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類管理之父BRIAN HARRISPH:零售當交替學習
聯商網消息:2017年6月4日下午三點,上海商學院周勇教授一行六人,與世界品類管理之父布萊恩哈瑞斯BRIAN HARRISPH博士在安徽樂城股份總部,圍繞中國零售問題,進行了一個小時的交流。本次交流由自由品牌聯盟秘書長張智強先生擔任主翻譯,上海商學院袁美琴教授擔任助理翻譯。樂城超市、生鮮傳奇、樂大嘴零食公園創始人王衛總參加了本次交流。
博士:上海商學院是一個什么樣的學校,培養了什么樣的人才?
布萊恩哈瑞斯博士(BRIAN HARRISPH)
周勇:上海商學院的前身是一所商貿經理培訓學校,上海市財貿系統的經理在上世紀都接受過這個學校的培訓,有幾周到幾個月到三年不等。這個學校,從前有三個特色專業,商貿流通,酒店管理,財務會計。2005年開始升級為四年制本科院校。
博士:中國有哪些大學在開辦零售管理專業。
周勇: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這一代人所學的大學專業就是“商業企業管理”,但后來,商業企業管理漸漸被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學等專業替代,但我國大學仍然保留著“貿易經濟專業”。上海商學院是唯一一所獲得“零售管理專業”開辦資格的中國大學。
博士:在國外,零售管理專業的歷史已經超過50年,建立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培訓體系。
周勇:教授,我想請問教授,哪些大學在零售管理方面的教學比較著名?
博士:有三所大學特別著名。康奈爾大學,密西根國立大學,南加州大學。
張智強老師介紹:這些大學,早期是以農業專業著名,他們的農業類專業不僅研究農產品的生產,更關注農產品的流通,而農產品流通的主渠道是超市,所以,這些大學對超市零售都有很深入的研究。
周勇:博士,大學培養零售管理人才,主要提供哪些知識體系?或者說主要的教學內容有哪些?
博士: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營銷,主要是理解顧客的需求,并將企業的品牌推向顧客。二是財務。比如,一般人看到一瓶礦泉水,理解為商品。但零售人看到一瓶礦泉水,把它看作是資產,是錢,是現金流。零售有龐大的現金流,如果現金流積壓在不流轉的死庫存上,那就不會產生更大的現金流。而要使零售做到合適的庫存(庫存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周轉越快越好),貴在推行品類管理!過去。品類管理對零售來說僅僅是“應該”而如今則是“必須”是。
博士還特別補充說:如果說這兩項是技術的話,另外還有一項就是文化,主要是涉及到人。有些國家的人比較善于合作,有些國家的人比較突出個人,協作精神比較缺乏。中國人從總體來說,個人意識強于團隊意識!
周勇:如此看來,對中國零售企業來說,培養零售人,年輕的大學生,特別要培養團隊合作意識。
博士:是的,對零售業來說顯得特別重要!
周勇:再問博士一個問題。為了讓大學生學好零售管理,學好營銷與財務。有哪些途徑或者說課堂教學,閱讀訓練,實踐等,怎么分布才比較有效?
伊銘 池麗華 張智強 布萊恩哈瑞斯博士 周勇 王衛 朱文敏 袁美琴
博士:零售這學問,不可能單純在課堂里學成,也不可能單純在店鋪實踐中學成,最好的辦法是面向有零售工作經歷的經理,再回到大學學習零售,學了以后再去零售行業從事實踐工作,這樣交替學習,才能真正成才。另外一點是:對大學生來說,要在課堂教學,實踐工作,閱讀寫作,案例討論等多種方法之間做到平衡。
(來源:上海商學院教授、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主任 周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