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顏悅色:“頂流茶飲”的出圈秘籍
來源/新零售商業評論
撰文/王昶 彭佳惠 孫蕊
2021年4月2日,伴隨深圳超級文和友開業,茶顏悅色快閃店登陸深圳,一大早就有人在店門口排起長龍等著喝“頭啖茶”。
一杯小小的奶茶竟然有這般魔力,讓快節奏生活的都市市民心甘情愿“慢下來”。
截至2021年7月,茶顏悅色在長沙共有400多家直營門店,在重點商圈五一廣場、黃興路步行街等地,幾乎每十步就能看到一家茶顏悅色。
同時,它已走出長沙,陸續在武漢、常德和深圳開店。2020年紅餐網評選的中國茶飲十大品牌榜中,茶顏悅色位列第6。
7年時間,茶顏悅色從一名默默無聞的“草根少女”晉升為茶飲品牌的“頂流明星”。它不僅是長沙人民的摯愛,也是外地游客來長沙必到的“打卡點”,儼然成為這座城市標志性文化符號。
本文試圖通過回顧茶顏悅色的走紅歷程,結合7P服務營銷策略,從人、貨、場三個維度,拆解這位“頂流明星”的出圈秘籍,揭示茶顏悅色背后的用戶思維、產品思維和流量思維。
01
貨:中茶西做,穿越古今
互聯網時代,企業要想長青,離不開“貨”作為內容來吸引顧客。“有顏又有料”,是很多人對茶顏悅色最直觀的評價。
差異化和高品質的產品,配以大眾都能接受的價格,形成了茶顏悅色高性價比的產品組合,體現了其產品思維。
1、定位:開辟茶飲新品類
茶顏悅色的走紅,離不開當時新式茶飲爆發這一風口。2012年喜茶的前身“皇茶”創立,2015年奈雪的茶在深圳開業。
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說:“市場上已經有頗為成熟的品牌,不做出特色、不抓住細分市場,肯定不能生存。”
茶顏悅色提出了“中茶西做”的新理念,西式做法中融入中國傳統茶葉,由此成為了Z世代消費群體追求國風和新潮、健康和有味、文化內涵和個性特色的一個最佳選擇。
2、產品:新中式鮮茶,迭代出精品
在茶顏悅色身上,互聯網思維下的產品主義基本邏輯得到充分凸顯。
在原料上,茶顏悅色每個飲品都用鮮奶取代奶精,用原葉茶現泡現萃而成,強調鮮茶的質感。
在茶顏悅色創立之初的產品研發階段,呂良就頂住巨大的成本壓力,選擇安佳淡奶油作為飲品原料。一家街頭茶飲店使用如此昂貴的原料,可以說開行業之先河。
在形態上,茶顏悅色的飲品分為忌廉篇、沫泡篇、純茶篇(齋葉子)和果茶篇(豆蔻)。
其中,忌廉篇采用的是“堅果碎或其他小料+淡奶油+奶沫+純牛奶+茶”的組合,鮮奶味較濃;沫泡篇采用的是“小麥胚芽或抹茶粉+奶沫+純牛奶+茶”,茶味較濃。
茶顏悅色的飲品都是現場制作、銷售,顧客可以實實在在地看到這些差異化的形態。
在口感上,茶顏悅色飲品不僅特色鮮明,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還對中國的傳統茶飲進行了繼承創新。
在研發上,不同于其他茶飲品牌每季度推出2~3個新品的節奏,茶顏悅色一般每年只推2款新品,總體SKU保持在20個左右。
秉持穩扎穩打、步步為營的穩健節奏,茶顏悅色不追求新產品的上市速度,將大量精力放在了產品的迭代上,比如主打飲品幽蘭拿鐵已經歷了多次迭代,飲品的外賣配方也在不斷做出調整。
為了給顧客提供最合適的飲品和體驗,茶顏悅色根據茶底、溫度等不同,專門推出了冬季和夏季限定飲品和相應茶單。
在質量和售后上,茶顏悅色每月都會進行食安自查,在公眾號上公布食安報告,對顧客提出的意見或建議給予高度重視,并對顧客承諾永久求償權。
