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從小變“大”
有人喜歡它的顏值,有人吐槽它的價格,有人則對它炒作大師賣茶心存芥蒂,可無論怎樣,小罐茶像一條鯰魚攪動了整個茶行業,最終贏得一席之地。
日前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在直播首秀中公開回應,小罐茶并非靠營銷而是靠產品,并且未來要做一杯有標準的中國茶。
從小罐茶到大夢想,小罐茶真的變了?
小罐變大
日前的一場直播活動,讓小罐茶重歸大眾視野中。
在這次直播中,小罐茶創始人杜國楹親自上陣,一一回應網友們犀利的提問。小罐茶會炒作、善營銷的質疑再次被網友拋出,杜國楹并不愿意將小罐茶的成功歸咎于營銷,他說沒有好的產品怎么營銷?
小罐茶未來將去向何方?杜國楹公開表示要做一杯有標準的中國茶。
2016年,小罐茶以每罐4克原葉茶的產品形態出現在市場,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彼時的中國茶行業里,小罐茶站在近7萬家傳統茶企的對立面。
2019年5月,公司又推出容量40-50克的多泡裝產品(即大罐),重點滿足自飲人群場景。同時,公司也在疲于應付迭起的各種輿情。
自從小罐茶以顛覆者的姿態進入茶行業,加之杜國楹劍走偏鋒的營銷手段,一直讓小罐茶深處爭議之中。尤其2019年“炒作”八位制茶大師,更是將公司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在風暴般的爭議中,小罐茶逆勢生長,迄今已通過經銷及合作網絡基本覆蓋全國市場區域。2018年,公司宣稱銷售額實現20億元。
對于杜國楹來說,賣茶相比操盤過的背背佳、好記星、壹人壹本和8848手機很不一樣,要迎合龐大的茶葉消費群體,并不是在央視隨便打打廣告,就能躺贏了。
因為,老杜面對的消費群體變了。如果說前20年是老杜不斷薅80后一代人的羊毛,那么現在小罐茶要薅的人群更加年輕化、更不易收割。
對于這一點,杜國楹深有感觸,同時對年輕一代的市場滿懷期待。在去年9月舉行的黃山茶會上,杜國楹提出抓住年輕一代,市場規模才會越來越大。
因此,小罐茶在產品方面動了不少心思,從覆蓋高端人群的經典金罐,推出高端鑒賞產品、暢享系列產品,還增加了更貼近年輕消費群體的彩罐產品,并請來明星童瑤出任首席教育官。
小罐茶市場中心總經理梅江曾對外表示,小罐茶將全面推動多品牌、多產品線的布局,滿足不同消費人群在各個場景下的需求。
不過,小罐茶在產品形態方面并未有太大變化,另外,公司向茶具、茶器等產品方面延伸,似乎快摸到天花板。
從茶到生態圈
無論是推出迎合自飲消費人群的大罐裝、迎合年輕人群的彩罐產品,還是向茶葉周邊延伸相關業務,小罐茶這條攪動中國茶行業的鯰魚,正在向更大的市場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你都會不經意的發現,最近幾年,小罐茶里“裝”的東西越來越多,不再局限于原葉茶產品,在袋泡茶、凍干茶粉、茶飲及茶點等領域,都可以看到小罐茶在四處出擊。
在今年年初的萬有飲力大會上,杜國楹指出未來中國茶的方向的同時,也總結了小罐茶業務延伸的三個方向,即原葉茶、方便的茶和茶飲店。
小罐茶正是秉承這一邏輯出現在這些細分賽道上,大多數是借力于內部孵化。除了內部孵化出袋泡茶品牌“茶小壺”,還借助于聯合創始人的力量,向新式茶飲、凍干茶粉和茶點方向掘進。
2020年前后,小罐茶3位聯合創人徐海玉、邸偉和于進江先后另設企業實體,從事業務均布局在小罐茶的生態圈內。
2019年底,徐海玉設立北京青春朝露,涉足現制茶飲業務,定價在20-35元。小罐茶入股這家企業,持股18%。不僅如此,小罐茶的好伙伴福建品品香也投資并持股9%,品品香老板林振傳即是小罐茶當年熱炒八位制茶大師之一。除此之外,上市游戲企業三七互娛通過蕪湖三七互娛合伙投資,持有該公司10%股權。
2020年2月,邸偉在北京創立女性美容茶品牌“膠囊茶語”,滿足18-35歲的都市女性。產品本質上是一種凍干茶粉,邸偉借鑒了元氣森林的打法,在0脂肪、0添加等方面造概念,在喝茶與減肥二者之間打著擦邊球。線上平臺上,這種美容茶7粒28克售價79元,價格不菲。在凍干茶粉的賽道上,茶顏悅色、王老吉等茶飲企業早已布局。
于進江設立的仙桂食品涉足中式茶點業務,杜國楹個人似乎更感興趣,目前他在仙桂食品持股8.68%。
入股現制茶飲、中式茶點領域,更像是小罐茶投資的下游企業,在包裝茶業務之外,向茶葉業務縱深發展。
徐海玉未徹底離開小罐茶,還在公司擔任董事,這為他的企業獲得小罐茶的資源,以及獲得融資提供了便利。
資產由輕到重
斑馬消費梳理發現,杜國楹此前操盤的背背佳、好記星等產品,一般只有2-5年生命周期,且不用自設工廠,流水大、賺錢快。
杜國楹在一次回到老家河南交流時就透露,他之所以發家這么快,就是學會了挑項目和打廣告,無一失算。
但小罐茶,不同于他過往的經歷。
當初,僅僅確定小罐包裝就花了3年時間,賣茶遠沒有賣電子產品那么輕松,迄今小罐茶公司已創立第7年。
小罐茶在2016年被推出市場時,公司還沒有工廠,依賴于與外部廠商的合作。譬如與八大制茶大師“合作”。
小罐茶和大師們推杯換盞之時各取所需,因為大師們背后大多有自家的茶葉工廠。盡管有大師們的加持,以及頻頻與各大品牌推出聯名款用于背書,小罐茶的利潤空間遠沒有外界瘋傳的那么暴利。
杜國楹曾經公開過賬單,6250元一斤的小罐茶,剔除渠道利潤分配、原料成本、加工制作費用、市場推廣及人工開支,“只剩下5%的凈利潤”。
和其他上市茶企相比,公司凈利潤水平確實不高。今年上半年,天福(06868.HK)、謝裕大(430370.OC)的凈利率分別在16.84%和14.72%。
近幾年,公司陸續投資建設生產工廠和茶園基地。2017年,斥資15億元在安徽黃山市動工建設智能工廠,成為公司首個大型生產基地。后來在云南鳳慶縣,又投下第二個茶葉生產基地,還在云南鳳慶、安徽休寧和福建安溪建立自有茶園。
從掙快錢到慢慢掙錢,杜國楹的解釋是,賺錢和做企業是兩個世界。這或許是他引領企業從輕資產向重資產發展的原因之一。
畢竟,3000多億規模的茶行業蛋糕,小罐茶還只是舔了下最外面的那層奶油。兜兜轉轉,小罐茶從一家茶葉銷售企業已變成一家持有重資產的茶企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