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的中文意思是首席信息官或信息主管,隨著數字化的進程,CIO們被寄予厚望,希望其能利用IT技能為企業創造價值。有人說,CIO這個職業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里的人想出去。那么CIO的職業價值是什么?群里的CIO們各有見解。
第一:在西方,CIO是一種新型的信息管理者。他們不同于一般的信息技術部門或信息中心負責人,而是進入到了公司的最高決策層,相當于副總裁或者副經理這樣的地位。信息主管認為自己需要提高的能力首先還是技術能力,其次是管理能力,再次是業務能力,但三者相差不大,這說明信息主管首先是一個學習型的職位,其次是向著綜合性的人才方向發展。
這些是作為信息主管的客觀需要,但從主觀渴望來看,信息主管最希望提升的能力是溝通協調能力,其次是管理能力,最后才是IT知識。主客觀的反差反映出信息主管作為一種技術型偏向人才有著向業務型發展的需要,這也說明當今IT與業務聯系越來越緊密,作為信息部門的帶頭人必須順應這種趨勢才能得到更大的發展。
第二:我們天天在這里講IT如何重要,CIO如何重要,某種程度上是IT人自己的一廂情愿。如果CIO在能力和氣魄上能隨時擔任COO或其他什么崗位,這才會羨煞旁人。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會導致CIO這個職業的消亡,未來對信息化程度依賴高的企業,CIO其實是COO,很多信息化用得好的企業就是這樣。
在多元化企業集團中,CIO能夠發揮的余地都不大,反倒是規模在50億左右的企業,COO會直接管理IT,使得IT在企業里的意義就非常強大。最理想的CIO的職業發展應分三步走:1.擺脫CTO角色2.努力做個COO3.向CEO角色靠攏。
第三,很多公司的CIO向CFO匯報的,屬于二級部門。如何能超越傳統IT范疇,參與到企業戰略制定、組織流程創新以及高層決策,是很多CIO夢寐以求的事情。雖然采購權對于信息主管依然遙不可及,但真正吸引CIO的卻是戰略制定權,因為信息主管部門作為一個用錢大戶,不適合染指財務,更可能從戰略上來影響公司。據調查,已有三分之一的信息主管不再局限于IT屬性,把自己定位為業務運營參與者與公司高層管理者。
第四,從年齡上看,CIO們雖然逐步進入職業發展的后期,但職業生涯卻處于生涯維持期和衰退期的轉折點。如果規劃得當,將迎來人生發展的第二春。CIO們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發展策略:
1.職位自我調整。CIO若想真正成為公司有決策權利的管理人員,可根據面臨問題的不同分別采用外向調整和內向調整兩種方法:就企業對信息化態度的不同,目前CIO們面臨的境況可分為三類:A類,公司決策層對信息化認識到位,CIO只要順理成章地去執行,并保持與決策層的溝通。B類,公司決策者對信息化有認識,但并不關心,需要CIO采用內向調整的方法,讓自己的職責從系統維護等基礎工作中脫離出來,參與企業決策。C類,公司決策者對信息化不關心、不支持。這種情況下,要么選擇做老黃牛,要么設法進入A類公司。
2.專家型。多數CIO來自IT技術人員,保持著技術人員的性格特征和對新技術的執著與熱愛。在職業生涯的早期,追求更多的是工資、福利、權位等物質上的滿足,不惑之年以后,開始尋求心靈的歸宿。這時可以對自己的經驗、人脈、知識、資本進行梳理和總結,從事著書、講座、學術交流和教育活動,使自己的智慧得以傳承和發展,從服務單一企業向更廣闊的范圍釋放,成為行業、領域的專家。
3.高管型。具備高管性格基礎和價值取向的CIO,可以把更高的管理職位作為自己未來的發展目標。真正意義上的CIO和CEO有著驚人的相似:不僅需要有高超的團隊領導能力、戰略性的全局經營思維模式和對企業和市場信息的掌控能力。CIO是CEO的訓練營,而CIO職位本身是技術與管理的統一。無論是從勝任當前職務,還是未雨綢繆為將來的發展蓄積能量,CIO們都應該有針對性地加強管理能力。除了作一名IT技術專家,還應掌握企業的盈利模式,逐漸成為管理、財務、銷售等方面的專家。只有如此,CIO們才能離CEO、CFO、COO越來越近,實現職業生涯的突破。
4.自我創業者。對于那些已經碰觸到職業天花板,同時又有強烈自我實現和自我超越欲望的CIO,創業或許是對前半生所蓄積能量和欲望的最好抒發。40歲雖然精力比不上年輕人,但正是開始創業生涯的最好時機。憑借歲月沉淀的技術、經驗、知識、資金和人脈關系,如果能夠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利用,可以轉化為自己成功創業的基石。