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跑偏的“企業文化”
據人民網報道,2月18日,成都市一公司的20多名員工因未完成去年業績,女員工罰跑5公里,男員工罰跑10公里,該公司總經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實行這個處罰措施。公司有專車在前面引導,男員工還須身著短褲,赤裸上身。這條新聞成為關注熱點,有人說這形式很新穎,有人說是侮辱員工,還有人說,上梁不正下梁歪,跑也是該老板跑。
單論這起“罰跑事件”,如果說它是“侮辱員工”就有些過重了。從照片上看,雖然男員工呈半裸狀跑步,但是總體來說情緒穩定,個別人的表情還頗為輕松,也許對他們來說,罰跑起碼好過罰錢,還是可以接受的。不過那位總經理還表示,“2013年的懲罰力度要加大,跑20公里,要全裸。”要真是這個尺度,員工是否還能微笑著跑下去,恐怕就不好說了。
事實上,罰跑這個來自校園的發明早就已經被企業推向了社會,還加了些花樣。早在2011年,就有石家莊的市民發現有年輕人在公園跑圈,邊跑還邊喊“我沒完成任務”。罰跑這件事可以有多重解讀,從企業管理學上說,老板們都在想盡辦法刺激員工,尤其是銷售領域,不成功則成運動員,沒完成任務就沒好果子吃;從心理學上說,老板們可能在少年時期就被老師罰過,心理上留有陰影,罰跑也是某種懷舊;從社會學上說,罰跑一方面折射了多樣化的生存狀態,一方面反映了某些公司在企業文化上的膚淺和偏執。
說到企業文化,這個被國際大公司們視為精神傳承的名詞,卻被一些中小企業直接帶跑偏了。如果找一個打工者問問什么是企業文化,他很有可能告訴你,就是“培訓”,比如在公司門外做早操喊口號、在鬧市跳騎馬舞,甚至跪在地上走路等等不一而足。這幾年不知道哪個天才發明了一種“抓錢舞”,具體動作就是手伸出去在空中亂抓,很多公司一窩蜂地學習這種舞,其主題之俗氣、動作之難看,都堪稱企業培訓產品中的佼佼者。這還不是極限,年初在網上瘋傳的丹東某飯店的培訓視頻,有網友評論,一開始是笑,后來就看哭了,那些服務員真的是一種癲狂的狀態,不知道她們是否意識到已經被洗腦了。
一些企業培訓傳達出的道理是:只有厚臉皮才是生產力。一個人是荒唐,一群人就不叫荒唐,極端的培訓幾乎成了洗腦的過程——群體暗示,從眾效應,去個體化作用,在群體的無意識下,個體意義和評價感喪失,尊嚴也會逐漸淡漠。這些企業員工看上去斗志昂揚,為了工作不惜代價,實際上是以犧牲自尊、價值感為代價換來的業績,值得警醒的是,在某些行業里,雞血式的“企業文化”已經成了行規,這樣的“企業文化”其實與文化毫無關系,只是老板們攫取利益的低劣手段而已。
筆者微博:楊益華amen 微博經常上傳本人一些賓館與餐飲企業管理見解,歡迎加粉關注,并為業內人士提供咨詢(Q3862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