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口紅能救海底撈嗎?
海底撈于今日七夕節推出多款新周邊,跨界推出的海底撈口紅成為主打產品引起熱議。
今年七夕,海底撈上新了多款周邊產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此次主打產品海底撈定制口紅。
據了解,該款口紅一共推出了三個色號,分別為“紅顏·椒”,“夏日·番”和“黃閃·姜”。活動單只售價為93元,海底撈口紅靈感以“辣”為主題,來源于火鍋的麻辣,以及辣椒的紅色,提出“辣一點,才會成為焦點”的口號。
除了口紅外,此次七夕,海底撈還推出了多款新周邊產品,包括“開鍋見喜”帆布包,花椒耳飾,火鍋抱枕,計時泡面碗等多款特色產品。
實際上,這并不是海底撈第一次跨界彩妝相關類目。
海底撈的美甲服務就是讓消費者“小姐姐”坐等翻臺的神兵利器之一,許多消費者表示“為了美甲才來吃海底撈”。與此同時,海底撈的衛生間也曾被網友稱為“豪華美妝化妝間”:眼影、化妝刷、美妝蛋一應俱全,收獲不少好評。
01
不被看好的海底撈
雖然一度以服務稱霸餐飲界,但海底撈在2020年作的不少“妖”已經讓其吃到苦頭。
首先是疫情后復工的一波漲價,刺激到了不少消費者積攢已久的“報復性消費”熱情。在2020年的門店迅速擴張階段,“塑料烏雞卷”事件又將海底撈的食品安全問題推上風口浪尖。在食品衛生問題出現的同時,消費者也開始詬病海底撈喧賓奪主的浮夸服務。
這些問題,給海底撈的股價帶來沉重打擊。
到2021年,其股價在年初達到了85.78港元的歷史高點,但隨后便進入了“跌跌不休”模式,截至發稿前收盤海底撈股價為31.45港元,市值為1716億,相較于股價高位時市值蒸發已超過3000億港元。
前不久,海底撈在年中報預告中表示,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六個月營收約200億元,凈利潤約為8000萬到1億元,雖然由虧轉盈,但并沒有達到公司高層的預期。
02
口紅是不是異業品牌的救命稻草?
推出口紅產品,能否對海底撈的整體口碑和業績產生有利影響?彩妝又是不是異業品牌的救命稻草?這個問題在目前看并不樂觀。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行業開始跨界做彩妝。
故宮在2018年推出文創聯名口紅后,掀起了一股新的潮流,各行業的大牌紛紛下場湊一波“口紅熱”。
肯德基和瑪麗黛佳聯名推出了“粉酷”口紅,大白兔奶糖和美加凈聯名推出了奶糖外形的唇膏,手游王者榮耀和Mac合作了一組聯名口紅,就連口口可樂,周黑鴨等餐飲品牌也都推出了自己的聯名口紅。
根據安永(中國)聯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發布的《2021中國餐飲行業數字化調研報告》顯示,在餐飲消費者人群中,以95后為代表的年輕人已成為新的主力消費群體,到2020年已成為中國第一大餐飲消費年齡群,貢獻了近40%的餐飲消費總額。
想要吸引年輕人,餐飲品牌就不能只局限于餐飲,跟緊潮流,追求新玩法是成功“出圈”抓住年輕市場的重要法寶。
有業內人士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口紅市場龐大,高銷量經久不衰,加上制作成本不高,利潤空間大,因此對于異業品牌來說跨界門檻相對較低,實際操作起來也比較快速。
跨界做口紅雖然可以為品牌在短時間內帶來較大的關注度和流量,但在短暫的沖擊過后,除了一波熱度,給消費者留下“年輕、會玩”的淺層印象之外,還能給品牌帶來哪些附加值,值得深思。比如周黑鴨與御泥坊合作的口紅曾一度熱銷,但目前合作已暫停,產品早已下架,而跨界聯名口紅的命運大多如此。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