在文創周邊的開發上,茶顏悅色挖掘自身文化屬性,圍繞國風、國潮、新中式等文化元素和時下熱點進行產品設計,并對自主設計的文創產品不斷創新。
例如,在茶顏悅色的新零售門店“茶顏游園會”里,陳列了茶葉、茶杯、帆布包、雨傘、明信片、堅果小零食等各類周邊,并且每隔一段時間會推陳出新。
這些品牌風格強烈、腦洞大開的文創周邊,拓寬了品牌的使用場景,延展了品牌生命力,收獲了大量粉絲的喜愛。
3、定價:做一杯大眾買得起的好茶
茶顏悅色所在的10~20元價格帶擁有奶茶的主力消費人群,他們不僅對品質有較高的期許,對價格也較為敏感。
茶顏悅色憑借低于市場的價格、高于預期的飲品和服務,薄利多銷,是性價比最高的茶飲品牌之一。
與喜茶、奈雪的茶等第一梯隊茶飲品牌動輒20元、30元的單價相比,茶顏悅色均價15元,這個定價加上不俗的品質和顏值,讓茶顏悅色也能向上觸及高端茶飲消費群。
而與CoCo都可、一點點、書亦燒仙草、茶百道等同價位品牌相比,茶顏悅色在產品風格上自成一派,其“高顏值”所帶來的附加產品屬性是其他品牌難以比擬的。
在產品品質上,茶顏悅色也是行業中的佼佼者,其“箏箏紙鳶”和“妖精”兩款飲品所采用的高山烏龍由簽約茶園獨家供應。
多年來,茶顏悅色飲品價格較為穩定,幾乎沒有漲過價,對于茶飲主要消費人群之一的學生群體來說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符合長沙地區的消費水平。
茶顏悅色在銷售過程中還經常采用折扣優惠的營銷方式,比如集點免費贈杯、雨天半價、周三半價、充值200送30等。
正如呂良說的:“茶顏想做的從來不是什么逼格高的東西,西湖龍井誰都知道好,一般人喝得到嗎?茶顏想做的就是用大眾都能支付得起的價格,做一杯好茶�!�
02
場:扎根長沙,時尚國風
茶顏悅色扎根長沙,門店開遍長沙大街小巷,快速觸達用戶。同時,茶顏悅色建設各色門店,尤其是主打中國風情的概念店,成為了社交媒體中的網紅店,體現其流量思維。
1、渠道:密集開店不加盟
茶顏悅色的線下門店布局密集,而不同的門店體系能夠有效滿足不同顧客的體驗和需求。
茶顏悅色的線下門店類型包括以下幾種:常見的茶顏悅色標準店,別有洞天、少年時、好多魚等特定主題的概念店,外賣鏢局茶顏歡喜殿,線下新零售店茶顏游園會,以及與三頓半合作的突兀聯名店。
門店一般位于繁華街道和人流密集處�!懊芗x址,蜂窩開店”的策略能對整個區域進行滲透,實現對區域市場的有效覆蓋。每家門店對消費者來說都是一次視覺刺激,直穿心智,產生強烈消費沖動和品牌黏性。
茶顏悅色始終堅持直營開店、不做加盟,以期對門店經營、產品質量以及原料庫存做到有效把控。
2020年底,在對長沙地區主要商圈實現全覆蓋之后,茶顏悅色才小心翼翼地走出長沙,進入常德、武漢等市場。
除了線下門店,受新冠疫情影響,茶顏悅色也在粉絲們的千呼萬喚中“被迫”上線了外賣業務。
剛開始,外賣飲品存在不少問題,在不斷更新迭代后,如今的外賣飲品已升級到3.0版,口感上與堂食幾乎無異。
此外,茶顏悅色還上線了天貓旗艦店和微信小程序,通過更多的渠道觸達顧客,在給顧客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建立自己的會員體系和數據資產。
2、宣傳:親密互動引流量
最好的宣傳往往是一個雙向交流、同頻共振的過程。新式茶飲的消費群體漸趨年輕化,而要打動年輕消費者,企業不僅要賦予品牌人格,塑造年輕化的品牌形象,還要學會制造話題,加深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實現社交裂變傳播。
