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百百貨程軍:經營的最高境界是經營文化

中心百貨在程軍的帶領下完成了一次完美蛻變。記者詹松 攝

程軍在江漢路站看到漢白玉浮雕《時尚江城》上的中心百貨前身時,格外開心。記者詹松 攝
武漢地鐵2號線的開通,給江漢路商圈帶來巨大商機,各個商場都搶抓機遇。中心百貨高瞻遠矚,針對“地鐵人群多潮人”的特點,提前兩年開始傳播“潮文化”,打造“潮生活”,帶動“潮經濟”,將古老的中心百貨改造成“武漢潮圈第一店”。
1月21日,中百百貨董事長程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談及他的“地鐵生意經”,經營的最高境界是經營文化。
中心百貨在程軍的帶領下完成了一次完美蛻變。
要把“購物廣場”變成“文化廣場”
地鐵2號線開通當日,由武漢晨報和中心百貨聯合主辦的“留住地鐵最美瞬間”攝影大賽也正式啟動。程軍說:“晨報是地鐵報,組織大家用鏡頭去留住地鐵最美瞬間,我認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程軍認為,地鐵時代的到來,改變的不僅是江城人民的出行方式、生活方式,購物方式也在變。“中心百貨的營銷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過去的營銷方式就是‘買就折、買就送、買就減’,這種營銷方式讓人疲勞。”程軍說,他要把購物廣場變成文化廣場,變成造星工廠。
去年,武漢中心百貨成功舉行了美術展、攝影展,社會反響特別好。“曾有人問過我,商場怎么搞這些事呢?”程軍說,他認為文化活動能反映商場的品位,中心百貨就是要走在潮流文化前沿。
“經營的最高境界是經營文化。”這是程軍的觀點。程軍說,未來獲獎攝影作品的評選和展覽,都可以到武漢中心百貨來辦。中心百貨也將組織攝影發燒友“采風團”,到沿線地鐵站捕捉“最美瞬間”。
當問及程軍對哪幅作品印象比較深刻時,他說是一位男子在地鐵里向女友求婚的照片。“地鐵是流動的社會,參賽作品中,出現最多的表情是新奇、開心,這就是幸 福指數的提升。”程軍說,如果自己拿著相機去捕捉最美瞬間,他會選擇以下兩種情景:“一是一對見證過武漢歷史變遷的老人,再次見證地鐵的開通。”除此以 外,他心中另一種最美瞬間則是“捕捉”地鐵潮人,看他們穿什么、戴什么,從而得到商業信息。
“我的地鐵夢是:武昌的潮人都到漢口來”
地鐵曾是武漢人的夢想,當問及程軍的地鐵夢是什么時,他笑著說:“就是武昌的潮人都到漢口來。”
原來,武昌的潮人們很少到江漢路來玩,因為路上來回就需五六個小時,地鐵開通后,潮人們到江漢路只需半個小時,就可以到中心百貨逛逛潮牌,吃吃潮餐。
程軍感慨地說:“地鐵確實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好的機遇。我還有一個夢,如果消費者不來,我就到光谷去開家潮店。”說到此,程軍開懷大笑,他說自己將來早上在漢口上班,下午坐地鐵到光谷上班,方便得很。
江山民謠秀:秀是潮人生活態度
中心百貨8樓現在是一家餐廳,名字很長很文藝,叫作“江山民謠秀”,以后24小時不打烊,三餐外加下午茶和夜宵,潮人們不僅可在此就餐,還能悠閑地“看 秀”。吃飯時,可透過幾乎落地的玻璃窗,觀賞“廚師秀”,看廚師展示烹飪技術,或是“服務秀”——程軍表示未來將請能說中國話的外國服務員來此,還有飲料 秀,甚至還有顧客秀。
程軍認為,“秀”是潮人的生活態度,穿得潮,就是要給別人看,中心百貨便提供場合供潮人們秀。
“江山民謠秀”凝聚了程軍許多心血,當初準備把8樓做餐廳時,很多傳統餐飲企業都想進駐,但程軍都拒絕了,他堅持“要原創的東西”。可是連設計師都不懂他到底要什么,經過數次溝通、交流,設計師終于明白,程軍要的就是一種潮人的生活方式——輕餐飲、慢生活。
比如,潮人的生活時間是黑白顛倒的,所以這家餐廳24小時營業,7部電梯中有5部電梯是通宵運營。
潮人是講究生活品質的,這家餐廳有小中餐廳、小火鍋店、小美食城,還有咖啡廳、紅酒吧,食物精致,分量較少,比較適合三五好友小聚。
最令程軍感到意外的是,經營到現在,餐廳客人中有50%是老年人,原來潮人們消費過后,回家就會向自己的父母或爺爺奶奶推薦,于是“潮人的父母”也來了。“這是我沒有想到的,潮爹潮媽們擴大了我們的顧客群。”程軍說,潮是一種生活態度,無關年紀。
雖然,中心百貨現在不銷售老年服裝,但是七樓的特力和樂家居的餐具卻非常受“潮爹潮媽們”的歡迎。
提前兩年布局,迎接地鐵時代
傳播“潮文化”,打造“潮生活”,帶動“潮經濟”
中心百貨為應對地鐵時代的到來,程軍兩年前就開始運籌帷幄,果斷改變老武漢中心百貨的經營模式。2011年,原有的240多個品牌基本被更換掉,引進110多個潮流品牌,將主打客群定位為年輕人及時尚潮人。
地鐵開通20多天來,中心百貨銷售額穩步增長,2號線還帶來了許多武昌的上班族和大學生。程軍說,年輕人更容易接受潮文化,因為他們的口號就是“要潮牌,不要名牌”。
與中心百貨提倡“潮人文化慢生活”不同的是,對于地鐵沿線商業布點,程軍認為應該突出一個“快”字。“坐地鐵的人都蠻趕時間的,就是要快。”程軍說,比如開設快餐店、報刊雜志店、藥店、便利店,甚至可以開洗衣店,早上把衣服放到店內,下班可直接取干凈衣服。
程軍說,武漢市規劃的幾條地鐵線路最好之處在于把最繁華的商業地段串起來了,不像以前那樣被劃分成幾大商圈,“現在的武漢市就是一個大的商圈。”
“多一點營銷,少一點促銷;多一點特色,少一點特價。”這是程軍的經商理念,生意大家一起做,才能共同繁榮大江漢路商圈。
“攝影大賽僅僅是一個開始。”程軍說,希望以后有更多機會和晨報合作,一起研究地鐵族的需求,了解地鐵讀者的生活方式、購物形式、休閑模式。同時將最新的“潮文化”通過地鐵報介紹給大家。
采訪結束后,因為工作繁忙一直沒時間去乘坐地鐵的程軍,步行到江漢路地鐵站,當走到漢白玉浮雕《時尚江城》前時,他一眼就發現了1937年建成的國貨公司,即武漢中心百貨大樓的前身。看著大樓浮雕,程軍說:“雖然這是一幢老樓,但現在已經煥發新的生命力。”
(武漢晨報 記者陶常寧)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