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楊偉慶:在用戶社群主導的參與時代做好準備
聯商網消息:10月30日下午,以“融合•分享”為主題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銀泰專場論壇在杭州黃龍飯店召開。本次論壇由博鰲亞洲論壇、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銀泰商業集團和杭州日報聯合承辦。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具有哪些全新的特點?消費者的行業習慣正在發生怎樣的改變?吸引消費者,提升傳統零售競爭力有沒有什么殺手锏呢?艾瑞咨詢創始人總裁楊偉慶在論壇上用數據和大家分享。
圖為艾瑞咨詢集團總裁楊偉慶
以下是演講實錄:
上午我剛剛發布了一份關于杭州引領出來的一份電商指數報告,我今天下午可能還要延續這樣一個話題,探討一下艾瑞對于電子商務,對于商業零售,尤其是O2O的一些理解。
在開題一開始,我還是先簡單介紹一下艾瑞咨詢,艾瑞是我在12年前創立,創立是從零開始,一路伴隨著互聯網行業成立一家互聯網機構,今天也正式在杭州落戶到杭州,來服務浙江企業。
對于艾瑞來講,很多人看過很多艾瑞的數據,對于艾瑞的很多數據來講,我們其中有很多來自于技術手段,包括樣本,包括大數據手段來提出一些觀點。
今天我也用一些數據來讓大家了解一下,我們現在關注的熱門的詞O2O下面有什么相關的領域和相關的數據。
對于網民來說,現在是6.5億,這個數據什么意義?對于中國來講就是一半人是網民,還有一半,我們講農村或者老人還沒有上網,但大多數人都已經是網民了。我們在過去歷經三次互聯網上市的高潮,最早像門戶上市,后面有游戲上市,最近幾年是電商和垂直網站的上市,尤其前兩天阿里上市更讓全世界記住中國有這么偉大的公司,阿里的市值也超過了沃爾瑪,這是非常有標志性。
我們常年都在統計中國的前一百名互聯網企業,我們把這些互聯網企業營收加在一起,2013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營收TOP25,平均增速是57%,這個數字意味著什么?2007-2013年中國網絡經濟平均增長率為50.9%,那中國的GDP基本上是在中國互聯網增速的1/5左右,美國的GDP當然更低,中國是全球發展的焦點,中國互聯網是中國經濟當中發展的增長點。
2005-2011年中國主要產業增加值平均增長率,互聯網過去五年增長率60%以上,金融行業在過去六年時間增長率25%,20.8%是房地產,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到,互聯網是這個行業平均增速的5倍,但是也同樣高于過去我們認為的房地產,包括金融的行業。
我們還會顛覆一些行業,哪些行業有機會?有兩個緯度,第一這個產品的服務形態是什么。如果這個產品本身是數據化,比如游戲、軟件、通訊工具,這些理論上在互聯網上是最容易被顛覆的,其中傳媒已經被顛覆了,百度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媒體公司。娛樂,中國最大的娛樂公司現在是騰訊,因為它占據了中國網絡游戲50%的份額。通訊也被顛覆了,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他們的市值還在那,中國移動的市值還是高于騰訊的,但實際上從用戶角度來講,微信這樣的新型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顛覆了原來的通訊行業。最大的通訊企業應該是騰訊,所有的移動,所有的通訊行業都會有巨額的市場下跌。
第二類是產品標準化,也就是說,手機、電視、汽車等各種各樣東西,過去我們講生鮮在網上賣還不太現實,現在已經有生鮮物流,只要是標準化的東西,消費者想買的東西,大多數在互聯網上都可以解決。
