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21在重返中國路上瘋狂試探,前景樂觀嗎?
從高調官宣回歸中國市場,到突然刪除消息,昔日在華敗走的Forever21似乎放了一個“煙霧彈”。
“Forever21回歸中國市場準備工作仍在籌備中,暫不便于對外透露更多信息。”8月6日,F(xiàn)orever21中國區(qū)運營方相關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就在8月4日晚間,沉默許久的Forever21微信公眾號官宣了回歸中國市場的消息。聲明中提到,F(xiàn)orever21品牌美國總部正式授權Lasonic Limited旭聲有限公司和子公司旭聲電器(深圳)有限公司全權負責Forever21在中國的業(yè)務運營。
不過,8月5日,這份公開聲明就被刪除了。據有關媒體報道,F(xiàn)orever21回歸中國的事情屬實,但因公告內容需要進一步審批,故暫時刪除。
2019年,快時尚品牌Forever21宣布撤離中國市場,令人唏噓。它的撤退一度被解讀為快時尚大敗退的標志。
兩年過去了,中國服裝消費市場環(huán)境發(fā)生巨大改變,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在國潮崛起和國貨自信的當下,國內本土的服裝企業(yè)機會大增, Forever21想要再次回歸中國市場,或許正如回歸宣言所稱,“荊棘重重”。
有網友甚至在相關新聞下面發(fā)問:“(使用)新疆棉不?”
“Forever21基本已經沒有太大復蘇的希望了,現(xiàn)在是把品牌授權給中國的代理公司做線上,不是以前的規(guī)模了。”8月7日,可持續(xù)時尚中國創(chuàng)始人楊大筠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01
從風光無限到破產退出
Forever21曾一度風光。
Forever21由韓國人張東文和張金淑于1984年在美國創(chuàng)立,后逐步成長為全球最大的時尚連鎖品牌之一。在鼎盛時期,F(xiàn)orever21在57個國家擁有超過800家門店。
從品牌定位來看,F(xiàn)orever21如同它的名字一樣,主打“永遠21歲”的青春甜美路線,消費人群定位20—30歲女性。
2012年,在上海繁華的南京東路,F(xiàn)orever21開出了華東市場首家旗艦店,四層樓總面積約為8000平方米,成為南京東路地標式的存在,一時間風頭無兩。
然而,這一地標性建筑也隨著Forever21在2019年退出中國市場而改頭換面。
在此之后,便不斷有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市場傳出“噩耗”。2020年以來, 英國潮牌Superdry揮別中國大陸市場,GAP集團旗下品牌Old Navy全線退出,C&A出售中國業(yè)務,Zara姐妹品牌Bershka、Pull&Bear及Stradivirus關閉所有中國門店。
但作為第一批敗走中國市場的國際快時尚品牌,F(xiàn)orever21也正試圖當第一個卷土重來的。
此次回歸Forever21更換了中國運營方。目前,F(xiàn)orever21的微博賬號、微信公眾號認證信息已顯示為“旭聲電器(深圳)有限公司”。
網上關于新運營方的公開信息并不多。天眼查APP顯示,Lasonic Limited旭聲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國香港企業(yè),而旭聲電器(深圳)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經營范圍包括電器、電子產品、家居產品、預包裝食品批發(fā)、傭金代理等。
選擇更換運營商回歸中國,或許和Forever21破產后被收購有關。
2017年開始,F(xiàn)orever21整體業(yè)績陷入頹勢。2019年,F(xiàn)orever21不僅退出中國市場,同時也陸續(xù)退出歐美等市場。2019年9月末,公司宣布正式破產。
2020年2月,F(xiàn)orever21正式被收購。買家由Forever21兩大業(yè)主西蒙房地產集團、布魯克菲爾德房地產公司,以及品牌管理公司AuthenticBrandsGroupLLC(下稱“ABG”)組成的財團構成。
近日,ABG向SEC遞交S-1A補充招股書,擬在納斯達克上市。此番上市,ABG擬募集1億美元,用于運營費用和品牌收購的支付。
據ABG最新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收入達到4.89億美元,年均增長率7.6%,旗下管理的品牌超過32個。
8月7日,鞋服行業(yè)獨立評論人馬崗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是不容忽視的消費增長區(qū)域,F(xiàn)orever21回歸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02
國際品牌優(yōu)勢不再
值得注意的是,F(xiàn)orever21此次回歸也換了打法,從拼多多、唯品會開始運營。
公告中提到,F(xiàn)orever21現(xiàn)已入駐唯品會、拼多多兩大電商平臺,天貓旗艦店和全國各大城市的大型實體店也在籌備中。
在馬崗看來,選擇優(yōu)先入駐唯品會和拼多多,說明Forever21重新定位了銷售策略。“這兩個渠道主要做折扣和低價產品。”馬崗表示。
Forever21拼多多旗艦店
Forever21的調整或許與國內休閑服飾行業(yè)的變化有關。
8月1日,銀河證券發(fā)布研報顯示,休閑服飾行業(yè)目前仍然處于轉型期,盈利能力穩(wěn)定性差,許多大企業(yè)通過渠道、產品整合的方式尋找新的增長點。
與Forever21同類型的快時尚品牌H&M在中國市場發(fā)展也遇到瓶頸。
2020財年,H&M集團業(yè)績受疫情影響下滑,銷售總額為1870億瑞典克朗,同比下降18% ;扣除財務項目后的利潤為20.52億瑞典克朗,同比大跌88.2%。2021年7月1日,H&M公司發(fā)布二季度財報,在中國內地的銷售額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
楊大筠直言,隨著互聯(lián)網消費興起,消費者的選擇范圍更廣,網紅、國潮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高性價比的選擇,快時尚行業(yè)進入反思期。
尤其是在國潮風口的帶動下,國產品牌迎來新的機遇期,得到的關注勝于國際品牌。
中金公司分析師研究認為,本土運動品牌在國貨消費趨勢的帶動下獲得了飛躍式的發(fā)展,其他服裝類別的本土企業(yè)也紛紛走上了品牌重塑的新征程,本土服裝品牌正在成為國貨消費的先鋒。
以運動品牌為例。2021年3月底以來,本土運動品牌線上、線下銷售有明顯提速。據淘數據,今年2季度,本土運動品牌線上銷售表現(xiàn)優(yōu)于國際品牌。
8月7日,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程偉雄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貨是當下消費的主旋律,中國年輕用戶更是國貨消費主力,F(xiàn)orever21此次卷土重來,前景并不樂觀。”
發(fā)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