茶顏悅色用自己可愛、真實、幽默的性格,吸引了一大批流量。它在微信公眾號、微博、小紅書、B站、抖音等社交媒體的風格,被不少粉絲戲稱為與眾不同的“泥石流畫風”。
茶顏悅色善于選取巧妙的溝通方式和時機與顧客建立平等、走心的聯系,一個產品或場景,如產品的上架或下架、節假日、二十四節氣等,都能夠成為和顧客之間的共鳴點。
這些不僅是品牌與顧客之間的互動,也讓茶顏悅色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長沙市井文化的發聲人,讓人感受到品牌的真誠和家國情懷。
近幾年,跨界玩法盛行,品牌在不斷挖掘自身文化IP的同時,通過品牌聯手的事件營銷互相借力,塑造年輕化的品牌形象,獲得消費者的關注與喜愛,實現雙贏。
2020年10月,茶顏悅色和同樣誕生于長沙的新晉網紅咖啡品牌三頓半聯名開店、做產品。
聯名店位于長沙核心商圈,雖說是合開一家店,但空間平分,一個國風繁復,名曰“茶顏悅色突兀店”,一個西式極簡,名曰“三頓半BLEND店”,兩種風格各有調性,又融合得恰到好處。
在聯名產品上,雙方在原料和技術上交流互通,推出了聯名套裝和特調飲品Mary·顏和三毛坨。
此外,茶顏悅色甚至與競爭對手喜茶也來了一次合作,進行CP聯名,不僅在社交媒體上“曖昧”互動,還推出了杯子、便利貼、鑰匙扣等聯名周邊。
3、有形展示:中國風情文藝范
茶顏悅色的發展離不開國潮文化的興起和Z世代消費者“顏值即正義”觀念的形成,它的每一個細節都和自身美學風格深度匹配。
“越中國,更時尚”,茶顏悅色始終將傳統文化引入品牌的視覺表達中,而這也為茶顏悅色帶來了出色的“顏值經濟”。
茶顏悅色的飲品命名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除了浣沙綠、紅顏、烏龍院、黛黑等柔情古風的茶底名稱,還有熟知的幽蘭拿鐵、聲聲烏龍、浮生半日、少年時、嶺南佳荔、梔曉等單品名字,將中國風融入到飲品的細節表達中。
茶顏悅色在成立之初就花重金獲得諸多國風畫作的使用權,后續投入更甚,《千里江山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名畫才得以躍然于杯身之上。
此外,茶顏悅色的微信公眾號、小程序、微博等社交媒體,同樣貫徹統一的畫風,歡快活潑、清新可人,充滿樂趣的手繪漫畫等使茶顏悅色的形象更加飽滿。
在門店空間設計上,茶顏悅色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元素做到了物盡其用。
店面體系方面,茶顏悅色的標準店、概念店、外賣店、新零售店、聯名店等,都貫穿著中式風格與傳統元素。
在門店裝修、店內布局上,融入書籍典著等個性擺飾,并巧妙運用小橋流水、桃花竹林等古風意象,借鑒傳統,內涵雋永。
“起于顏值,興于細節,久于文化�!逼放苽鞑サ膶嵸|是傳播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正是茶顏悅色的文化力量,也是其有形展示能夠得到大眾認可的底層邏輯。
03
人:人設真實,傳遞溫度
身體力行,做一杯有溫度的茶”,一直是茶顏悅色的初心,這一初心也抓住了消費升級下“體驗經濟”崛起的風口,使品牌不斷被賦予人格和情感,與用戶一起成長,共創品牌價值文化,體現其用戶思維。
1、人員:真實不做作
茶顏悅色在一眾精英人設的品牌中另辟蹊徑,像是一位需要呵護的鄰家小妹妹,樂觀自省,內心柔軟,透露出真實不做作的氣息。