現在比較慢一點的就是本地生活,比如醫療、教育等服務領域,其實包括了今天討論的商業零售,商業零售里面有兩種類型,現在看到那些大售商品買的人越來越少,這個產品沒有特別優勢的,基本上都在衰退,反而是那些餐館在商業零售里面開的越來越多,原來只在五層,現在開在四層,后來兩層也開到。包括美容美發,包括兒童早教開到零售里面是非常大的趨勢。這個里面我們看到顛覆的是最慢的,我們感受到O2O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領域。
第二個緯度是看這個市場有多大,比如金融行業本來是可以被數據化的,但現在互聯網金融,在杭州像支付寶,阿里小貸已經有一定的成長,但對比整個金融行業來講還是非常小的行業,這個發展潛力是最大的,因為它是可以被數據化的,而且大家對金融樂觀需求是非常多的。
我們羅列了一下互聯網現在滲透在各個領域,未來融合是一個大的發展趨勢。主要我們分析下來有這么幾個行業在未來在互聯網當中產生激烈的變化。新型金融,醫療健康,教育培訓,本地生活,大宗消費品,產業互聯網。科通芯城把過去阿里信息為主改變交易平臺,直接從最早的信息過渡到商務交易的平臺,這些領域都會產生很多很多的機會,這些機會對于不同的城市來講要觀察和把握。
那么電子商務五大發展趨勢:趨勢一就是大數據,趨勢二是O2O模式助力電商融合。趨勢三是渠道下沉掘金城鎮市場。趨勢四是互聯網金融緩解電商資金壓力。趨勢五是國際化成電商未來發展大勢。
對O2O我挺贊同陳總的觀點,我們容易把O2O講偏。實際上整個互聯網經濟是眼球經濟,傳統經濟也是眼球經濟,為什么商鋪一樓賣的貴,為什么人流量大地方商品賣的越高,就是眼球經濟。所以眼球經濟或者互聯網經濟其實是一回事,核心還是要去了解,你通過服務設施或者通過互聯網工具,能夠獲得多少用戶的關注和用戶的訪問時間,這不管是互聯網,還是O2O,還是線下零售,所有針對消費來講是通用的邏輯。
對于美國來說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上市公司,在美國催生了一大批真正線上線下結合的公司,還有很多沒上市的,這些在美國是市值最高的沒有上市公司,這些人都從事著生活服務領域,比如說打車,租房等用戶需求比較多的產品,用O2O提供解決方案的公司。
我們看O2O因為是眼球,過去是分線上線下,線上比較容易聚合,現在線下實際上就是要通過O2O的手段。現在各種各樣的商場都有二維碼,感覺就是加入O2O陣營了。我前兩天去無印良品,我發現那邊掃碼的人特別多,有很多獎品羅列在那兒,消費滿100就可以抽獎,利用這種方式結合起來,線上線下進行聚合,這種手段都是比較常見的手段,也是有很多人愿意使用的手段,但最核心是能夠把線上線下的信息對消費者進行融合、打通,對老的消費者能夠召回,對新的消費者繼續進行眼球上影響或者信息的影響。
互聯網對于中國來說也是一個樂寵,我們這個數據統計當中在美食餐飲、美容美發,家居裝修,汽車服務是投資領域占的比重最大,VC在過去兩年在這些領域投了特別多的錢,這主要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成長,加上LBS結合產生很多新的機會。
所以對于大的企業來說,大家也開始建立起融合的手段,尤其是線下的具有很多的,能夠招募到用戶群的,尤其是線下零售店整合新手段,把移動支付和傳統O2O的結合,與本地服務生活結合,構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對于現在的本地生活領域當中,有越來越多廠商都在行業當中,尤其有平臺級的,有移動應用,也有垂直類應用,還有支付平臺,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本地生活領域有越來越多的商家。
我們看這個市場,一般來說,我們會有一個總體的規模,現在發展增速平均都在40-50%,它和整個電商的發展速度是近似的,但有一個數據是值得關注的,2013年我們統計下來中國的本地生活領域在線上為主導能夠啟發的差不多有1700億,占整個本地生活的比例只有3.7%,那物理性產品,我們講在網上賣東西的,基本上大概網上購物占社會化零售總額總數在10%左右,所以本地生活領域滲透率還是偏低的。
