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創業宣布聯姻樂購 國內零售業地位或重排
在中國關店消息后,全球三大零售商之一的英國樂購(Tesco)又有新舉動。8月9日,國內零售巨頭華潤創業(00291,HK)公告顯示,其計劃同樂購成立一家合資公司。至此,業內久傳的華潤萬家收購樂購中國業務一事終于有了眉目。
目前,樂購和華潤的合作尚在商討中。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一旦合作達成,基于各自的市場占有率,國內市場的零售格局或將生變。另有分析指出,華潤創業此舉或為收購李嘉誠旗下百佳鋪路。
聯手行業巨頭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就報道了樂購正計劃在中國組建合資企業的消息。不過,樂購中國方面對此一度不予置評。當時就有多名市場人士告訴記者,最適合的合作伙伴候選者或為華潤集團。
8月9日上午,華潤創業公告表示,其已與樂購集團簽訂諒解備忘錄,雙方有意成立一家合資企業,共同在內地、香港和澳門經營大賣場、超級市場等零售業,華潤創業與樂購將分別擁有合資企業80%和20%的股權。
據悉,華潤萬家旗下業務(內地與香港共2986間店鋪)將與樂購在中國的131間店鋪及其中國購物中心相融合。
在華潤看來,雙方的合作正是基于其自身與其他跨國公司間的合資經驗,并與樂購既定的專注于在快速成長但尚欠成熟的市場進行增長的盈利路線,配合有序的資金分配方式戰略一致。“本公司和樂購預期合資企業通過結合雙方的業務,將取得顯著的成本和營運協同效應。”
樂購相關工作人員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擬定的合作協議將打造出中國領先的多業態零售商。“合并后將會產生高達100億英鎊(約合948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公司將成為在中國銷售規模第一的零售商。”
據了解,在計劃的合作關系中,樂購將指派兩位成員進入合資企業的董事會,樂購不僅享有股東的權利,還有和股權相一致的企業治理權。
有觀點指出,對于樂購而言,在合資公司20%的持股比例,意味著其基本對合資公司的在華發展戰略失去話語權。由于合并后的公司可能采用一個品牌,華潤萬家將排在樂購前面,樂購品牌或將在中國市場消失。
樂購方面對此表示,“我們與華潤的合作協議還在商討中,目前只是剛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具體的合作內容還在談判中,目前談論這些細節尚為時過早。”
自從曝出李嘉誠有意出售百佳超市之后,市場便有傳聞指向華潤創業。此次華潤創業與樂購合資,被業內認為是為競買百佳鋪路。華潤創業2012年報顯示,截至2012年底,公司賬上現金超過160億港元,絕對有實力吞下百佳。此外,業內認為,由于華潤創業為國資企業,牽手樂購之后,有望在對百佳的收購競爭中,增加國際形象。
尋求在華發展支持
記者了解到,樂購在2004年就進入中國市場,并在2011年計劃投入數十億英鎊開設購物中心及超市。但公司后來因在華業務不佳收縮了這一計劃。目前,樂購在華擁有約130家門店,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此外,公司進軍美國市場的計劃失敗,產生了高達10億英鎊的資產減記。
在這樣的情況下,控制開支似乎成為樂購戰略的關鍵。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中國業務持續陷入巨額虧損,是樂購急于尋找合資伙伴降低拓展成本的關鍵原因。大刀闊斧擴張不現實,退出中國市場也不明智,選擇成立合資公司的做法則是最優選擇。
一位長期觀察零售行業的人士指出,樂購在歐洲也是具備實力的企業,對于它來說,中國這樣一個有前景的市場是它的發展目標。但相比其他外資賣場,樂購進入中國晚很多,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規模差距,加上競爭力跟不上,想有所作為就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和堅強的決心。
樂購方面也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我們絕對不是放棄中國市場。我們已同如此優秀的一家企業伙伴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這對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承諾以及既有業務的品質來說,都是一個確實的證明。”
組建合資企業不僅有助于控制支出,還將為樂購帶來額外的本土人脈以及專業經驗。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表示,若樂購決定要做好中國市場,需要尋求本土化的經營人才,具備資金支持,成立合資公司是一種辦法。
或掀起新一輪行業整合
在業界看來,從華潤角度來看,樂購和其此前收購的諸多企業并不一樣,合作更多是基于雙方資源的整合。
據了解,在引進歐洲高檔酒水、食品方面,樂購頗有優勢,供應鏈資源的共享,有助于華潤旗下高端超市Ole的業務拓展。
有觀點指出,除了把國際元素帶到中國,華潤通過和樂購的合作了解歐洲企業的運作,甚至為其將來拓展歐洲市場埋下伏筆。
值得關注的是,華潤和樂購的合作,或將改變國內零售行業的格局。中國消費者指數研究機構KantarWorldpanel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華潤萬家的市場占有率已由去年第二季度的6.7%上升到6.8%,超越沃爾瑪居第二,僅次于擁有大潤發以及歐尚的高鑫零售8.4%的市場占有率。
樂購的市場占有率則從去年第二季度的2.1%下降到2%。一旦華潤與樂購整合,華潤萬家的市場占有率將迅速上升到8.8%,超越高鑫零售成為中國第一零售商。
“近幾年,在整個零售行業不樂觀的情況下,并購案會不斷出現,零售業的集聚性會不斷提高。”在黃文杰看來,困難時期,零售企業的渠道規模及市場規模越大就越具優勢。“大家都在謀求市場規模的擴大,這次樂購和華潤的整合會掀起行業新一輪的競爭。”
(每日經濟新聞 王敏杰 曾子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