老板呂良一直貫徹“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為了更好地在大街小巷巡店,他之前騎電動車風里來雨里去,現如今搬家后改成了地鐵+共享單車;衣服破了用電工膠帶粘上,服裝店打折時同一款襯衫會買上好幾件。
茶顏悅色的員工同樣有趣,公司的品牌部叫“幼兒園”,部門負責人叫“保育員”,做設計的員工自稱“雞仔”,進行社交媒體運營的員工則稱“摸魚俠”。
公司內部的氛圍也充滿溫暖。當茶顏悅色只有10個門店的時候,呂良就已經籌劃為員工購房無息貸款,后來甚至實地踩盤、直接補貼、為員工爭取購房團購價。
茶顏悅色門店員工的服務十分規范和貼心。一杯飲品送到顧客手上,要經過五輪操作:點單、泡茶、現調、打料和出杯。從顧客進門到離開,茶顏悅色員工的口號和服務便不曾停過。
例如,“一挑二品三喝”可以算是茶顏悅色門店員工的口頭禪,“用吸管先把碧根果和一半奶油挑著吃……”不論顧客是否第一次喝,員工們都會耐心地講述茶顏悅色幽蘭拿鐵的最佳喝法。
隨著茶顏悅色在網上的口碑引爆,加上本地文化認同和家鄉歸屬感,許多長沙人變成了茶顏悅色誠心實意的“自來水”。
除此之外,在優質產品和優秀營銷手段的加持下,小紅書、微博、B站等年輕人聚集的社交平臺上,越來越多長沙之外的消費者也逐漸成為茶顏悅色的“自來水”,主動為茶顏悅色宣傳。
茶顏悅色的顧客見證了品牌的成長與發展,這可能是與其他品牌相比,最獨特、也最難復制的一種營銷方式。
2、過程管理:靠好服務傳遞溫度
顧客購買商品過程的重要一環是情感體驗。企業采取有效的方式細分和理解顧客情感,將顧客的情感與企業建立起聯系,能夠有效增強品牌的增長潛力,培養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
茶顏悅色與顧客之間的情感連接體現在許多溫暖的小心思中。
茶顏悅色在二十四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會為每一位顧客介紹該節氣的傳統食譜及溫馨提示。
下雨時,門店準備的及時傘可供顧客使用。在點單臺的顯眼位置,配備了裝有創可貼、藿香正氣水等應急用品的小藥箱。
一旦顧客與品牌建立起情感連接,這種情感所帶來的忠誠度便難以撼動。
重視和接納顧客表達的觀點和意見,是茶顏悅色能夠穩定獲得顧客反饋的根源所在。
通過持續獲得顧客反饋,企業能夠有效識別自身當前狀況與顧客預期之間的差距,從而為創造性和突破性的改進提供依據。
茶顏悅色積極與顧客溝通,在互動中拉近與顧客的距離。在產品命名上,茶顏悅色集思廣益,給出選項,讓顧客出謀劃策,“箏箏紙鳶”“嶺南佳荔”的名字便是這樣誕生的。
茶顏悅色還在官方微博上咨詢粉絲對自身品牌線上運營的意見,及時更新、調整產品與營銷方式。
在茶顏悅色公眾號上,除了專門供顧客反饋的通道外,大部分推文下面也會主動將顧客的批評和建議展示出來。茶顏悅色沒有選擇將這些反饋掩蓋起來,而是積極回復,呂良親自發文聲明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長路漫漫,品牌的成功絕非一朝一夕而就。新消費背景下,消費者越來越重視自身的消費體驗和產品本身。
對用戶保持敬畏的恪守和對產品改進的永不止步,代表了茶顏悅色對于“人”與“貨”的態度。
線下門店依然是茶顏悅色銷售的主要場景,中國風的設計理念和別具一格的有形展示將繼續延續。
但是,隨著茶顏悅色會員體系的搭建和完善,顧客將被引入品牌的私域流量池,今后以數字化為依托的“場”將為茶顏悅色提供更為強大的用戶洞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