茶為靈感,創(chuàng)新出“東方香茶”概念。
但是和同類競品們一樣售賣輕乳茶之外,這個品牌的招牌產品也具有湖北的地域特色。比如其招牌產品是加入了湖北孝感桂花米釀的“荔枝冰釀”,既不屬于純粹的原葉鮮奶茶,也稱不上是水果茶,酒釀源自湖北孝感。
后續(xù)的產品創(chuàng)新,諸如咸寧桂花、蘋果冰釀等產品也延續(xù)湖北地域性的標簽。從最早的街頭奶茶時代鮮果茶時代,再到輕乳茶時代,作為一個完整經歷奶茶1.0到3.0時代周期的品牌,爺爺不泡茶的基本功并不算扎實。
門店高速擴張下,一些品牌運營的基礎能力開始暴露出來。
除了引發(fā)消費者不滿的“半杯奶茶”現象外,此前,該品牌曾因“六周年限定保溫杯”生銹問題被投訴。最新的舒淇代言活動物料,也因為印刷文字錯誤,被不少消費者吐槽。消費數據顯示,涵蓋食品安全、價格欺詐、服務態(tài)度差等多方面情況的相關投訴多達百余條。
極海品牌監(jiān)測數據顯示,去年的1200家門店分布在24個省份163個城市,平均每個城市7.3家門店,其中門店數量不超過3家的城市就有88個,占比近6成。在文章中指出,爺爺不泡茶門店過于分散,給供應鏈、品控和管理帶來了新的壓力。
因此,當一個品牌啟動拓店計劃時,或許唯有持續(xù)維持高速擴張的品牌熱度,才能以更快的增長節(jié)奏和更大的規(guī)模效應,對沖眼下的經營壓力與結構性矛盾。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