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機構密集入場,威馬汽車完成100億元D輪融資
新造車行業的資本熱潮還在延續。
36氪獨家獲悉,威馬汽車已經完成總額100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上海國資投資平臺及上汽集團聯合領投,百度與海納亞洲創投基金(SIG)繼續參與此輪融資,湖北長江產業基金、蘇州昆山產業基金、湖南衡陽國有投資平臺、安徽合肥產業基金、國投創益產業基金、廣州金融控股集團等國有產業投資者也悉數入局,此外,還包括芯鑫、紫光、紅塔集團、雅居樂、盈科等投資機構。
此輪融資也是威馬汽車的Pre-IPO融資。有消息人士向36氪透露,威馬汽車已經啟動公司股份制變更,為登陸科創板上市做準備。伴隨D輪融資完成,威馬汽車將在10月公開提交材料,上市輔導機構是中信建投。
36氪所獲科創板上市流程圖
就在威馬汽車完成D輪融資前2個月,同為新造車公司的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接連在美股上市,其中,理想汽車在Pre-IPO和IPO中募資約20億美元,小鵬汽車更是募集24億美元,蔚來也趁勢通過增發股票,募資17億美元。三家公司已經分別手握超過150億人民幣資金。
威馬汽則將目光鎖定在國內人民幣市場,引入了大量國資背景產業和戰略投資方,D輪獲得新造車最大單筆融資額 。上汽集團作為全國體量最大的車企,也首次投資新造車公司,此前有外媒報道稱,上汽集團投資威馬汽車資金為5億人民幣,接近威馬高層的知情人士向36氪確認了此金額。2018年,一汽集團也曾投資拜騰汽車B輪5億美元融資,雙方合作集中在生產資質、供應鏈資源等層面。
對于國資大量進場,一位新造車公司投融資負責人向36氪表達了疑慮,“國資投資的兌付周期一般比較長,不如財務性投資機構。”
但也有行業人士認為,威馬汽車之所以在D輪融資中大量引入國資機構,是因為國資都是長線基金,能夠在上市以后鎖定3年不退出,而在美股上市中,除了基石投資人,不少對沖基金會在6個月鎖定期以后出售股票。2019年3月,上交所發布公告稱,申報前6個月內進行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自發行人完成增資擴股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之日起鎖定3年。
可以預見,Pre-IPO和IPO之后,威馬汽車也將募資超過100億人民幣。持續走高的交付量是新造車公司贏得這一波資本熱潮的基礎,今年二季度以來,不光蔚來實現了單月穩定交付超過3500臺,理想汽車、小鵬汽車和威馬汽車也都已做到每月交付超過2000臺的成績。
2015年到2020年之間,考驗新造車創業公司的生存之戰,顯然已經過去,而下一段,則是企業的成長和擴張之戰。
威馬汽車由原沃爾沃汽車中國區董事長沈暉在2015年創立,公司創始成員也都來自傳統車企,相比于蔚來、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均由互聯網人創建,分別通過服務、智能化和增程技術方案打出了品牌差異化,威馬汽車從生產制造到產品定位以及研發投入策略,都沿用了不少傳統汽車產業思維,這也讓其在近一年來,聲量稍弱。
但獲得資本支持之后,威馬汽車已經加快了投入節奏。9月9日,威馬汽車宣布與高通、百度、紫光、芯鑫達成智能聯盟,推進智能汽車應用落地。威馬汽車創始人兼CEO沈暉表示,未來3-5年,威馬汽車將在全球匯聚3000名頂級工程師,將前瞻技術快速用于主流價位的量產產品和服務。在此之外,品牌建設和渠道拓展等顯然也會是威馬汽車的重點投入方向。
對于IPO,新造車行業的一個基本共識是“只完成了從0到1”,而從1到10甚至10到100的長跑才剛開始。不過,有了穩定增長的銷量和充足的資本糧草,時間顯然已經回到新造車公司手里。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