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新藍海,阿里4億美元投資越南便利店?
日前,彭博社報道,阿里巴巴及其合作伙伴向越南綜合性集團 Masan 的零售子公司 The CrownX 注資4億美元。彭博情報高級分析師
Vey-Sern Ling 表示:“此舉將擴大 Lazada 在生鮮電商領(lǐng)域的業(yè)務(wù),從而提高 Lazada 在東南亞的競爭地位,類似于此前 Lazada
在新加坡收購 RedMart。”
雖然屬于在線購物的分支,東南亞生鮮電商仍可以說是處于商業(yè)萌芽階段。此前,F(xiàn)acebook 發(fā)布的《東南亞數(shù)字消費趨勢分析》顯示,生鮮電商是東南亞線上消費領(lǐng)域最大藍海之一 —— 東南亞生鮮電商市場規(guī)模約為3500億美元,但2020年該地區(qū)的滲透率僅為0.3%,遠低于其他類別。
投資 The CrownX 是阿里巴巴在越南的首筆投資,也是自2018年其向 Lazada 追加20億美元投資以后,在東南亞最大的投資之一。兩位本次投資的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對這筆交易的貢獻“大大超過”其合作伙伴。
久經(jīng)風(fēng)浪如阿里,絕不可能沒有緣由地投資一家主賣魚露的越南企業(yè)。與其說阿里投資 The CrownX,不如說是“購買”這家零售商旗下 VinCommerce 運營的2600多家 VinMart 便利店的使用權(quán)。正如投資銀行 CrossASEAN Research 的創(chuàng)始人 Angus Mackintosh 所說:“與 The CrownX 的合作是阿里巴巴和 Lazada 在‘搶占地盤’。”
此次投資完成后,VinCommerce 將為 Lazada 在越南的生鮮電商業(yè)務(wù)供貨,并將其實體店用作線上訂單的提貨點。
就目前而言,東南亞有三種常見的生鮮電商模式。其一,將所有食品雜貨存儲在統(tǒng)一配送中心,然后通過內(nèi)部配送車隊運送的快遞模式;其二,顧客在平臺下單,平臺再將訂單直接分發(fā)給零售第三方的 O2O 模式;其三,企業(yè)將貨物通過冷鏈運輸?shù)轿挥谏虡I(yè)中心及生活區(qū)門店的前置倉模式。
其實早在2016年,Lazada 就收購了新加坡的在線零售商 RedMart ,開始東南亞生鮮電商業(yè)務(wù)的布局。然而,RedMart 采用的是整體損耗超20%的快遞模式。由于層層轉(zhuǎn)運生鮮商品將會有不同程度損耗,就中國生鮮電商而言,需要將損耗降到10%以內(nèi),才有可能盈利。因而,RedMart 長久以來都未能實現(xiàn)盈利,也沒能邁出新加坡。
也許,這就是此次阿里選擇與 VinCommerce 合作的原因。顧客在 Lazada 平臺下單、到 VinMart 提貨的方式,事實上是采用了國內(nèi)司空見慣的便利店 + O2O 模式。即電商平臺與便利店合作,平臺提供線上下單渠道,線下的便利店為顧客提供自提點,也就相當(dāng)于便利店成了平臺的倉儲中心和配送點。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這個模式可行,對于阿里來說,將會是一筆以極低的投入換取超高回報的交易。因為阿里無需投入采購、倉儲、冷鏈運輸、門店運營等成本,即可通過2600多家 VinMart 便利店使自己的生鮮網(wǎng)絡(luò)遍布越南。
事實上,布局東南亞的電商玩家早已窺見該地區(qū)的生鮮電商潛能。疫情爆發(fā)之前,Grab、Gojek 和 Shopee 等重量級企業(yè)已經(jīng)在試水。而后隨著疫情蔓延,許多地區(qū)性、專攻生鮮電商分支的新興玩家也在加入戰(zhàn)局,比如越南的 Tiki、泰國的 WeFresh、菲律賓的 MetroMart 等。
雜貨與生鮮確實是2020年增長最快的兩個電商類別,目前的增長勢能也不會很快消失,但想要在生鮮電商這樣一個與高損耗率及低利潤率作斗爭的市場中取得成功,玩家不僅僅是滿足激增的需求,還必須找到正確的商業(yè)模式。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