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做錯了,我還得跟風點贊?
當領導言論出格、決策錯誤,你會堅持自己還是跟風應和?
在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哪吒汽車”事件里,除了事件主人公的言論爭議外,群里其他員工的反應,也引發諸多關注。
網上流傳的截圖顯示,在“哪吒品牌中心管理群”里,市場負責人彭鋼稱:“是不是給吳亦凡一個機會,官宣請他做代言人?”還表示,“這事五分鐘出圈,其實可以試試,大不了,回頭官方道歉開除相關人員。”
令人意外的是,第一位員工對提議豎起了大拇指,第二位感嘆“impossible is nothing”,第三位接著說“學習了”,還表示“就是要不斷的制造熱點”。
來源 / 網絡
這件事確實讓哪吒汽車迅速被罵到“出圈”,隨后,哪吒汽車回應稱,除了開除市場負責人彭鋼,群里所有發表不當言論的人員,也同時開除。員工也為“附和”領導付出了代價。
這不是單一的職場現象。曾有職場研究報告顯示,職場人際關系的壓力來源,42.94%的人表示是直屬上級,36.9%的人表示是高層領導,這是占比最高的兩個選項。在這樣復雜的職場人際關系里,領導發表出格言論,作為下屬還閉著眼睛點贊、附和,到底是投其所好,還是迫不得己?圍繞著這一話題,深燃和5位打工人聊了聊。
他們中,有的領導在會議上興師動眾給出無腦策略,大家一致鼓掌通過,在辦公室上演了一場“皇帝的新衣”;有的知道領導自戀虛榮,故意投其所好,四處搜羅畫師為領導畫素描;有的見識到領導在酒桌上叫客戶爸爸,一邊震驚一邊表示佩服不已;有的想過堅持原則,但很難明哲保身,因為領導想要拍照,就不得不在雨里一直淋雨配合;也有的看到同事因擅長討好領導而升遷,為到底要不要附和領導而搖擺。
這種畸形的職場生態,應該改改了。
01
老板的策略明顯無腦,
大家還一致鼓掌通過
邱菲 | 28歲 科技公司職員
我們公司不大,老板是絕對的權威,對外宣稱公司結構扁平化,但其實就是一言堂。
老板資歷很深,不論是學歷還是經驗,都碾壓公司所有人。
但所有老員工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在公開場合,絕對不能跟老板唱反調,即便老板說的是錯的。正確的做法是,點頭,說是的,然后鼓掌。
我記得有一次,公司要做一個新業務,是純線上的,需要拉新。當時老板在周末臨時召開“秘密會議”,讓大家不許帶手機,不許記筆記,說是公司核心機密。當時我們都搞得很緊張,以為是什么殺手锏級別的戰略。
會上老板公布了具體的方法,原來是讓我們每個人去找20個最親密的親戚朋友,讓他們下載注冊我們的APP,然后要求這20個人,再找他們最親密的20個人下載注冊,以此類推。老板說這是他研究出來的“人際裂變”法,目前市面上還沒有人使用過,讓我們要絕對保密。
當時我就想,這不就是很多微商常用的分層拉人頭模式嗎?并非什么行業機密。而且這個玩法其實也有點low。會上我掃了一眼大家的表情,有幾個同事欲言又止,表情特別別扭。
但當時老板很興奮,仿佛找到了獨門秘方,還反復強調說他把這套方法教給我們,我們賺到了,以后每個人都能成為頂級專家之類的。
沒有人敢站出來反對。最后,這個提議就在大家的一致鼓掌聲中通過了。這場景特別像皇帝的新衣中的故事。我不知道老板是真的這么以為,還是他故意裝傻,糊弄我們。
反正最后這個項目不了了之,花了公司一些預算,最后啥也沒剩下。
老板經常會有一些類似的想法或言論。他喜歡跟人辯論,但不是那種相互提出觀點、互相論證的辯論,而是你坐在那里,聽他講,他用一套接一套的理論來說服你,當他說完一套觀點,往往緊接著他又會擺出完全對立的另一套觀點,自己再反駁一遍。然后自己戰勝了自己。你要做的,就是聽著,隨時準備附和,但千萬不要真的去反駁,要不然老板會把你批判得透透的。
最后大家都明白了一個道理,無論什么場景,無論什么言論,都聽老板的就對了。做一個言聽計從的打工人,不要試圖去反駁,因為你說了不算。
02
老板看不起某大佬,
