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在企業還沒搞清楚什么是“互聯網+”的時候,生產力底層技術已經由“互聯網+”進入“大數據+”。日漸成熟的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讓我們對一切信息都可以進行采集、傳輸、存儲。這些大量、在線、可隨時調用的信息大數據,將徹底改變人類的生存與生活方式。而對這些大數據用不同的工具和算法進行計算統計、歸類、加工,挖掘出其中的規律,并用以指導人類的活動,將改變世界,顛覆與重構全產業鏈條。
創造顧客價值的方式,原來是由企業單方面做出,對產品而言,企業既是爹,又是媽。但在大數據+的邏輯下,一個產品的價值創造,則由用戶、數據、企業三者進行合謀,企業只是一個產品的受孕體,顧客才是播種的人。
今天的企業競賽,是用高科技的數據,定義顧客價值位置,然后用精確制導的產品價值,進行定制化響應,而不是用產品、分銷、廣告、促銷對顧客進行毫無目標的轟炸。這種把“人”真正當“人”看的價值觀,對于傳統老板而言,一方面很難學會,更多的也不愿意學會;另一方面,老板會認為賺錢太慢,無法適應。由賺快錢、賺小錢變為賺慢錢、賺大錢,由賺錢優先變為創造顧客價值優先,這是我們企業轉型的最大障礙,我把它叫做老板的價值觀障礙。
不改變這種價值觀,不管老板的企業目前多么的掙錢,都很快被顛覆。甚至可以說,你的企業目前越賺錢,就會被顛覆得越快。
在中等收入陷阱的背景下,一方面,低質低價的產品與服務模式已經過時,形成結構性經濟危機。也就是說,那些過剩的產品,就永遠過剩了,再也賣不出去了。而不是期望運用打折、高額的分銷獎勵就能夠賣出去的,也不是過幾年就會好的,我們三十多年高速增長下的產能,已經形成了面積廣、深度大的過剩格局。結構性失衡已經很嚴重,不是三招兩式就能夠解決問題的,整個市場將構建一個全新的生態,完全淘汰過去落后的生態。另一方面,在傳統企業為王的顧客價值創造模式下,高品質的產品我們還做不出來。因為品質需要時間,需要死磕,需要慢慢熬,傳統老板很難適應。
而今,時代變化越來越快,但在創造顧客價值層面,反而是慢的時代,這會讓老板們很難受,我把它叫做老板的品質障礙。不改變這種產品觀,不管我們用多少花哨的功夫,都很難HOLD住顧客。也可以說,你越花哨,你就會被拋棄得越快。因為這是一個平的時代,更是一個透明的時代。
本來兩個障礙已經讓老板很難受,但上述兩個東西的疊加,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因為大數據的預測與精確制導能力,能夠進行預見式的價值設定,還能夠為顧客提供解決問題的一攬子方案,比如:發型、化妝、美容、整形、穿著、配飾,它們將不再是分離的產品,它們會成為顧客美麗形象的解決方案,沒有人要單一的產品,人們需要系列的產品,跨越產品類別來為顧客解決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單一產品模式就會漸漸失效。如果你的產品不屬于某個生態,再好,也沒有人會接受它。這個,我把它叫做老板的生態障礙。
不改變這種生態觀,我們所做的產品,將沒有入口,不被生態接受,再好的產品也沒用。畢竟,顧客會越來越懶,也會越來越得到周密的照顧,這個“周密”,我們把它叫做生態。
想想吧,在生態的面前,我們實際上已經失去買藥、買衣、買房、買菜,買一切的權利,因為離開大數據,或者我們沒有大數據做支持的時候,我們實際上是在亂買一切。這是多么的可怕,不過,請放心,進取的老板,很快會用生態來拯救我們。并不是這個老板的良心有多好,也不是她/他的道德有多高尚,而是因為,生態那里的利潤,實在是太豐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