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反對“甩鍋”消費者,提醒平臺別把騎手當機器
來源:
聯商網 CC
2020-09-13 09:41
圖片/聯商圖庫
聯商快訊:日前,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的文章迅速刷屏。文章主要寫的是:外賣平臺用越來越先進的算法催逼著外賣小哥越發瘋狂的奔波在送外賣的路上,險象環生。那么,這篇文章所引發的壓力和未來的解決方向如何?《新聞1+1》白巖松連線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就此事件進行探討。
對于平臺推出愿不愿意多等5-10分鐘功能的解決方案,白巖松表示堅決反對,他認為解決這個問題,要靠平臺和監管,不能“甩鍋”消費者;另外從人性角度來說,一旦消費者很溫暖,選擇可以多等5到10分鐘,外賣小哥先送不選這個選項的客戶,然后再送給選了這個選項的客戶,最后再次出現越寬容、越溫暖的人越吃虧的現象,這不合適。
同時,他提醒外賣平臺別把騎手當機器。外賣行業反應出來的問題:第一,把外賣騎手沒當成人,而是當成了機器;第二,把不理想的現實環境當成了一個理想的虛擬空間,確定了多少分鐘,騎手就必須到。從某外賣平臺時間要求變化就可以看出,2016年最長時限一小時,2017年變成45分鐘,2018年最長時限38分鐘,他能不闖紅燈嗎?而且政府這幾年也把對新興業態的監管寬容變成了縱容。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