如果細分來看,這個領域越往右側,市場規模越大,往上市場規模越高。像家政、健康服務,婚慶這個地方市場滲透率越低的,但這個地方錢越多。VC現在投的都是汽車服務、培訓服務等等。
在不同的領域當中,我們一般會去看一下這個市場現在有多少份額,整個線下市場有多大,線下市場滲透率有多少。比如說大眾點評、美團等送餐服務,在所有的O2O服務線上差不多600億規模,在中國2萬億餐飲當中占2.5%。像婚慶占0.4%,娛樂休閑占8.7%,親子占0.9%,我們看到滲透率越低越被互聯網化影響,規模越大越受關注。所以我們也分析不同領域在未來幾年會有一個高速增長。
對于整個BAT,我們看到阿里跟銀泰的合作開啟了BAT的戰略是線下戰略融合,BAT在這個體系當中進行非常完整的布局,他們從入口,從服務端,從數據段,運用端都有不同的參與,希望能夠在更好的市場當中獲得先機。阿里和銀泰合作也是屬于這樣一個范疇。
對于O2O來說,尤其對于零售體系,我們可以看到,它能夠給大家提供線下到線上的整合,再通過線上類似護會員卡的平臺更好的重塑零售核心競爭力,幫助企業通過更多的手段接觸到消費者,這是對零售行業來講核心的價值。
如果我們講O2O,實際現在也有很多的廠商在從事這個領域,我們也看到很多公司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也有很多不成功的。
我們考慮問題是建立在新的時代,如果你針對于個人消費著來講,作為這個企業來說你有什么核心競爭能力?我們總結三個大的競爭能力。
第一是用戶數量和使用黏性。你有多少用戶量,這個用戶跟過去買過產品的用戶不一樣,我們更愿意用你一天以內接觸了多少有效用戶作為你企業的價值,也就是行業術語叫DAU,就是說日接觸用戶是未來所有你針對2C服務,不管是賣東西,賣服務也好,這個是核心要素,所以BAT在這里面是占先的,銀泰有那么多門店應該可以計算出有多少用戶,這些用戶多長時間過來購買。
第二是擁有多少數據,你擁有數據越多,了解用戶越深入,越能夠把用戶進行更好的商業價值挖掘。這些數據在未來的商業競爭當中會非常重要。
第三是你的服務,線上線下是有區別的,線下是由物理環境打造的,對于很多企業來講,永遠獨特線下服務優勢,未來也是核心競爭優勢之一。我們可以看到不管你是互聯網企業,還是零售企業還是不同類型的企業,未來都是對消費者提供服務的企業,所以這些企業都應該站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看。
我們可以看到過許的本地生活的O2O這個領域當中,其實發展起來,真正做得好的公司是發展很慢的,像大眾點評從2003到現在已經11年時間,干的活是最苦,像58同城都是掃街,把家政,藍領招聘,二手房整合過來。第三是利潤最薄,我們可以看到餓了么,美團,所以你會看到大多數O2O發展都是發展最慢,干活最苦,利潤最薄的。
對于整個O2O,我們想說不管你是做本地生活的垂直O2O,還是商業零售企業,通過O2O手段接觸到用戶,服務用戶,最重要的我們要意識到現在我們處于什么時代?現在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最核心的,我們想說,我們過去是處在產品功能為主導的時代,只要產品生產出來,這些東西就能賣出去。后來的時代是大眾媒體的品牌時代,比如說像腦白金通過大眾媒體狂轟亂炸就可以,但現在我們的時代是移動互聯網帶動下的扁平時代,這個時代我們更愿意把它叫做用戶社群參與的時代,這個時代你要利用自己的公司,自己不同的服務手段打造最好的用戶體驗,讓這個用戶體驗能夠做到完美,進一步讓用戶進行口碑的傳播,形成對你自己獨特的積累,積累出更多的用戶群,獲得爆發式的成長。
對于社會化的時代來臨,我們現在所有的企業都應該做好準備,這個不只是針對于O2O領域,也不只是針對于商業零售領域,在各個領域當中要認識到,我們現在發展的本質就是要在用戶社群主導的參與時代做好全面的準備,今天我的分享就是這些,謝謝!
(聯商網報道)
點擊查看專題直播:http://www.ntjiede.cn.cn/z/yintai20141029/?SubId=1175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