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即使不會做菜,也能設計人氣菜單
——如何使普通的菜單變得與眾不同
將什么樣的菜單呈現在顧客面前?菜單設計也是開飯店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
不過,能吸引顧客的菜單并不需要很“特別”。像我們經營的居酒屋,既不需要“大廚師”,也不需要考慮得特別復雜。
有這樣一件事:在某個電視節目中,有位經營居酒屋的大媽想要重整旗鼓,但是她說:“我只會做豬肉辣白菜”,因此想要征求現場嘉賓的意見。聽了她的話,現場嘉賓們一片非難之聲:“只會做豬肉辣白菜還想開居酒屋,真是的!”看了這個節目,我心想:你們說什么哪!只要會做一道好吃的豬肉辣白菜,就能開一個像樣的人氣飯店!如果老板娘對你說:“我們用的辣白菜都是自己做的,需要發酵三周才行呢”的話,你是不是也想嘗嘗看?即便只是簡單的一道菜,但根據呈現給顧客的方式,也有可能大受歡迎。
以前我的店里有一位員工,想獨立以后把店開到神奈川縣茅崎市。于是我就想:要是我的話,我會開一家什么樣的店呢?說到茅崎,那是一個海邊城市,沖浪的人特別多。因此,賺錢的話主要靠白天;店面必須在離大海很近的地方,即使是車庫也行;飯菜的量必須夠多,哪怕只有咖喱飯一種也行,準備大中小三種盤子,根據盤子的大小定價:800日元、600日元、400日元;其他需要做的就是準備一只裝咖喱的大鍋和一只電飯煲,采取自助方式;再放一個什錦醬菜罐,這樣一來連打工的人都不用了。
顧客看見咖喱飯,馬上有了食欲:“就這了!”等顧客盛好了咖喱和米飯,可以笑著和顧客打招呼:“剩下了要罰款的噢!”顧客如果回答“肯定能吃完”的話,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過程。最后,要是能為剛從海里上岸的人們準備一個簡易淋浴房就更好了。就算只有一個菜式,如果真有這樣的飯店的話,一定想去看看吧!
只要改變一下觀點,普通的菜單看起來也會變得與眾不同。如今,像夏天的關東煮、火鍋什么的,已經變得非常普通。如果只是在菜單上寫上“關東煮”的話,沒有任何新意,但是如果寫上“不可思議!炎炎夏日卻超有人氣的關東煮”的話,這種半開玩笑的說法一定會讓顧客好奇。火鍋也是,事先放好一個小爐子,顧客肯定會想:這個是用來干什么的?有興趣的話自然而然就會點這道菜。雖然上述這些方法都很簡單,但是都和“暢銷菜式”緊密相關。
居酒屋的菜式,最好是那種讓顧客覺得“我也能做”的,完全沒有必要設計那種復雜的、在家里做不了的菜式。
最好是這樣的料理——如果有顧客問“為什么你們店的關東煮這么好吃”的話,就可以把美味秘訣淺顯易懂地解釋給顧客聽:“因為我們的關東煮和湯料一起冰鎮了一個晚上,所以特別好吃。”能夠解釋說明,就可以與顧客進行對話,縮短與顧客之間的距離。“美味秘訣”一年可以有10個或者20個,日積月累,要是能攢到100個的話,作為生意人來講,實在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也沒有必要擔心把料理的秘訣都告訴給顧客的話,顧客會不會再也不來。因為如果顧客覺得這家飯店好的話,一定會再來的。
像我們經營的這種居酒屋,不能靠技術取勝,因此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考慮如何讓顧客開心就可以了。
我剛開始經營居酒屋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事:為了做生魚片,我買了一大塊幼魚刺身肉。但是由于刀法不行,怎么也切不好,于是干脆心一橫,起了個名字“囫圇刺身”,即使刀功不齊也沒關系,直接放在蓋飯上端出去。沒想到,竟然大受歡迎!因為當時還沒有飯店這樣做生魚片呢!即使沒有技術,根據不同的創意,也能創造出受歡迎的菜式。
如果想把美味米飯作為飯店的賣點的話,雖然用砂鍋煮飯比較難,但是用小電飯鍋煮飯,然后把剛出鍋的米飯拿給顧客,這個誰都會做吧。可以買一個便宜的碾米機,用剛剛碾好的大米來做飯。而且還可以對顧客說:“我們的大米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顧客點完以后現磨現做”。
菜式也不必以“本壘打”為目標。比如說生魚片的配菜不用蘿卜絲而用毛豆,只做一點點改變,效果卻大不相同。只要把眾所周知的菜式稍微做些改變,就能來一個漂亮的“安全打”——大受歡迎!
以前曾有這樣一件事。
我的店里一直有一道招牌菜——關東煮蘿卜。蘿卜的個頭非常大,為什么呢?我是這樣考慮的:視覺上的沖擊就不用說了,而且蘿卜沒等吃完就會變涼。這樣的話,就可以對顧客說“我再給您熱一下吧!”還不僅如此,為了吃起來方便,再加熱的時候可以把蘿卜按照顧客的人數,切成二塊或者四塊,然后再端給顧客。
有一次,一家高級飯莊的經營者和大廚來到我的店里,聊天當中我就提到了關東煮蘿卜的創意動機。誰知他們卻說:“明明趁熱吃比較好吃的料理,顧客卻不趁熱吃而讓它變涼,這是顧客自己的事,我是不會去加熱的。真不明白你到底什么意思!”聽了他們的話我才知道,原來我們一直在做的,是連一流的高級飯莊都做不到的事情。我再一次深深感覺到:這可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機會!