我違心說“他們不過如此”
朱峰 | 30歲 項目經理
我目前在一家初創公司已經兩年,當初選擇加入,是因為知道老板年近半百,工作經驗豐富,尤其在客戶開發和談判方面的能力很強。入職幾個月后,我意識到,老板確實有一些能力,但更是一個極度自戀和自大的人。為了滿足老板的虛榮心,我慢慢開始不得不說一些違心的話。
最典型的案例是,老板常常自詡是大佬,對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甚至感覺比一些頭部上市公司的創始人還要強,我們吃飯的時候,他常說,“XXX也不過如此”。其實我知道,他和那些人差距很大。剛開始,我聽到這些話,只是心里暗暗笑笑,不予置評。后來我也會違心捧一下領導,說“對,他們也不過如此”。
去年秋天,我偶然得知老板快要過生日了,考慮到他比較虛榮,便想送個生日禮物,希望他能多分我一些業務。知道他物質上什么也不缺,最后我決定送一幅素描畫像。當時,我跑遍了南鑼鼓巷、798、什剎海等地找畫師,花了兩個周末才找到一位合適的,把老板經常曬的一張照片,畫了出來。
他生日那天,我早早到辦公室,將畫像放到他辦公桌上,發了微信告訴他。他后來還專門發朋友圈說,那是他這次生日收到的最有意義的生日禮物。這份生日禮物大大提升了老板對我的信任,后來去談幾個大客戶時都帶上了我,但那幾個大客戶都沒談成,所以生日禮物并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我剛進公司時,其實是不太懂得要附和領導的,主要是受了一位同事的影響。他對老板的態度可以說是,凡是領導說的都是對的,凡是領導布置的工作要堅決執行。坐電梯,他會站在電梯旁請老板先進;吃飯時,會注意給老板添酒加水;坐車時,也總是給老板開車門。
對老板的“尊重”,雖然沒有讓他獲得直接的利益,但老板分了很多能積累經驗的工作給他。所以我也慢慢在改變,在更主動地去爭取。
公司總體氛圍雖然算輕松,但老板虛榮心強,只有迎合他才能真正得到信任,所以違心附和的事情經常有,在不違法亂紀、不損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下,我也會去附和領導,我覺得這算是中年人職場生存所需要做的妥協之一。
03
不愿意附和領導,
我被迫離職了
Linna | 25歲 某互聯網公司運營
我上一家公司的領導,非常喜歡吹牛,說話經常不著調。
這位領導是一年多以前調到我們部門的。說實話,他剛來的時候,我對他的印象很好,看上去溫文爾雅,說話輕聲細語,履歷光鮮,還自己創過業。我當時還納悶,為什么這尊大佛會來到我們這所小廟,后來接觸一兩個月之后就明白了原因,這位領導根本沒什么真才實學,很多履歷都是他夸大的,既沒資源也沒能力。
他來到我們部門后,基本上不管業務,每天以拜訪客戶拓展資源的名義不上班。他擅長的就是拜高踩低,很會討大領導的歡心,所以即便沒什么業績,他也能夠混得下去。
跟著這樣的領導,我們底下的員工過得就很艱難。他日常喜歡干的事兒就是吹牛,經常語出驚人 。比如,他說過要帶我們創業,我們都是聯合創始人,跟著他干能年薪百萬。但可笑的是,我們在他手底下,業績一直墊底,薪資在整個行業中都算低的。
他喜歡會附和他、會拍他馬屁的人,部門有一個同事就很會這一套。領導最大的癥結是學歷低,大概只是三本,這個同事就經常猛夸領導:“那些高學歷的投資人、創始人和您比差遠了,您要是愿意出來干,肯定就沒他們啥事了。”
最要命的是,他們倆還一直合伙撬市場部的單子,中飽私囊。只不過市場部一直沒有實錘,所以大領導也拿這個領導沒辦法。領導后期想把我也拉入伙,但我一直不愿意加入,本來我就學不會拍馬屁的技能,領導就更加看我不順眼了。
今年年初,領導重新制定了部門考核標準,說誰三個月內不達標就把誰踢走。我很努力地完成了任務,領導一直卡著審批不讓過。最后,我因為沒有達到所謂的“KPI”,不得不拎包走人了。更加好笑的是,這位熱衷“大放厥詞”的領導,在我走沒多久后,也被其他的領導給搞走了。
04
領導在酒桌上叫客戶爸爸,
我一邊震驚一邊佩服
