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處于信息爆炸的時代,這個時代的稀缺資源不是包月制的移動數據流量,而是關注度,用戶數,活躍粉絲量。
如何獲取關注度?顯然傳播的藝術已成為一門必修課。
移動互聯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一條資訊分分鐘可以傳出十萬八千公里的N次方距離……傳播本身已不是問題,問題在于“傳播力、解碼力、穿透力、持續力”……
如何做大“傳播力”?
1、選對渠道。
移動互聯終端(手機),信號滿格,一機在手,人人都是一個傳播“中繼站”,當下沒有比手機更強大的傳播終端了,而手機已經成為當下所有資訊的入口。
得手機者得天下。這或許也是英語老師做手機,殺毒公司做手機,空調公司做手機,脫口秀王自健也想做手機的原始動力。
2、形式感要夠。
要么有趣搞笑,要么直接利誘,要么掛鉤熱點,要么萌翻全場,要么互動社交,要么集體吐槽……反正不走尋常路,讓收到的有驚喜,轉發的有動力。
3、內容為本,本身有爆點。
有爆點的內容,才能引爆轉發,才能引起海量關注,才能形成巨大的傳播聲浪。如何構建內容爆點?
3.1讓用戶成為內容的一部份,用戶曬自己的同時實現內容的廣泛傳播,比如“冰桶挑戰”。
3.2內容中直接包含對用戶的利益誘惑,并且此利益還可以有效傳遞,如分享得紅包,累積關注換禮品……;
3.3把內容傳播與對社會回饋掛鉤,用戶轉發就是做善事,積善成為舉手之勞;還是“冰桶挑戰”。
3.4內容的感性與性感,懸疑感,參與感,小曖昧,比如在輕軌上邂逅的那個女孩,成都的“黃麗娟”……
4、如何構建解碼力?
4.1簡單。
傳播的信息要足夠簡單,一條資訊,就講一個內容,至少是只講一個主要內容,才容易記憶。
用戶參與夠簡單,衡量的標準就是“小白用戶”不用解釋,不用輔導看了就會。
4.2精悍。
惜字如金,內容要足夠精簡(字數不過300),能生動、有趣的講清楚即可。
4.3量化。
如有可能,必須把核心利基點數字化,而且把數字放到最大。
4.5 直接。
提槍上馬,直搗黃龍,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不繞,不糾結。
4.6性感。
性感,不是指“性”;而是有個性的“識別性”,當然,有時加一點點性暗示或小曖昧的效果的確很不錯。
5、如何構建穿透力?
5.1鼓勵嘗試,從線上到線下。
5.2鼓勵分享真實體驗感,如豆瓣兒、京東、淘寶一般獎勵對體驗進行線上分享的用戶。
5.3民主。
充分的尊重用戶發表的意見、批評的權利,及時積極給用戶以反饋,并公開改進的舉措與進度。
5.4參與感。
鼓勵資深用戶志愿加入服務改進,和用戶一起創造更好的體驗,并且可以把某項成功創新讓用戶來命名,讓用戶成為“產品經理”或許是最強的營銷模式。
6、如何構建持續力?
6.1像美劇學習,做到可以持續演繹。
6.2所有營銷動作始終傳播著“同一種精神,同一種生活態度,同一種調性”……
6.3說的再好也不如實際行動,讓用戶自發的持續參與,在參與過程中培養情感依戀,進而成為一種不加思索的習慣。
6.4“不求從0到1的大改變,而是專注從1到N的微創新”,逐步融入目標受眾的生活,從量變到質變。一個男子每周給心愛的女友寫情書,但少有不見面,聚少離多,三年過后,女子最終牽手了“快遞哥”……
TIPS:以上小文僅為拋磚而作,歡迎各位大神留言補充……(謝尚偉2015年6月2日于江北嘴CBD)
- 該帖于 2015-6-3 10:0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