正因為小飯店人手不足、資金不足,所以才在許多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比如獨自一人經營一家面館,根本沒有時間給顧客端茶倒水,于是就讓顧客自己來。作為補償,用從百元店里買來的茶壺,沏好茉莉花茶或者烏龍茶,讓顧客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選用。要是能與顧客進行對話:“給我也來一杯行嗎?天太熱了!”那就再好不過了,顧客一下子就被吸引過來了。
因為有困難,所以才絞盡腦汁思考。正因為如此,才能逐漸具備帶領飯店走向成功的實力。
——模仿他人設計人氣菜單
在菜單設計上,一定要將各個階段的流行趨勢和季節感很好地融合到一起。但是也不用想得太難。即使對流行和應季的東西不是特別敏感,日常生活中這樣的材料也隨處可見。
只要到果蔬店去,就能看見當季的食材,只要考慮“把這個做成什么顧客才會喜歡”就可以。比如說做成春卷啦、醬湯啦什么的,只要是把家常菜稍加變化就可以。菜式不用太精致,只要能讓顧客高興就行。
把路邊隨處可見的當季花卉裝飾到菜品上,也是一個不錯的創意。給女孩子上生魚片的時候點綴上一朵小花,加上一句“你這么可愛,花兒送給你”,這樣連飯菜都充滿了情趣。
關于流行的信息也隨處可見,近乎泛濫。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電視。
電視廣告經常宣傳各種美食。不僅僅是新商品,也提供應季食材的新吃法。商家不惜花費大量金錢,將廣告一日數次滾動播出,為的就是勾起大家的食欲。看到廣告,絕對有人想吃吧!大型食品公司特意做的宣傳,我們還是不要客氣,把他們的創意拿過來用吧!
不光是廣告,美食節目中也經常介紹一些又好吃又有震撼力的美食。看到那樣的節目,我總是覺得非常幸運。特別是那些三分鐘就能做好的簡單料理。說起來我還真是喜歡平野女士的節目啊!因為她總是本著“吃到肚里都一樣”的法則,從不考慮太難的菜式,而是介紹一些短時間內就能做好的料理給我們。
也許有人會覺得模仿電視節目什么的非常丟人。但是如果你拋棄這種想法的話,你就會像一塊干干的海綿,可以從外界吸取無盡的信息。
書籍、雜志也是很好的信息源。可以參考面向主婦的料理雜志。這些雜志上登載的菜式似乎變化不大,但三年左右就完全陳舊了。反過來說,這些雜志其實是緊緊抓住流行趨勢的。但是不能借別人買的雜志看,必須自己花錢買雜志,親自花心思尋找有用的信息。
教會我這一點的,是我最初工作的那家咖啡館的前輩。那家店的鮮榨草莓汁非常受歡迎。但是草莓非常嬌氣,稍微有一點兒傷就要削掉,削下來的部分越積越多,我覺得非常浪費,就試著把這些收集起來做成草莓醬。不過草莓醬很快變質了。于是為了學習草莓醬的制作方法,我想借前輩的那本烹飪書看看。誰知前輩卻說:“書如果不是自己買的,就什么也學不到”,沒有借給我。現在想來,前輩真是教給我一個真理。
我明白了,到處都可以找到菜單設計的靈感。雖說如此,卻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重要的是:不管什么菜式,如果不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加工的話,就無法成為有魅力的商品。無論是烹飪方法還是菜的名字、提供方式,任何小細節都可以做文章,“因為是我的飯店所以我這樣做”,如果不能做到這點的話,菜品是不會成為暢銷商品的。
比如鐵板燒流行的時候,我們飯店也想做。但如果只是用鐵板把肉烤一下的話太普通了。于是我把在河灘上撿回來的石頭加熱,上面放上肉。這樣一來,一方面讓顧客有了視覺上的沖擊;另一方面,可以伴隨著勾起食欲的滋滋聲和烤肉的香氣,把鐵板燒呈現在顧客面前。撿回來的石頭,可是沒花一分錢啊!
一旦發現了某個流行元素,我就會馬上親自嘗試。
這是我以前經營咖啡店的時候的事:當時有一家有名的三明治店,在那里我第一次吃到了熱三明治。熱乎乎的三明治在當時是很少見的,非常時髦。我自己也試著做了一下。以肉餡和菠菜為原料的“哈克貝利”、以培根和菠菜為原料的“大力水手”等等,我滿懷興奮地努力起名。結果銷路極好。
如果只是想著“千萬別落伍”,并不能讓菜品受人歡迎。哪怕是自我滿足也沒關系。如果連自己都不開心的話,根本無法做到讓顧客開心。設計菜單的時候,只有設計出那些讓自己的嘴角不由得上揚的菜品,才能獲得成功。
本文摘自《會切西紅柿,就能做餐飲》
東方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購買地址:http://www.ntjiede.cn.cn/shop/book_info.aspx?id=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