杏哥 | 28歲 家裝銷售
我工作3年半了,一直秉持“公事公辦”的原則,但當看到給領導拍馬屁的人,工資和職位蹭蹭地往上漲,自己卻還停留在原地,有時真的很茫然。
有一次,秉持“公事公辦”的原則,因為工作上的分歧,我跟老板在辦公室大吵了一架。自那之后,我明顯感覺到老板的“陰陽怪氣”。比如每天開早會,他經常說有些同事不聽話,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我覺得他是在說我。我和同事同時在跟一個相似的項目,我比同事更有優勢,但老板最后還是先批了同事的項目。
老板對我的評價是肯干、踏實、不會撒謊。而同事說我,不懂變通、情商低。
我的領導和我正好相反,他是一個非常圓滑且能摸透領導心思的人。有一次,老板帶著領導和我一起去見客戶,那位客戶年長我領導十幾歲,他直接在酒桌上對客戶說,得叫他爸爸。我非常震驚,但回去的時候老板還夸他“豁得出去”。
我的領導在人際交往上讓我很佩服,但他也是一位報復心極強的人,大家都不敢提出意見。有次客戶要來看我們的展廳,老板在群里提前通知讓大家去會場要穿西服襯衫,我的領導不以為意,穿著小白鞋、Polo衫就來了。其中一位銷售只是上下打量了他,領導就跟老板告狀,說那位銷售看不起他,以后還老找這位銷售的茬。
我們公司的氛圍不太好,不到30人,因為有兩個合伙人,同事們還各自站隊,像我這樣的“中間派”,又不會附和領導,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最近哪吒汽車事件出來之后,網友們對這種無腦附和領導的行為反應很大。其實我挺理解的,職場中這樣的現象太平常了,大領導說話下屬必須得聽著,如果我是他們其中一員,我想我也只能附和。
05
默認也是一種附和,
是和解還是悲哀?
豆豆 | 27歲 事業單位職員
我們單位層級意識比較嚴重,大小領導的官僚氣和說教氣更是漫無邊際。
有一個領導總喜歡在開會的時候發表不尊重女生的言論,比如說女生穿得少活該被壞人盯上,可笑的是這種言論有不少同事附和,還一邊點頭一邊笑。這種嚴重錯誤的言論我不會應和,但我也不是那種能跟領導硬剛的人,其他大多數時候還是身不由己。
比如前段時間我們外出學習,趕上下雨,大家都淋濕了,急著回去。有一個男領導,歲數不小了,平時就喜歡跟年輕女孩玩,倒也不是動手動腳,就是很享受被女生包圍的感覺。他就提出來要給大家拍照,讓我們這些女孩都站在雨里。一些平時就喜歡捧臭腳的人屁顛屁顛地就過去了,我和其他同事,都在避雨的地方磨蹭。
這個時候,一個小領導竟然開始點名,挨個催我們趕緊過去拍照。眼看著一個個人都過去了,我不過去大家就淋著雨等我,就只好妥協了。
被迫拍了莫名其妙的雨中合照還不夠,回到單位,小領導又把這件事情翻出來,很嚴肅地批評我們這些磨蹭的,說我們不夠主動,態度不積極。
那天她還拋出了她的至理名言:“領導想做的,你必須得做,不管這件事對不對。”
跟這位領導相處的過程中,我每天都在踐行這句話。她提出多么無理的方案,我都只能跟著做,她每天的“表演”我也只能假裝是最忠實的觀眾。
她是前段時間才調來的,沒有同類型的工作經驗,屬于轉行。剛來做領導勢必要拿出點氣勢,她就裝模作樣給我們做了個培訓,不僅講得很泛泛,還有很多明顯的錯誤,是我們以前在工作中遇到并總結過的。
我當時就覺得她很不靠譜,但也是和大家一樣微笑鼓掌。她還跟我交流了一下,問我某個地方是不是應該這么做,我也不過腦子,直接說“是”。
后來的工作中,我試著提出過異議,但她像銅墻鐵壁一般,我后來覺得,何必多費口舌。這種事情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我也就不跟自己過不去了。
其實默認也是一種附和。類似的事在我們單位還有很多,我都當成平常小事忘掉了。話又說回來,當這種事都覺得是平常的小事,是我跟自己和解了,還是一種悲哀呢?
*應受訪對象要求,文中邱菲、朱峰、Linna、杏哥、豆豆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